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的纯粹:灵感源于日常生活
发起人:salome7  回复数:1   浏览数:3085   最后更新:2010/11/06 17:13:47 by salome7
[楼主] 叮当猫 2010-11-06 17:13:28
《纽约时报》记者Carol Vogel报道:德国艺术家汉斯彼得•费尔德曼(Hans-Peter Feldmann)摘得今年的雨果•博斯奖。费尔德曼以利用日常图像创作独具匠心的装置作品见长。

该奖项奖金为10万美元,由古根汉姆基金会创立于1996年,并以其赞助商,德国男装品牌的名称命名。每两年颁发一次的雨果•博斯奖旨在鼓励那些在当代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艺术家。

柏林的国家美术馆馆长,博斯奖6位评委之一的Udo Kittelmann说:“获奖标准不应该是年龄,而是某件作品长期以来如何被公众所认识。光看费尔德曼的作品,你肯定不会想到他已年逾花甲,但他的作品却充满活力和新意,并且对青年一代艺术家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影响。”

获得该奖提名的三四十岁的艺术家包括:曹斐、Natascha Sadr Haghighian、Roman Ondak、Walid Raad与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现居杜塞尔多夫的费尔德曼曾在西班牙、瑞典和德国多次举办展览。他的系列作品《一个世纪》(100 Years)曾作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 1的主题展(2004-2005)。两年前他还在曼哈顿中城的国际摄影中心举办展览,其中他用2001年9月12日的一百分报纸(来自纽约、巴黎、迪拜、悉尼、首尔等地)的封面布满了整个房间。

除了奖金之外,博斯奖还将于明年5月20日至9月5日为他在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举办展览。
[沙发:1楼] guest 2010-11-06 18:00:31

Hans-Peter Feldmann - 愛看圖片的人
文字 / 丁燕燕
圖片 / Kunsthalle Dusseldorf
原文刊載於「明日風尚」2010年8月號

Hans-Peter Feldmann堅稱自己並非「藝術家」,他討厭這個稱號,因為所謂的藝術,於他只是生活的一部份,平常不過。1941年出生於德國Dusseldorf 的Feldmann,五歲開始從書本、報章雜誌剪下圖片,收集起來。六十年來,這個收集、分類、重組的連貫動作,一直沒有離開過他,是習慣,也是一種需要。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剪圖片,那是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我的生命在隆隆炮聲中開始,那是没法抺去的陰影。剪圖片肯定與這有關,可能是一種治療的需要。」長大後的Feldmann,當過水手,一年間遊歷了歐洲及非洲。流浪回來後,拿著一堆素描報考美院,被拒後郤堅持尋找自己的路。六十年代中,Feldmann完全放棄繪畫,認為圖片是最佳的表達手法。他以概念出發,把從書刊雜誌、家庭相簿、街頭海報等收集回來的圖片進行安排、重組,建構個人的語境和情感。這些圖像本身看似平凡無奇,但當它們重複出現時,我們忽然看見了它們的不凡。如一張普通不過的草莓圖片,一點也不吸引,但為一鎊32顆草莓拍攝特寫,再重組在一起,我們會發現原來每顆草莓都長得很不一樣。又如30張女人膝蓋的雜誌圖片揭示給我們看,美的概念可以很單一,但演繹手法郤千變萬化。Feldmann亦收集玩具和生活用品,如作品「Shadow Play」(2002) 便以這些收藏配合舊式射燈、旋轉台,創造疑幻疑真的舞台效果。

Feldmann的創作手法承傳至杜尚的「現成品」,創作理念則與六十年代的概念藝術一脈相承,他於1960年開始自製picture books,以書本代替展覽,並將這些手工贈送朋友。Feldmann從不以藝術家自居,不為作品簽名,亦不以賣作品來糊口。他反對藝術的「作者權」,更討厭藝術商品化,所以他和太太開設精品店,再次以收集和分享作為生活的依靠和方式。

Feldmann在家中接見筆者,但他先旨聲明,這是認識新朋友,絕不是訪問。Feldmann健談,但他做訪問的方式是以圖片來回答問題。這個遊戲始於七十年代與美國Avalanche雜誌做的訪問。今年初,Feldmann與Hans Ulrich Obrist合作出版《Interview》一書,130條問題,130張圖片,有幽默,亦有耐人尋味的。筆者在Feldmann家中見識了他的收藏,十四歲開始購藏的攝影畫冊、木製小玩具、帽子、鞋子等,井然有序地安放家中。原來,它們是這樣存在的。所以,在Kunsthalle的展覽廳,作品僅以圖釘按在牆上,有時旁邊放著梳發或書桌,散發著居家氣味。既然反對展覽,為何又辦個展?Feldmann又以圖像來說明︰「八十年代我去過香港,某個晚上我碰到一位婦人在街頭放聲高歌,我聽不懂她在唱甚麼,但深切感受到她的哀傷。今天我告訴你這一幕,當年的震撼體驗絲毫未減。這就是藝術。」私人的情感,有時需要公開宣洩,它才會變得真實,甚至外化,這就是Feldmann的治療理論。而當表達成為一種需要時,它的感染力可以超乎一切。

這種私人與公眾的界線,在Feldmann的作品中極為模糊。如他的作品「100 Years」(2001),拍攝了101位由八個月至100歲的朋友,共同演繹了人的一生,而觀眾可迅速融入作品,感受自己一生走過的每一步和前面若隱若現的路程。又如「一個女人的所有衣物」(1970s),內內外外71件衣物逐一拍攝、展示,建構主人的形象。尷尷尬尬中,我們與這位素昧平生的女人,彷彿成為了閨中密友。但Feldmann再次強調,他不是藝術家,亦不是攝影師,他只是愛看圖片的人。


Hans-Peter Feldmann回顧展
Kunsthalle Düsseldorf
2010年6月19日至8月22日


Caption:
Hans-Peter Feldmann
© VG Bild-Kunst, Bonn 2010

Hans-Peter Feldmann作品「100 Years」(2001), 展場一角。
© VG Bild-Kunst, Bonn 2010, 攝影 Achim Kukulies posted by dreamhunter on 8/18/2010
[板凳:2楼] guest 2010-11-06 20:54:37
《另一本書》
2010-09-06

費爾德曼(Hans-Peter Feldmann)
書名:《另一本書》(Another Book)
出版年分:2010
出版社:Walther Konig, Köln
語言:英文
ISBN:9783865607386

如果一本畫冊可以轉化成一本小說,我想,《另一本書》(Another Book)會是一篇支吾其詞、斷斷續續、沒頭沒尾、角色錯亂、情節重複的故事。就像是封面上女人向外遮住半張臉的左手手掌,似乎正試圖阻擋突然而來的鏡頭;這本畫冊基本上也是抗拒著被讀懂的。

這當然是一種拒絕的姿態,否則一本畫冊怎麼會收入如此眾多看起來毫無關聯的圖像:從一系列錫皮玩具、女人的雙腿、內衣、剪報、家庭相片、拼貼圖案、色情圖片,到死者的訃文、麵包切面、展場相片云云。再說,每一個系列的圖片更被雜亂、任意地並列在書頁裡時,這就像在讀一本裝楨、排版錯誤而且忘記編上頁碼的小說,你不知道該從何讀起這個故事,或是讀了一大半你還搞不清楚到底書裡的敘述者是誰,有哪些角色,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本沒有尋常畫冊裡對於藝術家作品的風格、脈絡分類的書,充其量只是一本沒經過編輯的圖片集子。

然而如此的「另一本書」對於費爾德曼(Hans-Peter Feldmann)來說,必定是比較適合作為他創作四十年來的註腳。正如這位年近七十歲的德國藝術家曾提到自己唯一的天分在於「觀看」,他常穿梭於跳蚤市場中,以眼光掃瞄過每一件物品,從中撿拾出有價值的舊貨,把它們帶回家。因此在杜塞道夫美術館(Kunsthalle Düsseldorf)替他舉辦盛大回顧展時推出的畫冊《另一本書》裡,費爾德曼並無意將自己四十年來的創作過程化約成幾個清楚明瞭編年史式的「創作階段」,而反將作品攤開、碎裂成一系列無法歸納、分類的圖像斷片。

於是,這本畫冊讀起來倒像是一連串夢中的囈語,沒有邏輯、句法和確切的語義。不過,這些創作生涯中的作品和收集卻如同二手市場上的舊貨,各自佔據了一段時光和記憶的痕跡,等待著我們重新去排列、解碼。

在一次訪問中,費爾德曼提到自己的創作動力主要來自於對於母親的創傷經驗。透過不斷在報紙、雜誌裡收集女性圖像、將她們用刀片割下、拼貼起來,他其實在反覆地讓那些他無力去面對的創傷經驗重新回到意識裡。而在創作多年之後,他才能去述說自己童年的記憶。然而,一直到今天他仍然無法解釋清楚,他為什麼在六、七歲時會突如其來地把一堆有著自己的相片從家庭相簿裡撿選出來,帶到後院焚燒掉;或是為什麼在五歲時,明知道會惹怒父母而將他們珍藏的相片拿來剪貼…。藝術創作對於費爾德曼而言始終是一種對自我的治療。也許也正因為如此,他大多數的作品即使直接取材於日常生活,卻總顯得深沉、雜亂而偏執(甚至帶點偷窺狂、收集癖的味道),從不能總結成一個單一的概念。因為他試圖召喚的,正是那些他自己也無力釐清、說清楚的。

費爾德曼(Hans-Peter Feldmann),《影子遊戲》(Schattenspiel),裝置,2002/09。(攝影:李立鈞)

正如他在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上獲得注目的裝置作品《影子遊戲》(Schattenspiel)中,他讓在二手市場上收集來的舊玩具、雜物隨著投射燈的光線在牆上投射出層層疊疊的流轉光影,彷彿重新喚醒了起這些被成長廢黜、遺棄掉的童年玩伴,讓它們重新演練起一齣永不落幕的童年時光。在《另一本書》中,他則是用「另一種」含混、模糊的方式讓對於「一個藝術家的回顧」變得如此可疑、混亂。然而,在這樣不斷否定的過程中,一本264頁的畫冊倒也為一個藝術家說了許多能說、未說、無力說的許多「其他」,而保留下了一段既破碎卻又完滿的記錄。
[地板:3楼] guest 2010-11-13 01:32:58

[4楼] guest 2010-11-15 07:09:39

[5楼] guest 2010-11-20 14:39:54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