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第九届AAC艺术中国”提名艺术家们2014年创作了什么?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4   浏览数:2049   最后更新:2015/05/28 19:43:45 by guest
[楼主] 号外号外 2015-05-28 17:26:10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徐婉娟

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巅峰之夜颁奖盛典28日晚在故宫建福宫花园隆重揭幕

5本“年度出版物”

5本“年度出版物”获得评委组共同推荐

  首先揭晓的是“年度出版物”,但朱青生却拿着一个空信封上了台。林依轮为此还诧异的请求开奖嘉宾再说一遍。朱青生说到,在评委会一致的决定下,以推荐的形式:《A History of Exhibitions: Shanghai 1979-2006》、《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A Critical History》、《Contemporary Chinese Art》、《激进艺术小史:八十年代上海记事》、《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第一辑:感观媒介与认知方式的转变)五本出版物成为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出版物”。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是因为AAC年度艺术出版物的评选不是简单推介著作,而是鼓励写作者选择中国当代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将当代艺术这种非大众化课题,进行执着和深切的研究,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不停前行。颁奖嘉宾朱青生介绍到,“年度出版物”大奖定位于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写作,评委在评选现场进行了激烈讨论。“今年的AAC艺术出版物限定于当代艺术,在评委会讨论之后,决定将五本书作为提名奖,不设最终大奖。”

  艺术出版物奖项在今年的AAC出现变革,其原因一方面更专注于当代艺术领域,一方面扩宽了出版语言的范围,将使用所有语言撰写的与中国当代艺术相关的出版物都纳入了进来。提名奖时,颁奖嘉宾高士明发言说:“对于艺术出版物这个奖项,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写作的奖项。写作构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极其重要的推动力量。写作可以成为一种行动,它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业已习惯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包括对于艺术理解结构、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包括艺术到底是什么的认知。而这五本书的作者,通过写作而进行的行动是值得鼓励的。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海外与中国更有能量更有爆破力的写作。”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A Critical History》以大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为主要关注对象,同时也讨论了来自港澳台的艺术家们的当代艺术。作者Paul Gladston提供了一系列的辩证的观点,讨论在国内国外各种关系的制约平衡下,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是如何被塑造。《A History of Exhibitions: Shanghai 1979-2006》,是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主编出版的《上海滩:上海艺术家的个案(1979-2009)》一书的英文版本,后者是比利安娜2009年呈现的研究项目“上海滩:1979-2009”的展览出版物。两书描述的主题稍有不同,中文版把艺术家个案作为核心问题。《Contemporary Chinese Art——A History 1970s-2000s》一书调研(含大量丰富图像)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无论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的语境中还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描述了在那个极端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中中国中国艺术是如何发展的。《激进艺术小史(八十年代上海记事)》试图归纳和谈论的上海激进主义艺术,不是一个流派,而是对那一代或更长时期里重要的艺术实践形态的概括。《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第一辑:感观媒介与认知方式的转变)是国内第一份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中文学术刊物,内容涉及摄影、电影、声音、绘画及互联网的研究,分为“专题论文”、“当代档案”、“海外回译”、“展览研究”、“问题现场”等栏目。以侧重专题论文、综合评论和重要文献的发表,鼓励深入的学术论争与对话,意在构建一个有理论意识与实证精神的、以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为基础的学术领域。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作为开奖嘉宾宣布,林科获得2014年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奖”

德国公主Ingeborg为林科颁奖

林科斩获年度青年艺术家奖

  在一组由Hybride剧团带来精彩舞蹈表演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作为开奖嘉宾宣布,林科获得2014年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奖”,德国公主Ingeborg及DSL代表沙立文为其颁奖。

  活动现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宣布了林科获奖理由:林科的创作是用经典写实的方式在模拟现实,他将创作的素材由线条、色彩转换成了电脑中的各种图像。其复杂的观感和内在具有逻辑性的线索结构,让人沉迷。其所能引发的人们对于自然与人工、现实与虚拟关系的多重想象,超过了图像本身的意义。从林科的作品中感受到一个年轻人在网络时代的寂寞,在电脑屏幕前的现代人的心性和情怀呈现出一种温暖,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善意”。

林科发表获奖感言

  林科在颁奖现场获得“年度青年艺术家”奖后说道:“谢谢AAC给我这个奖项,其实我过去的工作大部分我在创作的时候不是作品,而是一种互动;不是跟物理空间发生关系,而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实现的。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留意到我的作品,是后来在杨画廊举办了一次展览后,大家才关注到我,也有很多朋友喜欢我的作品,也才开始有了销售。通过这种虚拟的工作,以像是开淘宝店的方式来做这样的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而能够获得这样的奖项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肯定,也会激励我继续创作。”

林科《lightning》影像,2014

林科《传统罗曼史》影像,2013

林科《Today》影像,2012

林科《噗》多媒体影像,2011

  作为80后的林科,同时也是双飞艺术中心的成员,2008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荣获2014年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2014年7月26日,林科在杨画廊举行的个展“Link”,展览主题“Link”既是林科名字的谐音,也是互联网语汇当中“链接”的意思,展览展出了林科从2010年至今在互联网和电脑操作界面上进行的一系列摄影与影像行为纪录作品。林科的作品是把现代人每天在电脑和互联网世界中各种无聊、荒诞又无比真实的虚拟生活情景,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他将过去对图像和互联网之间的发现和研究剪辑成一个60分钟的投影长片,观众除了可以在舒适的家庭影院环境中观看Link 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也在这部影片中展示了他的工作方法——毋宁说是一种玩法。

本届终评评委黄专揭晓2014年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奖”,张培力获奖。

从艺30年 张培力获年度艺术家奖

  最后,由本届终评评委黄专揭晓2014年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奖”,张培力从5位提名名单中脱颖而出,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及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为其颁奖。

  黄专在发表其获奖理由时说道:“张培力的作品一贯包含有多重的意义,其中既有政治性与社会性的评论,同时亦有个人生活的关注。他的录像作品关注于展现人与世界关系的悖论,以隔离而中性的反思立场,自由和深刻地考虑人的问题,创造出了一个大容量的、综合性的、强有力的艺术体系。张培力的作品有一股特殊的力量,他的声音装置用续渐变强的干扰和归于消失,表现了在媒体时代沟通出现的冲突与焦虑。”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为张培力颁发奖杯

张培力发表获奖感言

  获得奖项的肯定,张培力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显得稍微有些紧张也很动容。对于获奖他表示非常幸福,他说到:“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这种场合,所以现在非常受宠若惊。我1984年从学校毕业,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这个折腾是我自己生活的选择,但是没想到这样的折腾有一天能受到那么多人的肯定和鼓励,所以我现在感到由衷的幸福,谢谢大家。”

张培力《碰撞的和声》装置,2014

张培力《优雅的半圆》装置,2014

张培力《庄严的圆》装置,2014

  有“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称号的张培力,自1988年推出国内首个录像作品《30×30》后,就一直投身于影像与装置艺术,用一段视频记录某个重复又机械的动作,是张培力早期录像作品中的主要特点。伴随技术的发展,影像艺术呈现了更多元的面貌。“录制”多个系列之后,张培力逐步摆脱拍摄原创题材的束缚,从已有的影像和电影中取材。2005年起,越来越多的互动技术被他引入作品中。2008年,作品《阵风》中缓慢的镜头语言标志着他对电影美学的尝试。2014年新作《碰撞的和声》似乎宣告着他对声音装置的野心。

艺术家群体现场倡议“留住碧水蓝天”

  在各项颁奖结束之后的艺术公益环节中,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一副会长万捷先生邀请阿拉善创始人刘晓光先生、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童书盟女士、董国强先生、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先生共同登台,并联合著名艺术家徐冰、隋建国、苏新平、展望共同传播阿拉善的环保理念。

  作为艺术公益项目的艺术家代表,徐冰先生在致辞中谈到:“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似乎变得更加不清楚。但有一件事越来越清楚,就是环保的理念。留住碧水蓝天的理念,人类越来越清楚。所以我们代表艺术界,宣读一个倡议书。”

       之后,四位著名艺术家还齐声宣读了倡议书的标题,“凝聚艺术力量·留住碧水蓝天”,并依次宣读了倡议书。艺术家们共同倡议:“艺术,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观察、理解、展现和反思。所以,艺术家们,对自然、对社会有一种天然而强烈的人文关怀。近年来,我们都切身感受到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片大地上,水、空气、土壤、动植物,乃至我们吃的食品,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环境危机让人们的生活惴惴不安。而这些环境问题,源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相信,再小的努力也有意义。而艺术的力量,不仅能够治理心灵的荒漠,也可以助力治理生态的荒漠。让我们一起为碧水蓝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最后,四位艺术家将亲自签署的倡议书赠予企业家代表们,艺术界与企业界联手,共同为留住碧水蓝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