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迎华:“圆桌”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他者 认识自身的现状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341   最后更新:2012/09/24 08:41:00 by 蜜蜂窝
[楼主] 蜜蜂窝 2012-09-24 08:41:00

来源:99艺术网 郭毛豆采访

 

开幕式-李富春拍摄.jpg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开幕式 摄影/李富春 

编者按:第九届光州双年展于2012年9月7日至11月11日在光州举行,本届光州双年展的主题为“圆桌”,在这一主题之下设有六个互相交织的副主题,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六位策展人分别独立策划。联合策展人之一卢迎华近日接受了99艺术网专访,就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主题设定、策展人之间的合作、“圆桌工作站”的进行以及副主题“重回个体经验”中邀请的艺术家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99艺术网:双年展的举办旨在带领观者思考当下艺术前沿的问题与创作,本届以“圆桌”为主题的光州双年展主要提出的是怎样的艺术问题呢?

卢迎华:双年展并没有一种固定模式。这一届的光州双年展是由六位策展人共同策划的,选择“圆桌”为主题更多地是我们自身自我观看和自我描述的结果,它是我们希望建立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的诉求,在其中既彼此倾听,给予彼此空间来实现各自的表达,又同时努力让这种平行地发声不形成互相干扰,而可以达到互相的激发。“圆桌”的主题使我们不必回避我们之间在一起工作的不适、不同和彼此的缺乏了解,毕竟我们大多数人在此之前彼此并不相识,也不了解各自的工作方式,更不要提在一起共同策划一个展览。“圆桌”同时还描述了一种尽管我们彼此之间互不了解,但我们有意愿面对这种陌生和不适,来更好地认识他者,认识我们的近邻,认识我们自身的现状。

99艺术网:与其他几位联合策展人合作中有什么样的感触?合作中在对布展模式或者是艺术观念上出现了分歧,如何去解决?

卢迎华:几位联合策展人都在亚洲各个国家中都是非常活跃和成熟的实践者,我们聚集在一起之后发现的是亚洲语境之间彼此的陌生感。在我们各自的工作中,我们都经常与欧洲、北美的同事进行对话和交流,但亚洲国家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彼此的了解和兴趣都很缺乏。这次的碰面激起了我们彼此之间认识彼此的欲望,这个合作的过程首先就是了解的重要渠道。我们在从一开始的主题的讨论,到艺术家的选择到空间的安排都出现了众多的差异和分歧,但这些差异和分歧都非常有帮助,它们迫使我们要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和进行自我表达。我们也并没有尝试要强制自己形成一致的面貌,或掩饰我们之间的差异,这个很重要,最后的展览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彼此之间在概念上的关联和差异,以及我们在其中自主地选择用何种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表达。比如我采用了一个独立的空间来展示我所选择的14个创作项目,而其中的四位策展人则将她们所选择的艺术家和作品交织在一起来展出。我很感激与我合作的策展人们彼此给予彼此所需要的空间和支持,在这一点上,我很尊重我的伙伴们。

99艺术网:本次光州双年展中6位策展人合作完成的工作包括哪些?独立完成的工作又有哪些?

卢迎华:我们一起讨论出主题,各自提出各自的子题目,各自展开论述,选择艺术家。

99艺术网:在比较和碰撞的语境中能够更清晰地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么在本届光州双年展结束后,您觉得我们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当代艺术上存在哪些差异?

卢迎华:我觉得差异并不大,我觉得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谈论艺术和比较区域的差异是没有意义的,艺术实践是个体的实践,不管在何种语境和机制下,都不能阻碍强大和持久的个体实践的存在。

99艺术网:“圆桌”主题是强调区域差异的重要性么?

卢迎华:“圆桌”强调保持差异,而不是消除差异,强调自我观看,自我的重新发现,强调正视自己的文化语境,强调分享和表达自我的认识,也强调认识和发现彼此的关联性。

 

韩东现场诗歌朗诵重新做人.JPG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韩东现场诗歌朗诵重新做人 摄影/李富春

99艺术网:“重回个体经验”这一概念该如何理解?为什么主题讨论选择呈现高居翰的演讲录像?与您此前关于“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的研究是否有联系?

卢迎华:“重回个体经验”希望重新观看创造性和主体性对于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不依赖于普遍的经验、价值、分类、体系、规则或秩序。这与刘鼎和我在“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以及刘鼎、苏伟和我在“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中所展开的讨论是一致的。我们提出观看艺术,观看创造性,观看世界的基础并不是某种艺术史的叙述,不是某种定义,不是某种概括,也不是媒介,而是在各种形态的实践和创造中观看其主体性的表达及其这种表达的欲望和强度。“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中讨论的是艺术系统各个角色的创造性,“重回个体经验”拓展了这种观看的角度,不只是在艺术系统内部进行讨论,而是各种实践的方式,包括了艺术史研究、哲学、政治、诗歌、电影、视觉艺术。这也回到了你提到的高居瀚的演讲录像。这是一系列高居瀚在他的书房中拍摄的录像,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图像,以及高居瀚对于这些绘画的分析和讨论。高居瀚的艺术史研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完全在创作的内部来观看和讨论这些工作,这也是刘鼎和我在我们的工作中一直所尊奉的原则,回到创作的本身和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论调。这种与创作紧紧相伴的视角也是一种有启示性的创作。

99艺术网:您所独立策划的“重回个体经验”中选择了李富春、Josef Dabernig、Andy Hope 1930等艺术家,选择标准是什么?您在布展中又是如何去呈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卢迎华:在此次双年展中,我们六位策展人一致决定不掩饰我们之间在策展方式和立场上的不同见解,包括在空间使用上的不同方式,也反映了我们之间的差异,我们在相互理解和协商的基础上给予彼此的想法充分的空间。在我们六位策展人中,有四位策展人选择将她们的主题和作品交织在一起呈现,我和另一位策展人则决定将我们各自主题中所选择的艺术家和作品集中在一起,来呈现我们个体的策展概念。我是在双年展楼中的第三号空间集中呈现我所选择的14位艺术家、诗人、电影导演、哲学家和艺术史家的创作的。李富春、Josef Dabernig、Andy Hope 1930等艺术家的工作都是我在长时间段内进行观察的对象,他们也都是我在我的工作中长期保持交流和对话的实践者。他们的创作对于我的启示很大,他们的工作都在非常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现实,包括了自己的文化历史语境和个人的处境,并在作品中具有想象力地传达自己的认识。

我所策展的“重回个体经验”的空间是由刘鼎设计的,他的想法和出发点和“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也是平行的,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和没有中心的组织方式。展厅中搭建了一系列高低不等的房间,并利用空间的搭建使展厅的角落、周边的区域变得同样受到关注,成为呈现作品的合适语境,这使每个展示的区域自成中心。在布展的现场,刘鼎也对于作品的安排进行了设计,使得作品和作品之间既独立又有所交集。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Rasheed Araeen, the Gwangju Reading Room, 2012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Rasheed Araeen, the Gwangju Reading Room, 2012 摄影/李富春

99艺术网:中国艺术家李富春、诗人韩东、陈邵雄、李然、吕乐他们在光州双年展上展出了怎样的作品?

卢迎华:李富春和李然都展出了他们今年五月份在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中创作和首次展出的新作,分别是“一线天”和“地里之外”,两个作品从两个非常不同,一个抽象而个人,另一个具体和公共的角度来描述对自我处境的认识。韩东受我的邀请在现场进行他的诗歌朗诵,我编辑了一本收录了他22首诗歌,并翻译成英文和韩文的诗集,题目为《重新做人》,该诗集在展览开幕前出版,在展开开幕的两天中,韩东在展厅里一个特别为他设计的平台上伴随音乐人胜军的现场演奏朗诵诗集中的诗歌,观众也可以加入到朗诵之中。陈邵雄所在的艺术小组“西京人”参与的是另一位策展人Kim Sunjung的主题,“西京人”在展览中设置了一个“边境”,只有通过了“西京”的“边境”,才可以看到里面的录像作品。吕乐展出的是1999年拍摄的电影《小说》。由吕乐执导、刘仪伟编剧,拍摄于1999年的影片《小说》采用了半记录半虚构的形式,记录了一个由一群中国小说家在四川郫县一间酒店的会议室里一起谈论何为诗意的圆桌会议和一个旧爱重逢的故事,邀请了包括阿城、林白、陈村、徐星、须兰、赵玫、方方、丁天、王朔、马原、棉棉等11位作家。

99艺术网:据亚洲文献统计:1990年以来最昂贵的双年展是光州双年展,每届平均预算1200万美元;1990年以来最受欢迎的双年展也是光州双年展,共迎来1,640,000位观众。本届双年展的花费与受欢迎程度是怎样的呢?

卢迎华:光州双年展和城市里的人们关系非常密切,从市长到银行的工作人员,到出租车司机,到餐厅里的厨师和服务员们,都密切地关注着这个展览,并且以之为骄傲。

99艺术网:9月7日开幕时会举办“圆桌工作站”:“圆桌:我们坐哪里”,是由您与其他两位策展人共同策划的,这里的“我们”指的是谁?其中设有观众参与讨论及提问的环节,当天观众都提出了哪些有意思的问题,是否达到了“让观众成为圆桌一部分”的效果?

卢迎华:9月7号一天的“圆桌工作站”实际上是一个研讨会,我们邀请参展的艺术家、学者和观众一起来就展览中的作品和主题展开各种形式的讨论。“我们”指的是所有的人,当天一天的活动既包括了学者的学术演说、讨论,也包括了艺术家的表演、行为和介入,最后我们六位策展人共同回答观众所提出的问题,而不是单方面地进行我们的陈述。可以说以“我们坐在哪里”的提问作为主题是一种关于平等的诉求,既认识自身的处境和位置,也参照和观看他人的在场和相互的关系。

 

李富春.JPG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李富春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Simon Fujiwara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Simon Fujiwara 摄影/李富春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Varda Caivano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Varda Caivano  摄影/李富春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Josef Dabernig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Josef Dabernig  摄影/Josef Dabernig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Kelly Schacht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Kelly Schacht  摄影/李富春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高居瀚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高居瀚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Boris Groys,“历史之后:作为摄影师的亚历山大科耶夫”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Boris Groys,“历史之后:作为摄影师的亚历山大科耶夫” 摄影/李富春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吕乐《小说》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吕乐《小说》 摄影/李富春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李然

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重回个体经验”部分:李然  摄影/李富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