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韡及李博文策展《夜间的友谊》开幕酒会今晚如期举行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652   最后更新:2015/07/09 21:22:28 by 蜜蜂窝
[楼主] 蜜蜂窝 2015-07-09 21:22:28

来源:立木画廊

香港立木画廊邀请著名艺术家刘韡及李博文策划的夏季展览-群展《夜间的友谊》于今晚(7月9日) 6时至8时的开幕酒会将如期举行,欢迎各位亲临现场。策展人李博文艺术家朱田、彭劍及钟云舒将会出席本展将展出七位年轻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胡向前彭剑唐永祥钟云舒于吉张如怡朱田

雅格布·达·蓬托莫,《Portrait of Two Friends》,大约1522年,图片来源:威尼斯契尼基金会,Galleria di Palazzo Cini ,图片:威尼斯契尼基金会,图片库: Matteo De Fina

意大利画家蓬托莫(Pontormo)的作品《Portrait of Two Friends》是策展概念的灵感来源之一,蓬托莫描绘了公元前44年罗马哲学家西塞罗(Cicero) 的拉丁文文本《友论》(Treatise on Friendship)中所定义的友谊。 西塞罗的《友论》探索了作者本人在友谊方面的亲身体验,描绘了益友与损友,阐明了美善对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好友离世对人带来的影响。展题「夜间的友谊」撷取自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的两个意象-「夜间」及「友谊」。「夜间」对应了尼采的正午概念,正午是最為充滿力量的、最為清醒的、“無影”(shadowless)的時間,而夜间正是正午的相反-有着强大的不确定性。友谊」指的是当真正的朋友对你作出良好祝愿的时候,其实正在祝愿你遇到糟糕但会令你变得坚强的事情──包括纷争、困难与阻碍。策展人以「夜间的友谊」一词暗示友谊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展览中的多件作品采用了艺术家各自的艺术语言-就荒诞性、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互动,以及人性在机械化社会中的体现等共同议题,进行对话交流。作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夜间的友谊」的概念。

香港立木画廊,展览现场

朱田《Dirty》2015
朱田的作品《Dirty》呈现了一个有机的形式,故意与原来的语境分离。绳子代表这连接和抑制。在此装置作品使用的形式和材料的模糊性让观众公开联想。这是一种人类的心理研究,我们与人造物体的互动。

钟云舒《Marble Face(Bust)》2014
钟云舒《Marble Face(Stele)》2014
钟云舒《Marble Face(Step)》2014
钟云舒《Marble Face(Tyre)》2014

《Marble Face》系列中,钟云舒尝试展现动画的可能性。她拍摄各种大理石雕塑及加入自制的元素,她裁剪图像,试图呈现物件拟人化的特质。


彭劍《《山内山》2014
彭剑刻意糅合了中西绘画传统,将当代美学标准与宋朝界画的绘画风格互相结合。他将其美学运用到绘画书本而非建筑物。静物画《山内山》中,他笔下的线装本古书、魔方及其他象征东西文化关系的对象,恰如其分地营造出抽象而工整纤丽的质感。

张如怡《Eternal Triangle》2015

张如怡特地为立木画廊创作的特定场域(site-specific) 雕塑作品《Eternal Triangle》,是由基本材料,如混凝土和木材组成的。作品封锁一个特定空间窗户和门道,切断与外界连接的通路。张如怡的作品质疑社会联系的必要性,同时表达对外部信息不断干扰人们生活,淹没现代社会的焦虑。她这次选择围绕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故意留下极具历史色彩的立柱进行特定场域装置创作,可以视为对立柱的支撑或干扰。她以其独特的方式思考历史、时间与解构(de-construction)的关系。

唐永祥《Patches of Color, Three Hands, and a Partition Line》2015

唐永祥的作品中,暗示女性身体的手布满画布,然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却始终被遮蔽隐藏,使得作品脱离了与情色或个人意味的联系。


朱田《Scan》2014

朱田的《Scan》系列中呈现艺术家在一台扫描仪上方,摆出各种扭曲的姿势扫描自己的裸身。虽然看似荒诞,但成功地刺激观者思考。


张如怡 《
A Patch of Yellow and a Patch of Green》2015
张如怡 以铅笔、炭笔等混合媒材创作的纸本作品结构严谨,大量采用网格线与矩阵,并将抽象的有机型态糅合其中,令创作更添人性化色彩。


于吉《Petal》2014

于吉的拟人化作品《Petal》以工业化金属及蜡构成,正与雕塑本身的有机型态构成了对比,作品处于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过渡状态中。

钟云舒《Walking Ballon》2014
于装置作品《Walking Ballon》中,钟云舒使用气球等各种材料制作动画。这件作品的移动增加了人造物的表现形式。


钟云舒《Double Click (ice Ice Baby》2014
钟云舒《Double Click (Fish》2014

钟云舒的《按两次快门》系列并置了两张同一景象却有着微弱差别的照片,凸显彼此之间的绝独立性与相连性。 


刘韡简介

刘韡(1972年生于中国北京)的长期艺术实践探讨了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政治概念,如当代社会矛盾、发展中城市的转型及城市景观灯。在其雕塑及装置作品中,刘氏擅长为所寻得的对象重新设置语境,依据对象的既有材质赋予其全新意义。此外,他亦常以作品中的几何与建筑形态反映其周遭环境。刘韡的作品曾于世界各地展出,近期包括: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5及2010年)、迈阿密Rubell Collection(2014年)、上海龙美术馆(2014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1年)、巴黎庞比度中心(2010年)、北京国家美术馆(2010年)、北京长征空间(2010年)、伦敦Saatchi Gallery(2008年)、斯德哥尔摩Bonniers Konsthall(2008年),以及法国Mudam Luxembourg(2008年)等。此外,他亦曾参展多个国际双年展,包括第十一届Sharjah双年展(2013年)、上海双年展(2010年)、釜山双年展(2008年)、广州叁年展(2008年),及第五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艺术家现于中国北京居住及工作。


李博文简介
李博文(1988年生于中国)于201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美术学士学位。李博文现于中国北京居住及工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