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一样的美术馆 回顾中国实验剧场30年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2419   最后更新:2015/09/06 09:57:00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展览预告 2015-09-06 09:57:00

来源:没顶画廊

《春游小岗》

——周子曦个展——

开幕时间:2015年9月6日 周日 16:00

展期:2015年9月8日至10月15日,周二至周日 11:00~18:00

没顶画廊|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7号楼4楼



没顶画廊将于今年9月展出艺术家周子曦的最新个展《春游小岗》。


周子曦(1970年生于江西,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文学转向于绘画,从早期九十年代的《网格风景》、《通天塔》到2005年的《幸福生活》系列,其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越来越多元化。


在2008年的展览《中国1946~1949》中,大量的历史符号在怪诞的绘画语言下呈现出复杂的隐喻特征,如《解放区的天》、《城市巷战》中历史与现实的荒诞重叠,以及“影像系列”、“老照片系列”对老电影和老照片中“共产主义”影像语言的重新塑造,那种“阴暗丑陋”又“宏大悲壮”的美学范式令人印象深刻。


在周子曦看来,历史与现实并非前与后的关系,也并非是一堆破碎的链接,而是在某种情境下荒诞的共存。周子曦对这种“魔幻时刻”的敏感,来源于对当下生存状态的反思。而此次带来的《春游小岗》,则是通过对小岗石窟的风景摹写,让过去和当下进入虚构和真实的暧昧中,风化成小岗石窟的荒凉地貌。


没顶画廊此次推出的周子曦《春游小岗》的画展,就是试图重新去认识艺术在对时间的梳理下所呈现的政治图景,正是这种被虚构出来的政治图景将会加重我们回首的重量。




关于小岗山:

小岗山,位于中原腹地某省,隶属云霄山脉分支,交通不便,荒山寂寂;人迹罕至,乱林深深。临山有江河缓缓流过,人称清水河,又名清江河。


小岗山下清江水,惟因荒僻,常年湮没,莫为人知。八十年代末,因农人误入野径,偶然发现山中隐藏着大量石刻造像,由此,小岗石窟才初为人知。此后,历经各界政府保护开发,尤其是在现任政府领导的大力关心和宣传之下,小岗石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逐渐成为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旅游胜地。


小岗石窟,具体开凿年代不详,南北走向,依山绵延数公里,下临清水河,风平浪静之时,河面如镜,倒影着石窟雕塑的映像,蔚为壮观。密集的窟龛沿陡峭山壁开凿,窟龛内外的造像石刻计有千余座,其形态各异,或坐或卧、或立或跪、或俯或仰,不一而足;其神情千变万化,喜怒哀乐,忿恨悲愁,尽显人间情态;创作形式上囊括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壁画等各种样式;其意态形制,迥异于我国已发现的所有石窟群。小岗石窟奇特的艺术风格,虽经研究人员多帆查证,其渊源目前仍不可考。正因其瑰异的形制,丰富的造型,使小岗石窟闻名遐迩,为中华石窟造像艺术再添异彩,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处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



关于艺术家:

周子曦1970年生于江西,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

个展包括:《午后......周子曦个展》,香格纳新加坡, 新加坡(2014);《春末夏初》, 香格纳北京  (2011);《中国1946-1949》,香格纳H空间,上海(2008);《内部》,BUROFRIEDRICH 艺术空间,柏林, 德国(2006);《幸福生活》,上海比翼艺术空间(2005)。

近期参加群展有:《首届基辅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阿森纳,基辅,乌克兰(2012);《中国发电站- 第四站》,PINACOTECA AGNELLI,都灵,意大利(2010);《中国发电站:第二部分》,ASTRUP FEARNLEY 现代美术馆,奥斯陆,挪威(2007);《内部》(Interiors)–Büro Friedrich,柏林,德国  (2006);《蓝天下》(Under the Blue Sky),GRACE LI 画廊,瑞士苏黎世(2006);《在内心》,U 空间,北京(2006)。



关于没顶画廊:

创办于2009年,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当代文化无限可能的没顶公司,于2014年正式推出旗下新机构——没顶画廊。新成立的没顶画廊以推广高质量的当代艺术家和活动为己任,推动当代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媒体联络:

关 超群(Alexia Dehaene)

电话|+86 21 6070 9561

手机|+86 186 1609 1065

邮件|guan0609@gmail.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