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sten Nicolai声光音乐点亮传奇Berghain,为柏林画廊周拉开序幕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064   最后更新:2016/05/01 22:35:28 by babyqueen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6-05-01 22:35:28

来源:artforum


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虽然是电影手册的影评人中首位拍摄电影的人他的首部短片产生于1949),但他却并未像他的同伴克劳德·夏布洛尔-吕克·戈达尔埃里克·侯麦弗朗索瓦·特吕弗那样进入艺术殿堂受人膜拜而是一路延续了邪典的个人风格里维特的创作生涯频频被一连串不成功的开局延迟和障碍所打断直至2009他在阿尔茨海默症发作后戛然停止了工作六年后里维特于今年一月去世而他留下的作品确已然不朽

雅克·里维特的创作生涯通常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尽管两者间并不存在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对于那些熟悉里维特或是像我这样与他偶然有过交情的人来说我们或许很难钟情于他的第一部分作品而不略感内疚

这两个阶段的共同点是雅克·里维特对场面调度(mise-en-scène)的把握以及集体创作过程与独立的剧本创作和剪辑过程之间持续存在的微妙张力里维特的集体创作过程多在即兴的方式中被进一步加强——与演员幕前或幕后的音乐家的互动),开拍前写下的对话由演员或编剧现场产生)——而独立自主的情节构建和剪辑工作则效法了戈达尔式将偶然”(chance)转化为必然”(destiny)的模式里维特的每一部影片都对把各个成分辩证地聚合于一点这一过程提出了略微不同的方法不断更新着导演在其中的身份不过这种协作性与独立性并存的显像却并非偶然炼就的产物

里维特创作生涯的第一阶段含括了他二十年里作为影评人的书写工作和他作为导演最为大胆的实验性作品。1950里维特开始为电影公报》(Gazette du Cinéma)供稿不久他加入电影手册》,并在1963年至1965年间担任该杂志编辑在里维特的批评文章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他关于霍华德·霍克斯罗伯托·罗西里尼弗里兹··雷诺阿的撰文——尤其是有关雷诺阿的评述最终以一部三集电视纪录片我们时代的电影人·雷诺阿主事人》(Jean Renoir, le patron , 1967)呈现据里维特自己的回忆剪辑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促发了他接下来的大胆实验:《疯狂的爱》(L’amour fou, 1969)、《出局禁止接触》(Out 1: Noli me tangere, 1971)、《出局幽灵》(Out 1: Spectre, 1972)、 《塞琳和朱莉出航记》(Céline et Julie vont en bateau, 1974)、《决斗》(Duelle, 1976)、《诺娃》(Noroît, 1976)北方的桥》(Le Pont du Nord, 1981)。这一时期同时也包含了里维特相对稚嫩但极具野心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首部剧情片巴黎属于我们》(Paris nous appartient, 1961),以及并不那么风格化的女教徒》(La religieuse, 1966)和命运多舛的旋转木马》(Merry-Go-Round, 1981)。

正是里维特第一阶段的这些影片令他的同辈影评人和电影导演安德列·泰西内(André Téchiné)在他去世后不久对法国世界报这样说道对于里维特来说,“电影等同于控制的缺席是向虚空的跳跃。”他的电影藐视规则限制场面调度的常规概念娴熟技艺和持久性疯狂的爱》、《出局北方的桥里维特创造出激进电影的体验癫狂地挑动了观者的神经我不知道还有哪位影人能像里维特那样真的走出安全之地。”在这一阶段里维特最重要的制作人是斯蒂芬妮·柴尔戈捷夫(Stéphane Tchalgadjieff),她使里维特得以拍摄出局》、《决斗诺娃》——后两部影片构成了一个四部曲计划的一部分但里维特在第三部影片开拍后的几天陷入了精神崩溃状态导致玛丽与朱利安的故事最终流产”。在这一阶段和里维特个人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意大利摄影师和剧作家玛丽露·帕洛里尼(Marilù Parolini),里维特与玛丽露曾有过一段短暂婚姻也正是和玛丽露的交往在她担任电影手册秘书的时期使里维特在让·鲁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1961年的影片中夏日记事现身

里维特在事业的第二阶段里完成了一系列剧情片这些作品相比于第一阶段变得谨慎和理智反映了里维特逐渐倾向于生活高于艺术这一理念的转折——这并非背离于他早期作品的关切而是以更为合理的方式将其展现:《真幻之爱》(L’amour par terre, 1984)、《呼啸山庄》(Hurlevent, 1985)、《四个女人的故事》(La bande des quatre, 1989)、《不羁的美女》(La belle noiseus, 1991)、《圣女贞德上下两部)》(Jeanne la Pucelle, 1994)、《低与脆弱之间》(Haut bas fragile, 1995)、《秘密的阴谋》(Secret defense, 1998)、《六人行不行》(Va savoir, 2001)、《幻爱钟情》(Histoire de Marie et Julien, 2003, 重拾当年玛丽和朱利安的故事的结构但采用了不同演员和团队)、《别碰斧子》(Ne touchez pas la hache, 2007),以及收山之作《36个视角看圣卢普山》(36 vues du Pic Saint-Loup, 2009)。玛汀·马里尼亚克(Martine Marignac)担任了里维特这一阶段所有影片的制作人而维洛妮克·曼妮兹(Véronique Manniez)则担任了里维特最为紧密的伙伴——她曾在1998年著有一本关于秘密的阴谋的书并在里维特被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后不久与他结婚照顾着他最后的生活

我个人在七十年代中和八十年代初与里维特的结识起源于我与已故阿根廷剧作家埃德华多··格雷戈里奥的友情——他曾参与了塞琳和朱莉出航记》、《决斗》、《诺娃》、《旋转木马和未能实现的凤凰》(Phénix)的编剧工作对亏这一引荐我得以参加了几次塞琳和朱莉出航记原始样片的内部放映并在我的巴黎公寓里采访了里维特观摩了决斗》(巴黎诺娃》(布列塔尼的拍摄甚至还在诺娃世界首映礼前陪伴里维特步行游览了伦敦西区我当然不敢说自己和里维特熟识但我知道在这个阶段里没有任何人是这样里维特是个出了名隐士”。在他害羞而紧张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愉悦且开明的僧侣般的人格尽管他是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常客通常会坐在同一个座位且总是待人友好但他却是放映前后绝对的独行侠”。

作为里维特长期的拥护者这些年来我也曾在一些时候改变自己的立场我曾一度坚称里维特是法国最为重要的影评人之一与戈达尔和非作者阿伦·雷乃并列)——这促使我在1977年出版了一部英文版的里维特评论小文集这个计划虽未经过他的官方准可却得到了他默默的支持)——且每当他拍摄电影时这一影评人身份便会显露这也表明了为何里维特会选择将其他一些影片作为自己影片的重要范本——弗兰克·塔许林的艺术家与模特》(Artists and Models, 1955)塞琳和朱莉出航记》、瓦尔·鲁东的第七个被害者》(The Seventh Victim, 1943)决斗》、弗里兹·朗的慕理小镇》(The Seventh Victim (1943)诺娃》、罗伯特·蒙哥马利的湖上艳尸》(Lady in the Lake, 1947)
对被舍弃的玛丽和朱利安的故事》。然而当得知里维特是电影手册队伍中唯一拒绝将自己的评论文章重新印刷的人时——他表示自己已不再认同其中的大部分观点我开始意识到里维特并未将评论作为一种身份在巴黎摇滚怪客周刊对里维特晚期一篇风格轻松符合大众趣味的采访中里维特的表达方式似乎并非出自一位主流影评人的沉思而更像是个暴脾气铁杆影迷的论述如果说里维特的电影本身是一种电影评论那么也正像安德烈·马汀(Andrian Martian)近期在网络杂志《Lola》上发表的一篇有关里维特颇具价值的论文里论述的那样它们是深度精神分析式的且接近于作者电影——只不过所阐释的最重要的作者是里维特本人

我曾猜测里维特之所以在法国和德国有线电视台在九十年代初最终播放出局这部长达13个小时的影片前剪去了一组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科林-皮埃尔·利奥德在最后一段中独自呆在他的房间并崩溃——是出于导演对利奥德精神状况的担忧但现在我更倾向于相信这一段落实际上根源于这一角色和其精神状态里对里维特本人的映照就像疯狂的爱里处于中年危机的塞巴斯蒂安-皮尔里·卡尔弗恩用剃须刀扯破衣服割伤自己的那个惊悚画面科林崩溃的场面以一串演员的即兴表演展现出人物精神失常的状态这和里维特在创作第二阶段中处理其个人危机的行事风格产生了鲜明对比不羁的美女里维特沉着地探索于一张裸体绘画对两对情侣画家和他的妻子模特和她的男朋友关系的影响在此之后曾在塞琳和朱莉出航记》、《决斗诺娃这些奇幻题材影片中被引燃的潜藏于凡人与神明活人和死者魂魄之间令人困惑的紧张关系则在玛丽和朱利安的故事两个人物最终重逢这一出人意料的圆满结局中反转

在里维特的前后两个阶段中从独立个人化解为一对或一个团队的过程始终没变摇滚怪客对里维特后期的其中一份采访中他说道

我反对“…作品”(a film by)这一特定说法一部电影通常由至少十五个人完成场面调度体现了导演和演员之间建立的融洽关系集体创作自第一个镜头便已开始对我来说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它并充满在场”,说到底这两者是一回事就是深深贯穿于电影之中的这种在场性散发出一种魔力这里面有一种极度神秘的东西电影是一种集体创作同时它也孕育着一个秘密

乔纳森·罗森鲍姆(Jonathan Rosenbaum),影评人目前生活在芝加哥

— 文/ 乔纳森·罗森鲍姆 | Jonathan Rosenbaum, 译/ 钟若含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