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 中文网:西方人读马克思
发起人:爽歪歪  回复数:0   浏览数:2327   最后更新:2011/05/20 14:33:47 by 爽歪歪
[楼主] 爽歪歪 2011-05-20 14:33:46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撰稿人 弗朗西斯•惠恩

《如何改朝换代: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故事》(How to Change the World: 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由利特尔-布朗公司(Little, Brown)出版,建议零售价25英镑,480页。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出生于1917年,几个月后,苏联10月革命爆发,他活得比苏联以及英国共产党(他1936年加入)都还长。对此结局他至今仍感伤心,他在《如何改朝换代》一书中写道,“苏联的垮台以及苏联模式的失败不仅在共产党员、而且在全世界的社会党人的心头造成了巨大创伤。”

这是代表你说的话,同志,而我与其它许多社会党人一样,对苏联模式的垮台欢呼雀跃;而且卡尔•马克思本人也会拍手称快,对此我毫不怀疑。他最有名的名言“应该质疑一切”(de omnibus disputandum)在“现存的社会主义政权”国家(集谎言、暗杀以及无能于一身的可怕怪胎)压根就没有市场。

这本关于后马克思时代纵论马克思主义的随笔及讲座集因作者长期以来含糊其辞的党派路线而略显逊色。当写道上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运动如何让许多人投身共产主义事业,他甚至没有勇气提及希特勒与斯大林所签订的条约,而只是笼统地说成“1939至1941年间的一些偶发事件”。苏联入侵匈牙利以及残酷镇压布拉格之春(the Prague Spring)更是被略过不谈。

本书对列宁极尽誉美之词、诋毁那些“持不同政见者”(引号为霍布斯鲍姆所加),以及重新挑起原先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争论,在不到50岁的任何人看来,似乎既难以理喻,又颇为反感。那些希冀能以21世纪的观点重新评判的人,只能等待未来一代人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研读马克思了,他们没有受以前内部争斗以及忠诚思想的“侵蚀”。

即便如此,霍氏自身缜密的才智在丢纲乱目的20世纪迷局中还是显得出类拔萃,尤其是写思想家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那几章(长久以来葛氏的思想让人心驰神往)。他得出了中心思想——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一天,马克思思想就有存在的价值——写得如此雄辩有力,以致我希望它会激励年轻作家能从(前苏联等的)废墟中抢救些什么。1989年风波后不久,流传着这样的观点:随着柏林墙的倒坍,马克思的遗产也随之被埋葬。“据我所知,”霍氏评述道,“过去25前,没有一个欧洲左派政党的领袖公开宣称资本主义是必须埋葬的制度。唯一坚持这个立场的公众人物是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

但事实上,马克思的著作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被葬送了,各种斯大林式的残酷运动把它“塑造”成了一尊神:与马克思貌合神离、空剩铁石心肠。共产主义的灭亡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把人从固步自封的纪律中拯救出来,并倾听自己的心声。从他不再成为偶像的那天起,马克思就变得更让人感兴趣。

正如霍氏自己所承认的:毋庸置疑,马克思也会犯错误。他误以为垂死挣扎的资本主义时代到头来只是它的阵痛而已。他遗留给后世未完成的理论体系,也未对“自己心目中的宏伟蓝图”(这是彻头彻尾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颂词)做出条理清晰、令人信服的剖析。如今资本主义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来自无产阶级——马克思设想他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而是资本主义自身的轻率鲁莽,2008年的经济危机活生生地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并非马克思所有的宏伟蓝图可以或应该被忘却。霍布斯鲍姆回忆了世纪之交的一次午餐会,席间,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这样评价马克思:“此人在150年前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对此我们必须引以为戒。”《金融时报》在1998年也表述了几乎同样的观点,当时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亚洲各国货币狂泻,全球市场恐慌引发该报发此感慨:“全球资本主义是否已经在短短的10年间从成功转向危机”。

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资本主义依赖于永恒的不稳定所引发的“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它的生存赖于周期性的危机与繁荣。这一点在后共产主义时代遭忽视,当时金融界的权威们对新的发展模式胡说八道,英国某工党首相甚至公开宣称他的政府已经消除了“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律。任何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不会如此信口雌黄。

也许这很难让人相信,但60年前,西方许多政客担心苏联集团可能会赶超自己。霍布斯鲍姆注意道:至少在欧洲,二战后共产主义及苏联的发展“促使政府以及雇主实现充分就业及彻底的社会保障,而这与经济政策背道而驰。但如今苏联已不复存在,而且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大可忘掉当初是如何恐惧的。”

在我们这个动荡不已的时代,仍有许多原因去继续研读马克思,但这是最重要的理由。霍布斯鲍姆暗示,马克思是挥之不去的死亡象征(memento mori)——提醒大资本家注定也会死亡的带着镣铐的奴隶。

弗朗西斯•惠恩是《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思〈资本论〉:传记》一书的作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