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明谈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
发起人:口水可乐  回复数:0   浏览数:2372   最后更新:2009/07/30 15:16:14 by 口水可乐
[楼主] 口水可乐 2009-07-30 15:16:14
高士明谈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

今天看任何一个超级大展,大家都会觉得有些失望,这是一个时代的感觉。

因为所有的观众原本都或多或少有一份期待,期待着大展可以作为一个“路标”,似乎它能够指出一个“新方向”。而一旦看不到这个“方向”,大家就会感到失望。就威尼斯双年展而言,也的确不能期待它每次都成为“路标”。我们以前对威尼斯双年展是有一个情结的,实际上对威尼斯这个城市来说,双年展就是一个“文化节”的一部分。但威尼斯双年展其实是“双重身份”,但是国际身份似乎把它的地域身份给掩盖了,其实它既是国际的也是地域性的,它跟我们是一样的,跟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是一样的。当然中国这边往往是从地域性的角度来搞国际性,他们那边似乎是国际性兼地域性。所以,我觉得看清这一点非常必要,当然这是制度中的问题。

这次的主题“制造世界”,是说艺术不仅仅是生产艺术“物”,不仅仅是一个制造客体的行为,而且是一个制造世界的行为。这其实是一个古典的艺术理想,也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现代主义理想。

到了双年展展场的第一个收获,是看到今年的这套视觉系统(VI)。我认为这次VI做得不错,从各国旗里抽取出来的视觉元素,有五星、各种各样的色条、色块,然后把它做成了不同的系列。这几乎就是主题的一个部分,一个视觉化的呈现。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Making Worlds(制造世界)”,其实“世界”是复数,中文翻译的时候,这个复数就没了。实际上,这个复数对展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看它们这套VI就知道了。海报上也有意大利文、法文、英文、西班牙文、中文、日语……其实“制造世界”还是制造一个共享的世界,制造一个共同的世界。那么这个共同的世界通过什么达成?通过文化之间的不断翻译达成。当时我问主策划人丹尼尔是不是右派,他说:其实也不是右派,不左不右。他不断地说到“翻译”,共享差异世界之类的。他还说这个展览就是在Making worlds和Change the world之间,就是在“制造(许多)世界”和“改变(这个)世界”之间。只有改变世界才能够制造世界,只有制造世界才能够改变世界。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广州三年展《读本3》在爱尔兰国家馆发布时,后殖民理论的代表人物霍米•巴巴(Homi Bhabha)和著名策划人奥克维•恩威佐(Okwui Enwezor)也都到场。

就展览而言,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的现场行为,陈佩之的《为萨德而萨德》,储云的《星群》我都觉得不错,藏族艺术家贡嘎•嘉措的《现代香巴拉》很感人。佛像光芒四射,而其中每一道光线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道信息,它里面有某种荒诞感,而这种荒诞感最后导致的竟然是一种和解,因生活本身的荒诞而和解。几届大展看下来,感觉到全世界其实都没有“方向”,全世界都在等待,都在摸索,都在等待着下一个高峰,这是一个基本的感觉。所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应该是整理、反思自我、重建历史脉络,对于中国来说,整理自身的系统尤为重要和关键。

转自蜂巢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