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樊:我们总是怕艺术被政治利用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1   浏览数:1472   最后更新:2013/04/26 11:44:28 by 橡皮擦
[楼主] wangxiaoer97 2013-04-26 11:40:16

作者: 施建|来自: 艺术时代


《日常转译》展览现场


日常转译
展览时间:2012年12月24日—2013年3月
展览地点:重庆  望江公舍
《日常转译》是12月24日发生在重庆的展览。在展览泛滥成灾和仰望明星的时间,不大肆渲染,没有成功艺术家参与的展览,大都是悄悄发生,迅速湮没。大众更喜欢凑热闹,更容易被声名和艺术之外的东西所牵引。就像人们往往看见一个迎面扑来的浪头而忽略下面涌动的暗流。所以,对于“日常转译”这样的展览,如果没有传播似乎就根本没有发生。但是,它却是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展览,尽管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它事关黄桷坪当代艺术的实践方向。所以,它更是一个事件:首先是黄桷坪又一个新的实践和讨论艺术中心的形成。其次,黄桷坪最近非常活跃的艺术实践更趋向于自觉,形成一种自足和自反的创作力量。最重要的是他们更加明确了艺术实践的方向,将艺术重又拉到日常生活中来讨论,以此激发新的可感性分配,从而促成日常生活的革命,也即西方左派近年来所提出的,更为彻底的美学革命。


余果 《我是坦克》 01分41秒  录像  2012年

这次展览活动的举办,很大程度与杨述和王海川工作室的搬迁有着很大关系。诸多因素促使杨述等艺术家退掉在黄桷坪“11间”的工作室搬到了滩子口广厦城的地下车库。王海川也将鹅岭公园的工作室搬到这里。他俩将工作室合在一起,不做分隔,可以互相共用,这也意味把原本封闭的工作室向他人开放,向民主开放。这是在微光生活中对于民主和协商的尝试。重庆山城的特殊地理条件在这里充分展示了它的特殊性,虽然是地下4层的车库,窗户却露在半山腰。从窗户望去,长江尽在眼前,所以他们为新的聚集命名:望江公舍。

望江公舍也就是这次展览活动的发生地,它分为上中下三层。最顶层为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也是新近从黄桷坪搬迁而来。中间为一个1000多平米的展示空间,也就是这次“日常转译”展出地方。这是一个狭长不规则形空间,林立的水泥柱子分割出一些大大小小的半封闭式空间。这些保留着原初建造痕迹,裸露着灰色水泥地面的空间似乎就是天然的为那些不加修饰,粗糙但却有气息的装置作品而准备的。而这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装置:如刘伟伟的作品是源于谢苏明在网上转帖而被劳教,刘伟伟分别在谢苏明劳教过的地方找来一把旧椅子,摆在展场里做成《缺席》。王海川《16.9M2》平拼贴在地面上的旧瓷砖,这些瓷砖都是从他这两年一直调查的重庆铜元局兵工厂老旧家属楼收集而来。曾宏在画布上用红颜色写了“弱”、“者”两个大字,尽管是在画布上,但很难将它视为一副绘画作品。吉晶的作品则将贴上毛语录的气球挂在墙上,观众在现场出五毛钱买一发气枪子弹,就可以向这些气球射击。余果展出的《我是坦克》视频里面,一个人举着火炬在跑步机上使劲奔跑,荒诞感十足。

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王海川,他和杨述、李一凡等也是“外省青年”的积极鼓动者。他们以外省青年的名义(按照李一凡的说法是借口和平台),不断地鼓动年轻艺术家将艺术与现实生活重新连接起来,让两者互相参与。而这次参加活动的艺术家有40多人,其中大部分为外省青年活动的参与者,其中包括8mg小组、细胞小组(山羊和董勋)、正常空间(沈桦和黄淋),还有活跃分子如吉晶、马力蛟、谢冰鑫、钱丽丽等。可以说,“日常转译”就是黄桷坪艺术实验和创作实践的一次集体展示。


《日常转译》展览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