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AAC艺术中国”颁奖 张培力林科分获大奖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0   浏览数:1193   最后更新:2015/05/29 09:46:16 by 号外号外
[楼主] 小白小白 2015-05-29 09:46:1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5年5月27日,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终评于北京举行,本年度终评评委由朱青生、黄专、李振华、田霏宇、凯伦•史密斯、张子康、舒可文、王春辰、高士明、秦思源等十位国内文化艺术领域的权威评论家、专家学者组成,经过他们激烈讨论,最终投票评选出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出版物”三大奖项。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本届获得年度艺术家提名奖、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的艺术家们都创作了什么作品来角逐AAC艺术中国这最终也是唯一的大奖名额。

年度艺术家提名奖的5位获奖者分别为:张培力、徐震、何岸、刘韡、姜杰

  张培力:“因为…所以…”

艺术家张培力

  有“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称号的张培力,自1988年推出国内首个录像作品《30×30》后,就一直投身于影像与装置艺术,用一段视频记录某个重复又机械的动作,是张培力早期录像作品中的主要特点。伴随技术的发展,影像艺术呈现了更多元的面貌。“录制”多个系列之后,张培力逐步摆脱拍摄原创题材的束缚,从已有的影像和电影中取材。2005年起,越来越多的互动技术被他引入作品中;2008年,作品《阵风》中缓慢的镜头语言标志着他对电影美学的尝试;2014年新作《碰撞的和声》似乎宣告着他对声音装置的野心。

《碰撞的和声》2014 声音装置

《碰撞的和声》2014 声音装置

《碰撞的和声》2014 声音装置

  2014年4月18日,“因为…所以…”张培力最新个展在博而励画廊举行,展览呈现了艺术家三件作品:两件录像作品《被显现的图像》、《2012的肖像》和一件声音装置《碰撞的和声》,其中声音装置是艺术家的第一个声音装置。声音装置《碰撞的和声》占据了整个二层展厅。一个横跨展厅的金属轨道上安装有两个老式喇叭左边男声,右边女声,喇叭慢慢接近时声音由轻柔逐渐增强甚至有些刺耳。喇叭外移时,噪声再次变得柔和,声音单纯是练习和声时的“啊”。

     这件声音装置它反映了沟通、科技、控制,性别角色,以及控制论——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互动——的存在或错失。续渐变强的干扰表现了在沟通不顺畅时出现的不和谐和愤怒;在科技不稳定时引致的徒劳和泄气;当过度的控制将容忍度推至极限时激发的抗拒和暴力;以及当事情超于可控的范围而随之而来的怒气和干扰。

《庄严的圆》2014 装置

《庄严的圆》2014 装置

《庄严的圆》2014 装置

  此外在2014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博而励画廊展出张培力个展,呈现其最新的装置作品《庄严的圆》,这件作品似乎带着明显的政治符号,然而艺术终究是艺术,不是传达政治主张的秀场,即使有政治的表达,但都带着“隐蔽的幽默感”。

徐震:“没顶公司出品”与“徐震:快乐似神仙”

艺术家徐震

  1977年生于上海的徐震,自2009年开始,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绑定在“生产当代艺术”的没顶公司名下,将艺术实践、策划和推广融于一身,综合构造了其多元化的艺术生涯和在上海艺术领域的特殊地位体现了徐震的独一无二之处,这种消解自我角色的创作方式是对当代艺术体系中的身份政治的反叛。再到2013年没顶公司推出品牌“徐震”,徐震在短短十余年的创作中将艺术的商业生产模式赤裸地揭示出来。徐震在怀疑、行动、思考和不断实践中形成独特的体系,造就了中国当代艺术迄今最具说服力和自省精神的一系列作品。

《金属的语言》收集漫画中的文字,用金属链条拼绘出独立而鲜活的短句,充分展现思想的质感。

  2014年1月18日,“徐震:没顶公司出品”当代艺术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此次展览包括逾 50 件装置、10 件录像、40 件绘画、拼贴和多件行为作品,展览标题“徐震:没顶公司出品”揭示了长期以来徐震的个人实践和他所根植的上海当代艺术圈之间的关系。徐震称个展的名字“徐震:没顶公司出品”便代表了一种时代特征,“我们从对艺术的单纯追求发展到商业化,再到政治性等各种方面的介入,都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艺术家不是在工作室里很孤独地创作,而是融入整个社会。”

《欧洲千手古典雕塑》集合19座不同形态的西方古典雕塑,借佛像中千手观音之形,兼顾形式感与精神性,呈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永生》嫁接东方庄严静穆的佛像与希腊典雅精致的雕像,贯通广袤的时间和空间,指涉令人敬畏的艺术史,显示东方智慧的包容。

  2014年11月11日,“徐震:快乐似神仙”徐震个展在上海香格纳画廊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了徐震创作的最新装置、雕塑和平面作品。展览中徐震进一步挑战了“重组”的概念,重新组装人们熟识的佛像雕塑,将出人意料的材料以隐秘的逻辑整合拼装,由此诞生新的视觉感受,并离奇地与周遭的世界保持某种吻合,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这是意识与意识的对话,涉及文化、历史、艺术、宗教、传统、政治空间……而经过重组之后,所有的材料都颠覆了其固有的传统与涵义,呈现出强烈的陌生化和刺激性。

《艺术品套装》系列把创作的各类艺术品按照不同主题需求进行组合,置于套装盒内。“嚣张”套装显示出嚣张、崛起中流露出的不可一世的文化自信。

《永生-双人头部支撑单手平衡雕塑》拼接两座西方雕塑,荒诞又触动神经的视觉效果完美体现力量与信念的平衡。

《没顶曲项瓶》将中国经典古瓷的脖颈旋转九十度,成就陶瓷史最伟大动作。

   对于创作上的尝试,徐震采取的是一种唯心论的理性态度:“就像你喜欢吃辣,喜欢吃甜,抑或喜欢吃各种味道的,可能就比较贪心一点。想吃辣的就找辣的,想吃什么口味就去找什么口味……所以我觉得还是对形式的熟悉和理解,那可能到你熟悉一点之后,你可能就会自己比较相对来说不是那么严格的限制在某个形式上。”

何岸:“是永远不是”与“硬汉不跳舞”

艺术家何岸

  1971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何岸是中国70后一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实践涉及装置、雕塑、摄影等多重媒介。生长在中国经济极具扩张的年代,何岸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对中国城市化现象物理和心理层面的情感表达。灯箱、广告字、霓虹灯等城市符号被抽象成极致的艺术语言,由建筑和情绪营造的空间成为情感和想像力的体验地,在探索都市情感真理的实践中,何岸的作品始终投射着他真挚、热烈、暴力而浪漫的情绪。

“是永远不是”何岸个展展示的空间装置

“是永远不是”何岸个展展示的空间装置局部

“是永远不是”何岸个展展示的空间装置局部

  2014年3月29日,“是永远不是”何岸个展在魔金石空间举行,本次展览延续了何岸与魔金石空间的建筑对话,涉及一系列大胆的空间装置。何岸重新打造了画廊两间展厅的空间结构,空间本身即是作品,确切地说是何岸将画廊顶部原版复制并平移降低了至少2米。空间整个地面铺满了大块的方形水泥砖,砖块与砖块之间还渗出机油,预埋的黑色管线也看似随意地外露出来,何岸说这些并非随机而为,它类似于艺术家的某种情绪。

     空间几面墙底部标注的阿拉伯数字,1、2、3之后不是4或许是7,据介绍这是意在打破某种秩序、理性,比如文艺复兴之后的焦点透视,对应着“是永远不是”。一块锃亮的黑色石板静置于霓虹管下,不远处便是带有致敬意味的马列维奇的《白上白》,而另一侧则是完全用水泥填满,却留有一道缝隙的空间,一切都是任由你走动与翻爬的。

“硬汉不跳舞”何岸个展 何桃源 2014

我们吹笛你们不跳舞-冬天11:50 2014

硬汉不跳舞个展现场 2014

  2014年11月11日,“硬汉不跳舞”何岸全新个展在没顶画廊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了何岸为没顶画廊空间创作的有别于以往的全新装置作品《硬汉不跳舞》,该作品也是何岸对其个人情感的又一次投射。《硬汉不跳舞》来源于美国作家诺曼•梅勒同名小说,何岸借小说之名突显一种矛盾的无力感。书中主人翁在沙滩上谋杀妓女的情节,让他在惊愕的情绪下思考。

  其实在何岸这里,小说底本其实变得次要了,艺术家的转述才是新的事实。而与作品相关的也正是这个事实。“硬汉不跳舞”这样一个短语,它所传达的就是一种修辞的张力,何岸认为,这种修辞本身就是一种空间,即是说,这也是一个关于空间的展览。当然,这种空间不是一种简单的意象和幻觉,而是源自修辞的动力机制,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阅读和感知语词密度和节奏时的时间性所建构的一个新的存在维度。

      这些同样形制、同样规格、由钢结构支撑的铁盒在铲车的重击之下,自然会延异各种不同的几何关系和空间形态。何岸清晰记得一次车祸发生时“传达到颅底的那种震荡,不是轰的一声,而是砰得一下,身体就如泄气的气球”。而此时对他来说,这就像是“一种悲观的态度转化为波普的情感”。

[沙发:1楼] 小白小白 2015-05-28 17:39:24

刘韡:“密度(Density)”

艺术家刘韡

  1972年生于北京的刘韡,其作品包含环境退化、充满权利和政治色彩的历史、诱惑和憎恶并存的当代城市生活等主题,记录着文化焦虑心境下对感情过剩、堕落和侵略的反思。他特别注重探讨艺术视觉样式与观者参与间的互动性,通过对观众生理与心理的交替作用而促使其重新审视身处的社会环境。

刘韡《迷局》玻璃、铝合金 尺寸可变 2014

刘韡《迷中迷》 综合媒介 尺寸可变 2014

  2014年1月28日,“密度(Density)”刘韡个展在英国白立方画廊举行,这是他在白立方的二度展出。刘韡擅于利用多种媒介的创作形式,反映当下中国急速转型中的社会政治和城市景观变化。作为在中国城市化扩张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城市主题在刘韡的创作中频繁出现。他常从日常生活中收集作品所需的材料,比如在建筑工地中容易找到的金属管、木棍、老门和大帐篷,他将这些东西经过转化和重组,最后变为高度复杂且有雕塑风格的装置作品。

刘韡《仅仅是一个错误 II No.1》,装置(门, 门框, 亚克力板, 不锈钢),2009-2012

刘韡《受难》铁、钢 尺寸可变 2014

  刘韡拆解日常事物,用其散落的构成部分重新组合出自成一体的吊诡、抽象的系统。他把现成品重新编辑——《受难》中被重置为几何图案的金属板,《迷局》中宛如城市景观的镜子——以延续一贯的美学诉求,却几乎没有泄露那些现成品原来的样子。

刘韡《解放No.16》 布面油画,400×720cm,2014

  《解放No.16》:城市就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作品,涵盖的东西太多了。思想所不能表达的东西,“城市”都会表达。事实上“城市”的代表是建筑,当你有一个想法去做一个建筑的时候,可能要表达的东西不一定能够体现在建筑上,但是建筑一定能够体现另外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往往是更“真实”的,刘韡认为一个城市的社会制度和它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图像来判断。当然回到作品里,还是在追求一种真实的感觉,就是对于城市的真实的感觉。有时候是一种很直接、很抽象的感觉。

 

姜杰:“大于一吨半”

艺术家姜杰

  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姜杰,其创作一直以深度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女性视角探讨处于边缘状态的人、事、物。她的作品通常是微观化和心理性的,即使是那些体量宏大的雕塑或装置作品也都来源于她对生命存在的脆弱性和易逝性高度敏感而精微的观察,从她的作品中我们总能体会到古典美学和当代观念间无法调合的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性赋予她的作品一种深刻的悖谬性和诗性魅力。

《大于一吨半》 局部 树脂 铁 纺织品  2014年

《大于一吨半》 局部 树脂 铁 纺织品  2014年

  2014年10月24日,姜杰作品《大于一吨半》现身2014年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大于一吨半》是姜杰为2014年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专门创作的场景性装置作品,它也是这位女性艺术家首次涉略“欲望”这个主题。一直以来,姜杰的作品致力于表现存在的脆弱和易逝,《大于一吨半》仍延续着这种语言逻辑,虽是一庞然大物,具有强烈的视觉压迫感,亦有着纪念碑式的敬畏,同时却也是一种极端的倦怠和任人撕扯摆布的存在。

姜杰谈到作品涉及的“欲望”主题:“不管从宗教、历史或其他角度看一个东西,它都显性或隐性的存在于那,它是一种很具象又很超现实的方式,也很清晰表达了很多我要表达的话语”。在神话、宗教、世俗的文化生态下,男根无一不是坚韧挺拔、傲视万物的姿态,姜杰在创作中直逼那个清晰的象征性符号,让其疲软倒下还被悬浮吊起来,犹如一条死去的虫子。

[板凳:2楼] 小白小白 2015-05-28 17:50:46

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的5位获奖者分别为:程然、胡为一、林科、徐文恺、杨心广

 

  程然:“电话亭情事”

艺术家程然

  1981生于内蒙古的程然,始终以语言和文字所带来的亦真亦假的时空作为创作方式的核心,在文本语言与视觉语言中进行转换,用诗意的方式展示庞大的情感及精神世界。程然的所有参展作品看起来涉及了他生活里各种各样的事情和话题,但几乎全部呈现出形式与内容的错位,他精心塑造了其中之一,但为了让意义在裂缝中产生,便不按寻常做法处理剩下的那部分。

2014年程然个展电话亭情事现场

2014年程然个展电话亭情事现场

  2014年9月20日,“电话亭情事”程然个展在上海LEO XU PROJECTS举行,此次展览延续了程然对影像创作开放性的实验,展览同名作品《电话亭情事》是程然从单纯的移动影像的探索拓展到表演领域的最新尝试。程然制造了破裂斑驳电话亭,这一带有极少数主义形式美感的雕塑为随即而来的四幕剧创造了一个“陌生化”的舞台,遥远的独白与即兴的声音表演,把被当代生活遗忘却无处不在的电话亭演绎成了命运芜杂的交汇点。

类似的现成素材的采样和拼贴在程然的《在积极与消极之间#3》则展现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的维度。程然广为流传的那部垃圾邮件电影《绝对狂野》,也在展览中完整地得以呈现,每一个错别字,都是电影重要的肌理。

程然《绝对狂野》超级8胶片转数字高清录像,2014

程然《入睡之前(儿童故事)》超级16毫米转高清录像,2014

程然《生于狂野》装置局部,2014

  对于“电话亭情事”程然有过说明:“这件作品的出发点其实是我在上海经常路过一个电话亭……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其中隔开两个通话空间的玻璃是破碎的,当时我脑海中有一些想像……后来我网上查到这种破碎玻璃是电话亭特制的,并非被别人打碎。但上海有8000多个电话亭,当你经过的时候可以看看里面的玻璃是不是碎的,也许你会想起刚刚看过的几段故事,关于爱情,犯罪,还有电话推销员等等。”

 

 

胡为一:“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

艺术家胡为一

  胡为一是一位年轻的多媒体艺术家,可能因为年轻,他的工作充满对未知的探索,对生命中那些忧伤的把握,对自然和身体伤害的好奇,既表现在作品中,如他的《低级景观》系列或《14min》。他正在从一种语法的模仿阶段,走向自我语法的塑造,从一个新媒体艺术新星,逐渐转型为更加自我内省的工作状态,胡为一很好的把握了这一转变的主体,也就是从内在的思考和内心,更直接的表达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胡为一将随机性和自然生成的关系,扭转为主观表达,并预设了观众的轨迹。如同很多成熟艺术家,很好的把握了空间、概念和对外延伸的信息。

胡为一“Flirt”个展现场

胡为一“Flirt”个展现场

胡为一“Flirt”个展现场

  2014年11月11日,“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胡为一个展在M50 Art Space举行,胡为一此次展览的概念是以一根发光的冷光线为线索,缝合在不同人的身体和物体上,并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物体被线穿插照亮的局部,然后将照片中的线与实际的线相互贯穿,拼接成一个空间摄影装置。胡为一充分考虑到了空间这个因素,没有把图像当成一个平面化的事物对待,而是更多地考虑图像何以构成一个空间和情境的可能。在这次的作品中,胡为一尝试让每张图片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也保持了相互结合的可能。

胡为一“Flirt”个展现场

胡为一“Flirt”个展现场

胡为一“Flirt”个展现场

  对于这件作品的创作,胡为一表示“我特别讨厌小清新的东西,所以我会做一些和伤害有关系的作品,我的这组作品很多人说是P上去的,其实都是实拍的,真是和身体伤害有关的”,胡为一的创作延续了90年代以来“对伤害的迷恋”的思考,在对感性和生命的思考中,以图像的方式开拓了一种物质的“血缘”关系,在一系列徘徊在暴力与情怀之间的图像中,为观者打开了一个模糊及微妙的思想空间。

 

 

林科:“Link”

艺术家林科

  1984年生于浙江温州的林科,很多作品的创作是用经典写实的方式在模拟现实,只不过他将创作的素材由线条、色彩转换成了电脑中的各种图像和工具。单看林科的某一件作品,可能让人觉得缺乏厚重感,然而当这些毫无负担感的作品组成一个个展时,其复杂的观感和内在具有逻辑性的线索结构,让人不可小窥。其所能引发的人们对于自然与人工、现实与虚拟关系的多重想象,甚至可能超过了作品本身的意义。

林科《lightning02》影像,2014

林科《Today》影像,2012

林科《传统罗曼史》影像,2013

  2014年7月26日,“Link”林科个展在杨画廊举行,展览主题“Link”既是林科名字的谐音,也是互联网语汇当中“链接”的意思,展览展出了林科从2010年至今在互联网和电脑操作界面上进行的一系列摄影与影像行为纪录作品。比如因为鼠标的移动轨迹是随着人手的操控而改变,林科发明了一种“光标的舞蹈”。伴随着某种音乐,林科操控着鼠标运动舞蹈。

光标可触及之处所有可变化的内容,开始时是在Photoshop软件中,操控图像变化的样态,成为“Photoshop系列”;后来更是从Photoshop跳出,在广阔的互联网冲浪中,利用网页中可放大缩小的动静图片,配合林科特别创作的电子乐而诙谐呈现各种视觉图像舞蹈,成为“网上冲浪系列”。

林科《电子乐总让人跳舞02》影像,2011

林科《噗》多媒体影像,2011

  林科的作品是把现代人每天在电脑和互联网世界中各种无聊、荒诞又无比真实的虚拟生活情景,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创作在他看来有点象黑客帝国:“这种科幻跟现实是密切不分的,有一些地方很合理。比如把文件拖到这里有一个坐标,另一个拖到那里,复制这两个文件再叠化它,造成一种看起来像树叶的造型我觉得那个特别像是一种电子世界里边的一种形象,就是好像说,如果真的有电子世界,它的树可能跟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树从神的角度说是一样的。还有包括比如说下载一个软件或者其他东西,如果灵魂是存在的话,其实有可能就类似于一套下载的软件。”

[地板:3楼] 小白小白 2015-05-28 17:58:04

徐文恺:“屏幕一代”

艺术家徐文恺

  1984年生于西安的徐文恺,作品通常专注于对数据的挖掘和使用,并试图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将其表现,以此在数据与现实的“调制解调”之中完成对作品内涵的完整表达。他对中国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审美贡献在于他以自身的活跃姿态,在电脑软件的艺术应用方面,尽力扮演了国内外最新趋势的交流者与先行者角色。

徐文恺《屏幕一代》展览作品,2013

徐文恺20150116-003

徐文恺20150116-012

  2014年2月21日,“屏幕一代”徐文恺个展在上海9平方米美术馆举行,徐文恺依旧延续了之前以图像和声音刺激感官的形式,讨论当下屏幕与人类彼此依赖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在《屏幕一代》系列作品中,徐文恺最初为观众提出了两个命题,一是应用程序生成数据,转换成屏幕上的图像和声音,通过不断的自我展示,带给人类感官与情感的体验。另外一个命题讨论早已被信息化的“我们”逐渐变成信息的节点,使用屏幕的同时也成为屏幕本身,从而与屏幕彼此构成生态系统的现状。

徐文恺20150116-025

徐文恺20150116-027

  对于此次创作,徐文恺表示:“我会把人看作信息的节点,或者是大信息的切片,所以这样的逻辑下我们和屏幕都是信息的载体,我们等同,并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柔软、反复、坚硬、纯粹、静止和闹六件作品隐喻屏幕的六种性格,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晰的关系,只是我主观选择的可以感动我的线索。”

 

 

杨心广:“现在-未来”与“一个和三个”

艺术家杨心广

  1980年生于湖南的杨心广,近年来在材料、空间、作品结构上做过不少尝试,现在他的装置作品是基于雕塑的基础上,摆脱了命题式的创作,他不会局限于单件作品的构思,而是系统的考虑整个创作的脉络,更多的是在建立对艺术的态度。

杨心广《无题(格子)》 槐木,尺寸可变,2014

杨心广《今天再造》

杨心广《金色H-NO.2a》铝塑板,铁 244×122×6cm,2014

  2014年,在都灵艺术博览会呈现个展“现在-未来”,2014年1月10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项目空间”第十回展览“一个和三个”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杨心广携作品《蓝色》参展,共13件的雕塑作品全部由镀铝锌的蓝铁片倒模或扭压而成,呈现出堆积着铁块与亮丽车壳的后工业货场面貌。

杨心广《激动的铁》

杨心广《wandering No. 2》

  对于创作杨心广表示:“我主要是凭直觉在做,我在脑子里会有一个大致的事件概念,但会把概念回归给直觉,我不会设想或者编排好逻辑概念再去创作,但是这种分寸很难说清楚,也许被一些明确的观念干扰过,但是我尽量往直觉上面靠……观众能看到的‘动作’或者‘形式’就是我想要表达的全部,其他概念上的、观念上的意义,应该是由观众去组织的,我还是希望不要太纠结观念、事件和逻辑,有一种感受就可以了。”

[4楼] guest 2015-05-28 19:43:45
怎么评啊?只有一老艺术家张培力,一老评论家黄专,其余的不是做饭的就是卖菜的跟艺术没一毛关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