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要像植物一样勇于对僵尸宣战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389   最后更新:2011/07/12 10:11:23 by 蜜蜂窝
[楼主] 蜜蜂窝 2011-07-12 10:11:23
来源:艺术世界


麦克·尼尔森,《我,骗子》(Mike Nelson, I, IMPOSTOR) Cristiano Corte|摄

(顾盼|文 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图片提供)位于花园区的英国馆应该是所需排队时间最长的国家馆,门口通告上写着由于装置的复杂性和出于对观者安全与健康的考虑,每次只能有 40 个人同时参观,大排长龙自然不可避免。英国馆为何如此受欢迎?其实里面上演的是一出新瓶装旧酒。艺术家麦克·尼尔森(Mike Nelson)的大型装置《我,骗子》(I, Impostor )把他为 2003 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所创作的装置作品照搬到了威尼斯的英国馆里,完整重现了当时的展览地:一座 17 世纪的土耳其传统商旅驿站(caravanserai)。三层楼的房子中央是个天井,仓库和客房围绕天井而建,房子破败墙壁斑驳,有些小房间里还散布着各种工匠作坊。为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场景,艺术家堵住了英国馆的所有窗户,甚至拆掉了中央大厅的屋顶,从而打造出了天井。展馆内触手可及的天花板和狭窄的走道楼梯构成了一座迷宫,漫步其中并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头上有刺眼的霓虹灯光,地上有肮脏的床垫毯子,积着厚厚灰尘的风扇吃力地转着,没有信号的黑白电视机嘈杂地响着,所有的一切都在诉说着破旧和无望。参观者只想尽快逃离这座迷宫,不只是因为各处散发的颓废窒息感,更因为害怕再过不久这种感觉会爬上自身。

麦克·尼尔森曾 2 次提名特纳奖但尚未得奖,他善于利用废弃的日常材料建造出规模庞大的、具有高度建筑学特征、并带有地点特性的艺术装置。在作品中,麦克·尼尔森会引入文学、电影、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的意义,有些与特定地点息息相关,而另一些则产生于他的个人体验,以此创造出让人难以忘怀的氛围。这一次,把同一作品从伊斯坦布尔迁徙至威尼斯的举动同历史上土耳其与威尼斯两大东西方帝国间的商贸往来遥相呼应,同时也暗合着各国艺术奔赴威尼斯共襄盛举的双年展气氛。威尼斯向来被视作国家主义地缘政治的炫耀地,在各国家政府出面不遗余力地宣扬推广本国艺术之时,尼尔森创造的这一完全没有英国味的英国馆倒不失为是一种另辟蹊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