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汉斯谈“香港首秀”: 我从未做过这样一个展览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278   最后更新:2016/04/11 23:09:15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6-04-11 23:09:15

来源:今艺术 文:周婉京


每个人都会有第一次,不过对於策展超过250次、访谈纪录将近2,000小时、现任伦敦蛇形艺廊联合总监的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汉斯-尤利希.欧布希特)而言,「第一次」尤显得难能可贵。在这位瑞士籍国际策展人的名声背后,在永远都聊不完的「访谈马拉松」背后,站著他对艺术坦诚而渴求的灵魂。近30年中,小汉斯不断走访艺术家工作室。亦因如此,他在去年中国之旅所发展出「HACK SPACE」的构想,香港首展将完成他一个想做而迟迟未了的心愿。


汉斯-尤利希.欧布希特(Hans Ulrich Obrist)


在你的书《策展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中,看得出你和许多欧洲、美国的艺术家、策展人、评论人都维持了稳定、长久的关系,你最早如何接触到策展?和中国艺术家的相处之道与欧美艺术家有怎样的不同?


基本而言,策展吸引我并成為我人生重点这件事要追溯到我在瑞士生活的青少年时期。当时我只有16、17岁,我结识了费婿利与怀斯(Fischli&Weiss,註1),他们建议我去罗马拜访波堤(Alighiero e Boetti),这几位欧美艺术界大师是我的引路人,令我受益匪浅。时至今日,我认為自己对艺术家的关心、对艺术本能的求知欲都未曾改变。一到週末我会旅行,在途中拜访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后来我发现,这种拜访已成為我日常实践的一部分,我和艺术家在工作室裡的对话往往是持续性的,有的可以持续几十年,期间不断涌现出新的灵感。


1990年代初,我在卡地亚基金会(The Cartier Foundation)艺术家驻地计划的邀请下,以策展人身分前往巴黎。驻留期间,黄永砯就住在我隔壁,后来我们成為挚友。在与黄永砯的交往中,我意识到不应将目光只聚焦在西方艺术上。自此开始,我陆续做著关於中国歷史、现代性的研究,一路延续至今。例如,在1997年至2000年的「移动中的城市」系列展览(Cities on the Move,与侯瀚如共同策展),这些展览既能反映出我不断移动著的生活经验,也见证了策展范畴的变化。


那麼,蛇形艺廊(Serpentine Galleries)今年3月与K11艺术基金会(简称KAF)联合举办的展览「HACK SPACE」将以何种方式呈现?这次算是你策展的「香港首秀」,与以往你在中国参与过的展览相比,有怎样的联系?


虽然我曾在中国策画过许多展览,例如广州三年展、参与策画「中国发电站:阿斯特鲁帕.芬里收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註2)、去年在龙美术馆策展「15个房间」等等。我很开心能有这次「香港首秀」,我一直都很喜欢香港,如今终於有机会能為这座城市策展。实际上,策画「移动中的城市」之时,我就留意到香港做為新型亚洲城市的独特性。


具体到这次展览,它起初算是德尼(Simon Denny)伦敦个展「Products for Organising」的一个延续。(註3)有趣的是,在KAF团队陪同之下,我和德尼一起前往中国大陆造访了16艺术家工作室。我负责提问及记录,德尼则在他们的工作室画画(这部分画作也会出现在展览中)。在这次造访之后,我认為「HACK SPACE」会以很有趣的面貌呈现,因為我们将展览地点相关的本土语境(Local context)带入讨论。参与本次展览的中国艺术家分别是徐文愷(又名 aaajiao)、曹斐、崔洁、郭熙、胡庆泰、黎清研、李燎、梁硕、陶辉、徐渠及翟京,他们的作品涉及数字媒体、虚拟艺术、黑客及互联网社交,多為艺术和科技的结合,这和德尼对高科技数字经济下產物的关注不谋而合。


曹斐│Rumba II: Nomad 录像 14'16'' 2015 Courtesy of artist and Vitamin Creative Space


可否谈一谈在艺术家名单、艺术作品选择上的考量?


英国艺术家汉弥尔顿(Richard Hamilton)曾对我说:「人们只会记得显露出新的『展示特性』(Display features)的展览。」这成為我在策展前先会思考的问题。德尼在其伦敦个展就特性的问题亦提出疑问,他的作品是有关物质与非物质价值、数位时代中信息窃取、情报收集、财產等的综合反应。这次在香港展出的新作品不仅反映出建筑的特性(註4),经德尼对已有空间改造而成的作品,也指向香港、深圳和其他中国城市内被重新界定的网络系统。


中国艺术家方面,崔洁的画是一种图层式的表达,她以自己拍摄下的建筑照片做素材,讨论城市规画中空间的问题,这就和德尼建筑式的表述有互文性。梁硕的作品就不同了,他反映的不是具体的建筑模型,而是虚构的模型。


有趣的是,我发现新一代的中国艺术家和数位、科技的联繫愈来愈紧密。对虚拟的偏爱在徐文愷(aaajiao)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他针对电脑软件的艺术应用,研究生活在数码调制时代的自处方法。曹斐目前正在北京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探讨因复杂的城市规画系统而產生的逐渐模糊的城乡边界状况。再如,陶辉会展示声音装置的作品,而香港的艺术家黎清研将带来与建筑特性有所联繫的绘画等。如此看来,与正在发生的科技议题紧密相关,同时表现建筑性的结构或思路,这两点贯穿了整个展览。


去年9月,你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与贝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共同策展「15个房间」,当时参展的艺术家中亦有曹斐。可否以曹斐做為案例,对比说明两个展览的异同?


没错,曹斐是唯一一个同时参与这两次展览的艺术家。上一次,在「15个房间」展出的是她的行為作品《即将上演》(Coming Soon),这次香港展出的是科技题材的作品。实际上,我和她早在1990年代末就认识,我很欣赏她在跨领域活动、跨领域创作上的能力。她总能生產出独特的视觉景观,关於这一点我曾在2006年1月的《艺术论坛》(Artforum)上做过评论。2008年,我邀请她到伦敦蛇形艺廊举办个展,展示她的虚拟世界—《人民城寨》(RMB City)。再看她时下作品,我认為她转向对记忆的关注与协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於城市记忆。她在新作中设有机器人(Robots)角色,这些来自外太空的参观者,不断游走在城市的边缘(Urban fringe)。去年,《即将上演》在上海展出时,两套架子鼓呈90度固定安装在一个空间的两侧墙上,两位演员在空间内向两侧盪鞦韆,每次都试图在最大限度的晃动距离中,用身体最远的部位去碰触乐器,由身体奏出的音乐营造出一场音乐会(Live concert)。等到摇摆停止,音乐也戛然而止,观眾又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安静。


在科技发展与都市生活的影响下,虚拟与现实混淆的问题,正是许多中国艺术家目前关心之所在。在我接触到的几代中国艺术家身上,他们创作的多样性令我著迷。从我最早认识的黄永砯到千喜年左右认识的曹斐等一批艺术家,再到年轻一代艺术家(例如双飞艺术中心、胡向前),总能持续地带给我惊喜。同时,几代人的经验随著数位科技的进步,產生出变化。基於经验的实验,我想会是「15个房间」与「HACK SPACE」的共通之处。


崔洁│停车场的入口 油彩、画布 150x200cm 2014


「HACK SPACE」策展过程中,在材料、表述方面做了怎样的取捨,是否曾遇到内容和形式不相符合的情况?


做為策展人,你要清醒地意识到你不是為某个概念画插图或作说明。一旦你倾向於做说明,那麼这个展览会变成一本书,不再是一个展览。时至今日,策展不只单纯对艺术史、文化遗產负责,它已变成一种大眾传媒(Mass medium)手段,做為策展人所打造的展览应向公眾提供未尝试过的体验,而非是插图或立体书。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事情会在同一时间找上门,你必须迅速下决定。


我曾受到法国哲学家李欧塔(Jean-François Lyotard)的影响,他在1985年受庞毕度艺术中心邀请策展了「非物质」展览,当时他已经开始处理信息技术革新对人类生存状态造成影响的问题,李欧塔以他的哲学思维将展览塑造成一座迷宫,在这裡你需要產出思想(Producing an idea)。我们生活在一个对象、準对象、非对象共存的世界裡,构成彼此互相作用的主体关系。我常对艺术家们尚未完成的作品(Unrealised projects)感兴趣。策展人的角色是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不能逃避。当德尼给我看他的新媒体作品时,我想用一种开放的方式构思整个展览,因為我知道展览应予人们以体验,而非迫使他们去阅读。


黎清研│拾级而上 油彩、画布 101.3x76.5cm 2014


不过,在与赞助商、博物馆、基金会打交道的方面,你是怎样帮助艺术家的?


策展人的工作正是帮艺术家连接(Junction-making)他们脑海中的计画与现实,进而实现他们尚未完成的创作。这次展览由我和同事盖德(Amira Gad)协作完成,我们一直都认為展览的本土性与全球性同等重要。面对「对话」,你总要混合内部和外部角色的各类声音,否则你的声音很可能走向同质化(Homogenized)。我、德尼跟KAF创办人郑志刚(Adrian Cheng)及其团队一起造访了艺术家工作室。对德尼而言,他首次来到中国便获得许多启发;对中国艺术家而言,这是第一次和德尼交流,部分年轻艺术家亦可藉此机会首度参与国际性展览。在此过程中,我们和郑志刚很自然地达成共识—「HACK SPACE」需要兼具本土性与全球性,两者缺一不可。


德尼Simon Denny│Formalised Org Chart/Architectural Model:GCHQ 1  Mixed media 200x215x100cm 2015 Photo: MMB-Modellbau Milde Berlin Courtesy of Galerie Buchholz, Berlin/Cologne


你如何看待艺术群组和艺术运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大陆,当代艺术的发展曾按照不同时代出生的艺术家组成过不同的群组。有趣的是,我们看到你也捕捉到时代变迁对艺术造成的影响,例如你近几年从事的「89后」(89plus)计画,这次展览会不会有可能成為你推动新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方式?


我觉得群体的出现和地缘没有直接关系。在20世纪早期,欧洲曾有过达达运动,而在1986年黄永砯曾发起厦门达达(Xiamen Dada group),艺术运动和艺术群体的连繫在全球都很普遍。我认為在艺术运动的早期,艺术家会以群体示人的主要原因是由策展人造成。相反,我不会刻意组织一个群组,因為这种捆绑式的展示方法无益於艺术创作本身。1989那一年汇集了许多事件—柏林墙倒塌、天安门事件爆发、万维网的出现……自此以后的20餘年,互联网牵引的网络生活為我们塑造出新的身分。「89后」计画不是群组,而是一个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国际青年艺术家培养平台。


翟倞│一个轨跡.如何做一个反对者 纸本水彩 76x56cm 2015


对於这次展览,你有怎样的期待?


為了探索、拓宽艺术的概念(Notion of art),我总在尝试新鲜事物,也喜欢在新的领域展开实验。我的第一个展览就是在自家厨房中实现的,其后我还在酒店、办公楼做过展览,艺术不需要固定在博物馆展出。然而,更让我兴奋的是,在我以往策画超过250个的展览中,我从未做过这样的展览,它既是群展也是个展,这次我做到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展览中各取所需。对香港观眾来说,他们将首次在本地看到德尼和11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而熟悉德尼的欧美观眾也可以发现他们在纽约、德国、英国没见过的德尼新作。



註1 由费婿利(Peter Fischli)与怀斯(David Weiss)组成的艺术家团体。


註2 与琼斯(Julia Peyton-Jones)、苛法然(Gunnar B. Kvaran)共同策画。


註3 德尼(Simon Denny)是纽西兰出生的雕塑、装置艺术家,目前居住在德国。他时下在伦敦蛇形艺廊举办的个展主要从当代全球管理与传统骇客组织形式获得灵感。


註4 展场是KAF临时展览空间,位於香港上环新纪元广场内的中远大厦地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