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FIAC艺博会都有哪些最佳展位?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542   最后更新:2016/10/21 19:39:33 by 天花板
[楼主] 毛边本 2016-10-21 19:39:33

来源:李振华工作室


什么是好的艺术

文 / 李振华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艺术,或者说什么样的艺术可以回应:具体到艺术的在地性、艺术家身份、政治和这个社会具体的联系,自“参与的艺术”大量出现至今,什么是参与的艺术和关系美学的被表面理解为做一些看似公众参与,实则如同剧场表演或主导其倾向的做法,确实在大行其道。从社会现实中来的层级关系,以及不成文的某种伦理,正在主导着艺术的主流,也就是众多艺术现场和现实背后,依旧徘徊不去的——旧的并没有改变,传统和经典杂揉着新的形式出现。这些都来自规训化社会,以及传媒所造成的具体认知系统之弊端。如新闻从时长到具体的节目编排,再到内容的甄选,时间的分配,图像的使用,都在衍生出合理性,从而指向合法性。国家通过发言人制度,民间通过大V都在缓释代理人和代言人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并不真实的具体解决问题,而是为一个可能沟通的社会添加了另外一层关系或刹车。现在的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在扮演这样的一种身份,艺术家通过诗意、乡愁、记忆、美等关键词指向了一个脱离现实之外的趣味。而艺术家通过革命、社会介入,或是公开的骂政府和制度——指向的现实,总有一种无能改变,却还需调情的姿态。


艺术就是艺术,或不参与政治——就是政治,也很正常的出现在现实中,在体会这些思考和现实悖论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具体“做”的作用?也就是自身消耗和生产这一现实所指向的现实(现实为FACT,而不是TRUTH)。艺术并非艺术家具体介入现实,或是在某种生产关系之间的东西,艺术就是艺术家,通过手工或是智力活动在物件上的表现,所见即所得,或看到的就是全部。这些也体现在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除却通过名称还存在的对艺术作品的划分或是指向,艺术还有其清晰的自我,这并不来自艺术家,或者说根源来自艺术家,而现场则复杂得多。如一个借助空间呈现的艺术作品,被从宗教性空间挪入白盒子展厅的时候,或是从白盒子展厅再挪入一个菜市场,这些都需要介入具体空间构建的关系存在,从而改变了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指向。这并非是“关系美学”和“后制品”所解释的艺术家的变化,这些变化一直就在发生,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解释方式和方法,能如何或是更好的让观者有共鸣。


将艺术拔高,作为精神活动或是某种智力游戏的现场,是无法抵抗具体生产带来的现世作用,如Wolfgang Laib的花粉,如阿布拉莫维奇的行走和面对伤害,如TinoSehgal的身体和口语转述之现场,当然这些都被很正常的纳入到艺术现在的历史中,并通过美术馆和收藏家的体系帮助其完成存在的意义。艺术家选择继续对抗或是离开,都会在一个两难(dilemma)的境地中。而什么真正作用于这个现实呢?


如不同时代出现的明确的和某个时代或是审美的趣味彻底的决裂,很多艺术家的工作都带有这些片刻的存在,也都无法最终坚持这一存在,如同Wolfgang和另外两位的处境一样,一方面这一精神性高远到无法企及,另一方面这一精神性最终走向的依旧是白空间——人文明的容器。这些工作所创造的,还有这一悖论所产生的联系,艺术一方面被证实为人性和精神性的存在,无数人感叹某种艺术背后关于时间、个人情感、智性探索的绝然。艺术一方面被反证为恶俗的流行物,通过画廊、拍卖的交易,成为权利和金钱的替身。


什么是好的艺术?这可能会是一直思考的问题,首先是有趣的艺术吧。然后从有趣开始思考一个个体所面对的那些艰难和时间,以及具体个体做出的对世界的妥协,抑或是干脆融入这个世界,拥抱成功和金钱的喜悦,不都应该庆祝吗?

[沙发:1楼] guest 2016-10-22 08:35:20
先把中文里的基本语法学好再说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