徐坦谈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
发起人:口水可乐  回复数:1   浏览数:2735   最后更新:2009/07/30 17:02:27 by guest
[楼主] 口水可乐 2009-07-30 15:18:47
徐坦谈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

徐坦: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参展艺术家。

我认为,“制造世界”着重在于“制造”或者说“建构”,相对于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来说,这个词强调了建构。在这个所谓全球化环境下,建构一种新的文化关系。

我要附带说明的是,去年,广州三年展有一个当时令人费解的主题,即“向后殖民主义说再见”,当时的议论是,“向殖民主义文化说再见”比较好理解。现在我的理解是,在全球化环境下,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于今日全球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带来的发展,再无力做出叙述,其对发展中地区文化现象的基本看法,也成为了过去,需要新的视角。

那么,在所谓全球化时期,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之“三大后学”的两大基础,在艺术领域里遭到了质疑,至少意味着,在一部分艺术界的知识分子心目中,后现代主义行将结束其历史使命。

我看过三次威尼斯双年展,50、52届和今年,前面两次我都非常喜欢,都能看到许多涉入社会的作品,50届包含了“乌托邦车站”,“紧急地带”等一些主题展,52届的主题展也包含了战争,民族,地域文化及冲突,死亡等等内容,十分强烈。但我初看本次展览时,却感到十分费解。

我认为,这次展览恰恰提出了一个敏感问题,当代艺术究竟是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几乎一半的艺术家都知道,当代艺术是有关社会生存的,比如在中国,也许有一半以上的当代艺术工作者都会认为,社会性、现实性、或者社会批判性、挑衅性,是构成当代艺术的基本特征。这已经成为主流看法,但是之外,是否还有艺术性,或者艺术是否需要创造性?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不仅不能,而且都有意漠视和回避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制造世界”在避免了强烈涉入社会的外观下,涉及了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这次主题展,我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作品。比如,美国艺术家Joan Jonas的录像装置作品,谈到人类视觉的社会性活动,和视觉符号的的产生与变化,以及包括了绘画符号的叙述;德国艺术家Ullla von Brandenburg的作品,用很简略的录像和装置语言,描述了在特殊的物理空间里,人的社会行为中的一些行为和仪式化的情况;还有美国已故艺术家,Gordon Matta-claek的影像装置,阿尔及利亚艺术家Philippe Parreno的录像,以及中国储云的装置作品都十分有意思,
当然这次展览上也有一些对我来说显得无聊或者费解的作品,我相信任何展览都有缺陷,但是对于有意于挑战一些问题的展览,我不想急于做出指责。

国家馆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主要是比利时馆和芬兰馆。 比利时馆Jef Geys 的个展,展现艺术家在世界许多城市的街道边和墙角下发现许多不同种类的低矮植物,展示了一种我自己称之为“植物社会学”的景象;芬兰馆展示的是题目为“消防与救援博物馆”的一个看起来就像展览的作品,以消防和救援为主题,表达了人类社会、战争、灾难的社会状况。

美国馆是得奖的国家馆,对于广大西方观众,它是参观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对我来说,这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展览,过于陈旧,对于当今艺术的联系性也比较弱,但却十分符合西方社会主流艺术趣味。

我补充说明两个事情,一是此次双年展的一些作品呈现了作品向其他学科的延伸,我认为这体现了十分有意思的艺术倾向问题,比如包括上述比利时馆和芬兰馆的作品,另外还有一件在主题展里的大型的装置作品,由喀麦隆艺术家Pascale Marthine Tayou所作,被我同事称之为有过于“人类学”的倾向,在当中确实可以看到人类学采样研究的影响。

第二个事情,我们在“制造世界”里已经不容易发现,以前经常能够看到西方艺术家和非西方艺术家之间明显的、不同身份带来的“异域”特征,各自的作品更多叙述的是各自生存中实质性发生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此次展览中,却看不到比如以前中国艺术家集体参展,带来的某种“异国情调”的情况,这是今日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结果,也因为许多艺术家出生,受教育,和工作所在地都不再局限,他们的地域身份已经都不能被简单地确认。比如一个北非出生的艺术家可能住在巴黎。我们不能说这是否好,但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情景。

关键词学校在威尼斯是第三站。2005年,我在维他命的配合支持下开始了“搜索关键词”的项目,主要是从采访开始,在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地方,包括印尼、美国、荷兰,采访了超过了100个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地方。在基于主要是中国的采访素材中,搜索出10000多普通关键词,之后选出120个关键词,包括高频率、敏感、流行等三个种类,编辑了《关键词词典》,然后依据这个阶段性的结果,开始了“关键词学校”的项目。在广州,瑞典关键词学校的基础上,对获得的素材进行进一步研究,选出135个关键词,分为15组,每组8-9个,使用为“威尼斯关键词学校”的教材,每天的课程使用一组作为“每日关键词”。

“威尼斯关键词学校”一共进行了14次称为上课的活动,活动的来访者,即参与课程的人来自世界各地,英、美、加、韩、中、德、意、瑞典,还有爱沙尼亚、希腊,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他们通过网络报名,即e-flux和关键词网站。实际来访者与报名者相比,数量要少很多。每天来访者多的时候有8-9人,一般的情况有4-5人,有两天仅1人,有一天甚至没有人来访。除了讨论“每日关键词”之外,来访者被邀请提供一些以自己母语为基础的关键词。在关键词学校的现场,不时有人进入观看、拍照,但是对于大量的双年展的参观者来说,光顾“学校”的观众数量是很少的,一般的光顾者,除少数表示极其有兴趣,他们主要来自双年展现场其他国家馆,非一般观众,比如加拿大馆,以色列馆,韩国馆的工作人员,其他都反应正常,即没有热情,看看而已,或表示费解。

作为作者,我感觉满意,因为讨论情况一般都是良好的,大部分参与者都表示很有兴趣和有收获,我从谈论中有所收获,关键词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收集下一步研究的素材,而这次在这一点上的收获不容置疑。

我觉得满意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我从来都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或者一个艺术项目如果在出产地处境很边缘,拿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很热门,那么证明这个作品有很大的问题。而我的创作,如果放在中国很边缘,拿到国际场域上看,比如威尼斯双年展上,变得火爆,将不是我想看到的情况,而在威尼斯依然很边缘,这是我基本满意的情况。我认为只有放在更大的场域测试,才知道作品是否真正具有挑战性。观众,在中国的和在国际上的,价值趋向基本是一致的,比如,今天,布鲁斯•诺曼,达米安•赫斯特在全球,包括中国,都被专业、准专业或非专业圈的观众普遍接收,所以,接收或者挑战都将不再是一个地域性的问题。真正挑战性的艺术工作,将是在艺术的意识和艺术基础、方法各方面都具有创造性要求的。

转自蜂巢网
[沙发:1楼] guest 2009-07-30 17:02:27
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