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人Ben Davis推荐:本月最具话题性的10篇艺术文章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696   最后更新:2015/02/04 17:15:21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5-02-04 17:15:21

来源:artnet

香港的“雨伞人”雕塑,艺术家名为“牛奶”(Milk),已经成为香港“占中”的标志


1.      《寻回死忠文化》(Bring Back the Nerdocracy),作者:Paddy Johnson和Corinna Kirsch,来源:ArtFCity

这篇文章聊聊勾勒了近期互联网及艺术类博客圈的动向,两位作者毫无疑问是深度参与者。

关键句:“对于博客咖而言,世风已变。文字不知何处去,科技依旧笑春风。”

5欧元的纸钞,印着虚构出来的罗马水渠


2.      《看作为共同体的欧洲如何消解文化与隔离民众》(Howa United Europe Defused Its Culture and Divided Its People),作者:Yanis Varoufakis,来源:the Brooklyn Rail

近期希腊反紧缩左翼政党取得了胜利,这让作者更加深刻地反思,欧盟尚未解决的经济争端如何通过文化表现出来。

关键句:“一块饱含文化宝藏的大陆,令人难以置信般地,没有将任何一件用在新发行的通用纸币上。为什么?因为官僚主义者不想把任何“危险的”事物印在新钱上。就算是对欧元区不堪的经济结构或经济常识一无所知的人,也一眼就能识破,欧元纸币上的文化荒漠透露出什么样的信息。”


3.      《图像意识》(ImageConscious),作者:Jason Farago,来源:Artforum.com

让我产生一丝不劳而获的快感的是,反思近期发生的《查理周刊》血案最好的文章之一,竟是出自艺术评论家之手。在文章中,作者驾轻就熟地分析了这份周刊讽刺性背后的纷纷扰扰,在众多回应该事件的分析文章中实属罕见。

关键句:“二流幽默(second degré humor)在这种情形下是否可行先莫下结论。《查理周刊》68革命时期的讽刺漫画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里,也许是没有未来的。但如果你真的想要种族主义漫画,那么最好以丁丁(Tintin)和阿斯特里克斯(Astérix)开始。”


4.      《失去兴趣》(LosingInterest),作者:ShumonBasar,来源:Art Papers

Basar[即将出版的《地震年代》(The Age of Earthquakes)的合著者之一,其他两位分别是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和道格拉斯·柯普兰(Douglas Coupland)]为Art Papers的设计专刊写下了这篇尖刻的“反宣言”式小文,既是一篇个人陈述,也对理论的一系列病征下了诊断。

关键句:“我发现这种来自建筑学学术圈的认识论上的慷慨并不是来自无私的原因。一种本体论上的不安全感或许部分源自那个负责修建中世纪教堂的男人:‘我到底知道什么,又到底做了什么,让我不同于其他人事物?”


5.      《孰是孰非?是时候反思版权立法了?》(Rightor Wrong? Is It Time to Rethink Copyright Legislation?),作者:WimPijbes, GilaneTawadros,、Philippa Malas、Thomas Marks及Peyton Skipwith,来源:Apollo

博物馆管理者、律师以及编辑,在英国《阿波罗》(Apollo)杂志的页面上围绕艺术家版权这一令人苦恼的问题展开激烈争辩,这个尚未解决的难题正在向今天的艺术大举逼近,这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缩影。

关键句:[来自Peyton Skipwith,“爱德华·鲍登(Edward Bawden)遗产”主任]:“总的来说,出版商和产品制造商对版权的理解,要比博物馆策展人更加深刻,后者往往在版权过期很久之后提出申索,或仅仅控制摄影图像的访问权。”

卡拉·沃克(KaraWalker),A Subtlety(2014),图片:Jason Wyche,版权:Creative Time


6.      《刺眼的白背景》(The Sharp White Background),作者:Naomi Beckwith,来源:Frieze

芝加哥当代美术馆(MCA)的策展人比科维奇(Beckwith)为去年曾在艺术业内引起激烈讨论的人种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及历史维度。

关键句:“我们缺乏一种语言,去探讨内在于艺术世界结构之中的机制,这种机制阻止了关于人种和其他少数派身份问题的真正讨论。”


7.      《香港艺术界现状》(The State of Hong Kong's Art Scene),作者:Barbara Pollack,来源:ArtNews

去年香港的“雨伞运动”余波未了,中国专家波拉克(Pollack)搜罗了一些来自艺术界专家的金句,旨在回应(以更功利性的角度看来,也不算回应)社会变迁带来的恐慌。

关键句:(来自何庆基,亚洲艺术文献库创会董事)“最近在雨伞运动中,我们开始看到年轻群体中对香港的集体情感,一种香港身份的涌现,对于香港而言,这是非常难得一见的。”


8.      《“免票入馆”是否有章可循?》(Is There a Formula for Free Admission?),作者:Nina Simon,来源:Museum2.0

如果你在寻找博物馆管理方面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千万不要错过妮娜·西蒙(Nina Simon)的博客。她博文中的任何一篇都值得阅读,而这一篇更是直言不讳地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见下),并娓娓道来她自己的见解。

关键句:“关于博物馆为什么应该免费的精彩论证不胜枚举。但是到底该怎么做?”

来自“艺术+科技”(Art+Tech)的图片:虚拟现实,2014年11月,图片:Codame

9.       《悬而未决:科技驻留将会如何重塑湾区艺术?》(Upin the AIR: How Will Tech Residencies Reshape Bay Area Art?),作者:Ceci Moss,来源:Rhizome.org

文章带领我们了解诸如欧特克(Autodesk)和脸书(Facebook)这样的硅谷巨头,在赞助艺术家上与日俱增的兴趣,以及这种微妙的意识形态如何塑造——以及扭曲——一大批驻留项目。

关键句:“如果在公司大堂陈列的艺术品象征着源源不断的资本积累和财务稳定,科技公司的艺术家驻留项目就是创造力的展示厅。”


10.       《为什么好笑的艺术并不常见?》(Why Isn't Art Funny More Often?),作者:Whitney Kimball,来源:Vice.com

我之所以喜欢这篇文章,是因为我也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而且三位受访者——Guy Richards Smit(他的漫画Grossmalerman刻画了艺术家人格,改编的戏剧近期在Pierogi上演)、Jibz Cameron[在“美国真实艺术节”(American Realness)上传神地模仿了表演艺术家Dynasty Handbag]和Jamie Warren(以她疯狂的露天表演闻名)——近期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

关键句:“如果葛兰·劳瑞(Glenn Lowry,纽约MoMA馆长)走进一间酒吧,他是该喝酒还是社交;他可没带着拉比(注:犹太人的学者)去啊。”


(来源:news.artnet.com  作者:Ben Davis  编译:徐丹羽)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