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策展,不明觉厉?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1   浏览数:1274   最后更新:2014/05/12 18:05:04 by guest
[楼主] 橡皮擦 2014-05-12 11:43:59

文 ■ 吴升知 编辑 ■ 黄浩|来自: 艺术银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吸引了众多圈内人士前来


在双年展层出不穷的今天,其“学术性”和“国际化”早已成为普遍共识,似乎任何一家像样的美术馆都要拿出个双年展、三年展摆摆架势。它就好似艺术圈的尚方宝剑,既掌握着艺术界的“学术王牌”,又把持着艺术家的“生杀大权”,夸张点说,甚至折射了一个城市的艺术兴衰,而如何衡量一个双年展的优劣反倒成了这场热闹过后的莫衷一是。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的CAFAM 双年展“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倒是一个双年展的生动案例,一个既独特又普遍的双年展标本,一斑窥豹地反映了这种制度下的诸多特色。让人不解的是,在这场赚足眼球的艺术盛宴中,为何“不懂”成了观众们的普遍回应?
双年展的策展主题和理念一直是人们的第一焦点,而本届的双年展却轻巧地来了个腾挪转身,把策展本身作为讨论的核心,通过策展重申立场。展览邀请了世界各地6 所不同院校的6 名策展人,在双年展主题的大框架下进行独立策展,“无形的手”既意指策展工作在展览中的隐性作用,也不难与经济、政治等的无形干预力联系起来。因此,大主题既可以被解读成一次策展方法的集中讨论,亦可以被诠释得更广义和包容,而在策展被普遍看跌的今天,这样的话语无疑既大胆又强势。
策展人在双年展中总是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双年展的成败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策展人。有趣的是,本届的CAFAM 双年展分成了6 个独立策划的板块,于是总策展人的作用被不知不觉地弱化了,6位下属策展人反而掌握了整个展览的节奏与脉络。这在给予独立板块更大空间的同时,无疑也面临着失控的风险。其中,“《金枝》的密码——巫术、鬼魂,与面孔的经济学”和“物的会议,抑或,在持续迷惑的好奇中漫步”两个板块尽管题目生涩拗口,但在展览阅读中依然能够清晰地把握“经济”和“政治”这两条线索。而顶层的两个板块“博物馆的地下室”和“游戏理论”就略有失控之感,二者乌托邦式地建构了各自幻想的博物馆学,试图以一种倒逆的逻辑定义美术馆空间的存在方式——前者把仓储功能的地下室还原到展示空间;后者把游戏与互动环节带入到艺术情境——尽管两个板块在生成的概念上可圈可点,可惜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过于粗糙和直白,很难将观众带入情景。而其他两个模块——“没有木偶比操纵者更愚蠢”和“关于模糊性和其他游戏形式”,依然以语义暧昧的题目与前言让人一头雾水,看不到太多亮点。
同时,本次展览也暴露出当代艺术策展中的一个通病:咬文嚼字的艰涩理论高高在上,既不能服众,也难以自圆其说。甚至于,不少策展人和批评家以其文字“艰深”为傲,似乎更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共识:文字不晦涩,则思想不高深。这种不正之风也滋生了不少滥竽充数的二流理论家,以至于展览的前言不再是观展的提示与导引,反而成了夸夸其谈的争奇斗艳。词句不通的花哨摆设,生词僻字的无限堆砌,词语丧失了传达意义的功能,徒留下观众不明觉厉的唏嘘慨叹。“不明所以”的文风在本次策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学术标杆的央美双年展尚且如此“掉书袋”,我们自是不敢再奢望能够读懂那些所谓“大咖”写的展览前言了。不仅如此,双年展的几个单元在作品选择上也不谋而合地带有国际流行的气质和腔调,大量的文献与“系谱考”式的研究让展览在学术上似乎无瑕可破,现场处处透露着西方流行的学术潮范儿,百余件作品中只有一个系列的绘画(苏新平),但观展却因此变得缓慢而枯燥,不少观念性的作品都需要花时间研读背景与意图,即便这种过程必不可少,但缺乏节奏感的单一性还是让很多观众不能接受。这究竟是曲高和寡,还是不近人情?想必难以定论,但作为一所带有公共属性和教化功能的美术馆,面向更广泛的大众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何况令多数美院人都望而却步呢?那么,双年展是否该更有节奏与层次地展开问题的索引?在一个以视觉为主的展览形式里,是否该有多一点直接的观赏性,而不是依赖大量的知识背景和历史经验?在一场广泛性的艺术活动里,是否该具有更多的普适性而非小群体经验和地域分别?

以色列艺术家奥马·法斯特的录像作品



从另一个角度看,本次双年展中的强势策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我们看到了策展在呈现中的力道,其中有几个板块让人感到紧凑而统一。尤其在“物的会议,抑或,在持续迷惑的好奇中漫步”单元,来自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的策展人翁笑雨围绕“政治的异见”从各个文化背景中寻求证据,穿行于文化与历史的错位中,展示了拥有不同历史和文化经验的艺术家对某一政治或非政治事件的敏感异见。其中几件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作品,也在整体的气氛中被加以联想和碰撞,产生某种暗合与象征。策展人非常精准地在“无形的手”的大标题下把信息超链接进意识形态,隐喻政治作为“无形的手”的微妙转合。但尽管展览呈现的信息如此鲜明,策展人依然回避了在标题和前言中直截了当地提出“政治”相关的字眼,晦涩的题目仅带来困惑,不得而知的是,这究竟出于一种无奈,抑或竟是一个策略?
总而言之,在双年展制度被普遍质疑的今天,谁也没拿出更像样的模式,而只是陷入这场各自站队的口水仗。而此般泛泛的批评也无非源于立场不同,试想,让笔者成为这策展团队的一员,也要向着双年展说话。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所谓的强势策展是否只是国际浪潮下的随波逐流?这种大量的“科考式”、“文献感”的作品是真先锋还是伪学术?这不知所云的策展概念是真功夫还是花架子?即使放下这许多疑问,对于这样的展览,想必大多数人也只能默默地离开,心里念叨着:不明觉厉,不明觉厉……
[沙发:1楼] guest 2014-05-12 18:05:04
不明觉厉,不明觉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