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谈弗兰克·斯特拉—— 时代的血肉与灵魂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919   最后更新:2015/11/06 10:49:15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5-11-06 10:49:15

来源:芭莎艺术


艺术家
弗兰克·斯特拉













193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4岁时进入位于安 多佛的菲利普斯学院(Phillips Academy)学习艺术, 毕业以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研读历史。之后在纽约设 立个人工作室,他朴素的几何画使其成为20世纪60年代极简抽象艺术运动的领导者,也是第一批运用立 体画布的画家之一。2009年被授予朱里奥·冈萨雷斯 奖(终身艺术成就奖)



讲述者
丁乙













1962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并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至今。 作为中国当代抽象派画家中的先驱者,第一位与品牌爱 马仕合作设计丝巾的中国艺术家,丁乙同时还是上海视 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的副院长。201567日丁乙于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的个展“何所示”呈现出 其专注而坚定的艺术脉络。


时代的呼吸


很早以前,我便独自在画室中研究蒙德里安的作品。20世纪 80年代末的某一天,当我第一次看到弗兰克·斯特拉的作品时,几乎是在一瞬间,我便被那些黑色的方块所震撼。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赞比西河》(Zambezi),布面色漆,230.5×200cm,1959年,©2012 Frank Stella/Artists Rights Society(ARS),New York


难以想象一个初接触的创作者会给我以这样的观感,弗兰克·斯特拉是一个在细节处理上拥有极高天赋的艺术家,他能够精细地、不厌其烦地把绘画的语言压缩到最低限度,仅仅留出“回”字形的线条。所以当我们观看他的作品,他画面中的线条都是流出画布的部分,在那黑色的色层里面,你会感觉到有一种迷人的具有融化性的色彩。


我甚至会想,为什么是他呢?我们学绘画艺术的人,几乎都曾认真研究蒙德里安,唯独他把这条线索发展了下去。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双重灰色扰乱》(Double Gray Scramble), 丝网印刷,73×128.9cm,1973年,©2015 Frank Stella/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New York


美国的抽象艺术发展脉络之中,弗兰克·斯特拉属于第二批艺术家。那时候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已经发展了很久,他所做的事情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结合极简主义的元素,从注重表现性转向更加注重视觉的体验,在这视觉的体验中把所有的物象转化为更加精神性的美国的抽象艺术。这样一来,马上就不一样了,这种抽象表现主义会让人们进入到一种新的艺术思考,而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抽象方式非常符合美国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时代特征。他是美国战后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我始终持有一个观念:每个时代都有它独有的特征,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都烙印着时代的呼吸,弗兰克·斯特拉的作品与它们诞生的时期——那个美国历史上较为黑暗的时代——是能够互相沟通的。


河流的对岸

丁乙《十示1989-7》,布面丙烯,100×120cm,1989年


弗兰克·斯特拉18岁时到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艺术与历史,读书时他做过一些粉刷房屋的工作,后来就开始创作大尺寸的作品。他开始使用条带、正方形、长方形、弧形去组成简单的几何图案,然后开始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黑暗画”(Black Paintings)系列就是这种风格形成的表现。


“黑暗画”系列的第一幅画——一幅黑白条纹的对称图案,在1959年展出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我从1988年开始画“十示”一直到19911992年,我想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种感觉。因为你是一个开创的人,开创是不守规则的,没有人会立即站到你这一边,你独自站在

丁乙《十示2009-6》,丙烯苏格兰格子呢,200×380cm,2009年


河流的对岸,这整个过程是非常孤独的。当时在中国,抽象艺术还没有普及,一般的观众在对抽象艺术的认知上非常困难。我的第一批抽象作品出现的时候,周围的老师、朋友、观众基本上全都不认可这样的绘画方式——这种非常坚硬、理性、没有绘画性的绘画方式。我想我理解这种反应,创造性的艺术对于观众来说都是陌生的。不论是弗兰克·斯特拉的“黑暗画”还是我的“十示”,都是这样。然而陌生就意味着它具有开拓的性质,只有这样的陌生化才能促使新的艺术的诞生。


条纹的游戏













丁乙《十示1991-B9》,纸本绘画,36×48cm,1991年


几何绘画在抽象表现主义时期几乎销声匿迹,而当我们回顾更早的抽象绘画历史,几何绘画是抽象绘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说“黑暗画”系列建构了极简主义,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弗兰克·斯特拉用他的几何语言在美国恢复了欧洲几何抽象的传统,这些绘画实际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Fūrg from Merce Cunningham Portfolio》, 石板丝网印刷版画,43.3×56cm,1975年,©2015 Frank Stella/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New York


上也打开了美国式理性绘画的概念。在创作黑白条纹画作之后,弗兰克·斯特拉在1958年到1960年间,一鼓作气地创作23张“黑暗画”。其基本原则之一是重复一个基本的模型单元,他游走在黑白条纹的游戏中,持续地进行着深化的探索。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比找到一个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语言更幸运的事了,许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这种垂青。像弗兰克·斯特拉这种延续多年的追求行为,对他在早期把握他的绘画语言的风格具有很大的意义。就好像一个身处孤岛之上的工匠,我在许多年里一直持续地画着“十示”,但是“十示”的结构和弗兰克·斯特拉的条纹结构又存在着许多差异,最主要的区别是,我把“十示”看作是一个不断复制的符号,而不是仅仅把一个结构作为构成画面的部分。我不断的用“十示”作画,除了对符号本身的探索之外,还在努力地对不同材质的可能性进行挖掘。


抽象的本质

丁乙《十示2008-22》,布面丙烯,150×150cm×2、80×80cm×2,2008年


弗兰克·斯特拉在 20 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 创作的一些作品给予我很多对于抽象艺术的启示。


在人类的不同时期,都有许多艺术家希望 重新审视抽象艺术真正的本质。这种本质通常 会回到纯粹性的原点,这个原点让我们重新观 看绘画,用看的方式真正来体验绘画,而不是 绘画背后的语言。弗兰克·斯特拉曾说:“我的绘画建立在这样一种想法上:只看到能够被看到的……你看到的即你所见。”从他的作品中 能清晰地看到这种意图,他的作品里始终抱有 对观看体验的关注,我也是这样。


我喜欢弗兰克·斯特拉的作品中所蕴含的 那种近乎完美的理性之光。无论怎样的抽象 艺术作品,它的基础和理性都是分不开的。 即使是表现主义的画家,他们早期的思想也 都是从理性出发,逐步走向感性。理性可以 被理解为是一种画面的结构,或者是一种对 绘画的经验,这些经验都建立在人类理性的 基础之上。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湖城》(Lake City),

布面铜色,211×280×8.7cm,1961年 ,©2014 The Franz Kline Estate/Artists Rights Society(ARS),New York,Courtesy of Galerie Hans Mayer


除了画面本身,弗兰克·斯特拉也一直在追 求画面的造型,思考新的关于平面绘画的可能 性。我也做过这样的探索,有的时候是画面的结构、透视,有的时候是对画布的造型创新, 比如说6张、5张、4张不同尺幅组合造型的作品。


20世纪70年代以前,弗兰克·斯特拉 的绘画结构一直非常简单。到了1970年代初 期,他开始追求平面画布的结构,70年代末期 以后,他采用的颜色越来越明亮、丰富,也逐 步走向了造型的画布。所谓的“造型画布”,就是以铜板、铝板等代替画布设计出 L 形、U 形、V 形等各种形状的“画布”,这些形状各异的 画框本身又是画面,使得最终的作品也成为一 种介于绘画与浮雕之间的探索。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Pergusa Three from Circuits》,蚀刻与木刻版画,172.8×132.7cm,1983年,©2015 Frank Stella/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New York


他从简单的结构,到追求平面画布,然后开 始变成浮雕,最后变成了立体的雕塑,你可以清 晰地看到一个艺术家艺术生涯的演化。他后期转 到雕塑的创作领域,至少我个人不太认同。



物质的时代


2014 年夏天,我在弗兰克·斯特拉于瑞士的展览上见到了他本人,也和他有所交流。他看起来就是很普通的那种人,如果走在你身边你可能都不会发现他。


从我比较私人的观感来说,整个展览更像是一个雕塑展,从挂在墙上的雕塑到立在地面上的雕塑,让我很难联想到 1960 年代、70 年代那么一个严谨的、理性的抽象艺术家,现在 几乎像儿童玩游戏一样去做他的作品。

丁乙《十示2010-16》,布面丙烯,140×200cm,2010年


这些作品里面的随机性、自由性让我觉得 这种语言很陌生,有时候一个艺术家发展的历 程是令人奇怪的,同时也是带有疑问的,他的一生并不一定是恒定的。


我想弗兰克·斯特拉的转变也与他所身处的 时代息息相关,他的创作从一种极简的几何形 式过渡到立体的、复杂的“造型画布”,其实 是从精神到物质的一个过渡。生活在美国消费 主义的最鼎盛时期,弗兰克·斯特拉的作品从精 神性转到了物质性,在他后期的作品里,这种 对物质性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


而我又何尝不是生活在大时代之下的人 呢?我和弗兰克·斯特拉生活的背景完全不一样在我的作品里面,永远烙印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去看艺术作品时,总是能从里面看到更多的值得关注的地方,它具有某种与这个时代相近的复杂性,不论是对现实社会的表达,还是对人们精神领域的探究。我们做艺术的人,永远在留存这个时代,既爱它的皮肉,亦爱它的灵魂。



[编辑/韦祎] [口述/丁乙] [采访、文/刘玥璐] [编辑助理/Li XiXi][图片提供/丁乙工作室、龙美术馆、MoMA、Tate]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