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从个体艺术家到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996   最后更新:2016/11/09 18:40:51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6-11-09 18:40:51

来源:凤凰艺术 文:姜俊


2016年11月9日,谷文达最新个展《西游记》将于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通过灯笼等元素构成了他对于中西身份反思的再一次庞大实践。

▲ 展览海报


今天,美术馆不断地延伸展览空间,它越过围墙,进入公共空间,它鼓励艺术联结公众,构建文化发展空间,引发有关空间与地区人文影响的广泛讨论。美术馆外立面甚至也被有效利用起来构成了城市总体景观的一部分。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将于2016年11月9日以一种全然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浦东,它将被两万五千多只灯笼包裹,每只灯笼又寄托着一个人的愿望,共同构成一幅围绕着美术馆立面的山水画卷,最后每个灯笼终将返还到许愿者手中。这一大型的美术馆外立面项目是谷文达个展《西游记》的重要部分——《天堂红灯|上海站》,也构成了他对于中西身份反思的再一次庞大实践。


2010年,谷文达在深圳OCAT举办了个展“水墨炼金术:谷文达实验水墨艺术展”。这一展览由已故艺术史家和策展人黄专策划,成为了对谷文达艺术实践呈现和研究不可逾越的里程碑。正是在此基础上,由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的年轻策展人汪单负责的谷文达个展《西游记》将策略性地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和梳理谷文达40年来的艺术实践。


这次展览将以“寻根”为问题意识,呈现谷文达70年代末至今的三百余件艺术作品,同时展现了在时代变革、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语境下艺术家个人角色的演变——从一个文化的破冰人、先锋派、到个体的艺术家传奇、再变成一位大型艺术项目的策划和监制。这一脉络同时也呼应了民生系美术馆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和社会变迁的关注和研究,谷文达此次的《西游记》也是在这一传统中落地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日


在长期的隔绝后,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必须重新面对西方和回归世界,以及试图理解社会的剧烈转型,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认同。谷文达的艺术实践正开始于此时,并在之后30多年的西方生活中,不断通过他的艺术实践在各异的角度上重诉着同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将要去往何方?”。无论是水墨、文字,还是基因科技或是大众参与的艺术日,他总是在一种动态的视角中发问。他不强调文化间的差异,而是展现翻译和沟通,他不是一个文化本质主义者,而是在动态中游走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视角之间,获得了一种“距离感”的美学经验。作为标题的“西游记”将成为对其艺术实践的最深刻的隐喻——通过西游而最终回归东土。本次展览力图在展现谷文达40年来的艺术实践的同时,也有效的带出了一条贯穿于中国当代艺术中本土和西方互相交织的历史线索。中国的艺术和艺术家一样也在其中寻找着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在全球背景下所能扮演的角色。


▲ 碑林 - 唐诗后著


在全球化越演越烈的近代,除了在地理文化学中讨论自我的身份,同时特别是在中国这样激烈现代化的背景下,还存在着从前现代、现代到后现代的剧烈进化,同时并伴随着同样强烈的排斥效应。它们三者互相混杂构成了一种分裂地杂居,在融合、妥协、冲撞中共生共存着。从70年代到今天也同时是全球资本主义的转型,从控管福利型向新自由主义市场的回归,从标准化大工业生产向定制差异化小众生产转向,从金字塔的集权式组织到自由的块茎式项目团队裂变。艺术家个体主义的神话也成为了明日黄花,一种新的艺术家身份冉冉升起——作为项目总监的艺术家和作为协作团队的艺术家小组。谷文达在其艺术实践中同样也转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他提出了“全艺术”的理念。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谷文达更多的关注到艺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历史上赞助人体系的演化。他认为,如果前现代的艺术是由教会和贵族们赞助,那么现代的艺术就是由自由市场和国家赞助,今天后工业社会的艺术则成为了企业赞助下的艺术。在一个资本和商业化如同空气那样无所不在时代,谷文达认为今天任何的批判不是无的放矢,就是最后沦落成一种沽名钓誉的伪装,因为任何作为行动的批判都是为了在那套早已成熟的艺术展示机制中博得关注。而那套被和日常生活隔绝了的机制本身又是市场化的,它服务于社会精英们的象征性标示。相反谷文达认为艺术可以以另一种更柔软且更有效的方式介入生活、走进公众、重塑日常。这样的工作与其让商业以利益主义的方式去完成,不如交给艺术,让艺术和商业的结合,发挥艺术家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这对于艺术家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他应该如何去协调商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自己的作品不至于沦为广告宣传呢?


今天如同朗西埃所言崇高和震惊的艺术已经无效,美又重新回归,在美的包裹下艺术如何才可以获得一种颠覆性呢?那种颠覆性应该是更底层性的,它将触动着人们最深处的感知结构,并指向未来。


▲ 正在布展中的《天堂红灯|上海站》


此次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谷文达个展同样配备着一个气势磅礴且野心勃勃的户外项目“天堂红灯|上海站”。这个作品首次于2009年在布鲁塞尔呈现,名为“天堂红灯——茶宫”,专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而设计。它用了5000多盏灯笼将市中心的王朝宫(palace of congress dynasty)包裹起来,形成中国传统亭子的造型。那一作品一方面配合“中国节”,利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印象的固定程式——唐人街的红灯,同时以一种喧宾夺主的形式入侵公共城市空间,和周围环境形成了美学上的冲撞,它仿佛是一座从天而降的中华城。现在当它在上海出现,以更大的规模,如此民俗的方式落户浦东,包裹着前法国馆的网格状的美术馆,同时又被周围新建的现代主义建筑群环抱,这将会是如何的一种视觉冲击呢?谷文达用金碧辉煌的上海静安寺和其周边的关系来形容这一美学上的断裂——他认为后现代的城市景观必须要在一个城市文脉中获得自身的意义。


此次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不仅希望在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的角度和当下新经济的语境中再去认识、回顾、梳理和展示谷文达的艺术实践,同时更希望在户外的艺术项目上和城市文脉对话、在互动性中走近每个观众,使得历史、城市、美术馆、艺术作品、文化在一种强链接中通过感性的途径向公众敞开。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谷文达:西游记》

艺术家:谷文达

展览地点: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10日—2017年02月15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