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画报:古城门外的当代艺术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667   最后更新:2013/10/24 10:00:38 by babyqueen
[楼主] 蜡笔头 2013-10-24 10:00:38


来源:全球艺评

文:David K. W. Wu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MOCA) 提供




“风险社会——个体化的德国当代艺术新世代”(上)




为庆祝在台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德国文化外交组织——哥德学院——与台北当代艺术馆合作,由德国策展人梅兰妮.伯诺(Melanie Bono)策划「风险社会——个体化的德国当代艺术新世代」,共邀请到22组新世代的德国艺术家,为这次的策展提供新生代的德国艺术家,他们所面对自身所在的社会,提出的作品跟詮释。


策展人梅兰妮.波诺(Melanie Bono)是1970年代的新生代策展人,她目前担任德国明斯特市的国立艺术暨艺术史博物馆(LWL─Landesmuseum für Kunst und Kulturgeschichte, Münster)的副主任及当代艺术策展人,专长是社会学跟艺术史。在这次的策展,她使用了德国社会学家乌利希‧贝克(Ulrich Beck)的「风险理论」─这个出现在贝克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通往另一个现代化的路上》(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的社会学理论─探讨现代化社会中,由於生產模式的精密化跟专业分工化,所造成的社会个殊化,而且个体所遭遇的际运─也就是日常生活所遭遇的风险─变成社会运作的主题关怀。


策展人 梅兰妮.波诺(Melanie Bono)简历:http://www.goethe.de/kue/bku/kur/kur/ag/bon/enindex.htm



本展以四个子题,来呈现当代风险社会所出现的议题:


一、微观─宏观(Mikro─Makro):今日重大的社会议题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是什么?重大的全球课题,如金融危机、气候变迁、社会不公等,对个体的生命又有什麼意义?


二、解放跟除魅(Freisetzung und Entzauberung):传统的家庭结构正在解体,有助於个人生活理念及生活风格的发展。与此同时,面对职业市场机制时,个人却也越来越无助(如穷忙族、派遣工)。价值和典范一再地基于个人观点重新定义,有关信仰的问题也必须由每个人自行决定。


三、我们都是个体(Wir sind alle Individuen):在个体化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我人生的导演。从某方面看,人生因此有许多的机会和可能,从另一方面看,自我决定的压力也随之形成。资本主义的机制已深入到原属於私领域的范围。传统的上班族变成了自我雇用的业主,社会与地理的流动也鬆动了传统的社会联结。於此,艺术家也变成了弹性资本主义企业家的原型。


四、新的合作模式:重新整合(Reintegration):当民主社会中本来稳固的社会结构不再存在,当传统的社会组织已失去其重要性或意义,新的合作模式於此形成。除了社会化的沟通採用了新的形式并透过网路来进行,脸书与推特等社群网络,也进一步為政治性组织、新形态的社会参与及衝突管理,催生了新的可能性。


「风险社会」的策展主题呈现的是现代社会/当代艺术的个殊性;因此,每个作品及其创作者,都各自体现了自己对於「风险社会」的关怀角度与客体,本文将会著墨在个别作品的内容,最后谨作为作品及策展主题之综观。



〈见证者的眼泪〉(Tears of the Eyewitness, 2009) / 兹文‧约尼 ( Sven Johne)


〈见证者的眼泪〉以访谈纪录片的形式呈现,片中仅有两个穿著得体的青壮年男人,在摄影棚中;不过,有趣的是主客体的倒转:坐著导演椅的男人,本预期为访问者/主持人的角色,却滔滔不绝以朗读的声调,绚烂地叙述柏林围墙倒塌前夕的东德,反而是预期為受访者的角色,静默地諦听著这整段陈述,从原来一开始的平静,到中间的坐立难安,最后以感动的眼泪潸然而结尾。


片中的访谈并非以德文呈现,而是英文;有意突显出这两人的「局外人」身份:他们的见证并非亲身经歷,而是透过二手资料的渗入而得到的体验;这也使得最后受访者的反应─眼泪─呈现出弔诡性,是出於人性的普世关怀而有的同理心,还是谨為被动地阅听刺激而已。


兹文.约尼( Sven Johne)出生於1970年代后,现居柏林;早年在莱比锡修习德国文学、新闻学及姓名学,后来在印刷暨书籍装帧学院修习摄影;曾经在香港、德国、奥地利等地,举行个展,以摄影及录像為主,带有黑色幽默的色彩与强烈的戏剧张力,作品看似纪实却带有虚构成分,有意揭露华美的表相包装之下,一些奇异、不合理、讽刺性的存在。


Sven Johne展作网站:http://www.svenjohne.de/




〈鬼店〉(The Shining, 2013) / FORT


在作品的命名上,创作者採用了,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库伯力克的惊悚电影─〈鬼店〉(The Shining);但是有别於惊悚片中,困在风雪深山的全景饭店,这个短片则是将内容叙事限缩在昏暗的狭隘空间,年龄不等的青少年随著如行军节奏的电子乐摆动身躯,在集体的愉悦中却带有相当诡异的氛围。在作品命名上就向库伯力克致敬的〈鬼店〉,强调的是社会集体的迷茫─青少年的群舞之间少有互动,各自不成节奏呈现出不协调的诡譎─犹如社会中各说各话的各个群体,而且Shining亦有「灵光乍现」的意思:每次打光都落在孩儿迷茫的死板脸色,著实有见鬼的恐怖气氛。


创作团体FORT在2008年成立;三位成员─珍妮.克洛柏(Jenny Kropp)、安娜.洋特(Anna Jandt)、及阿尔贝塔.尼曼(Alberta Niemann),都是1970后、1980头的新生代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形式相当多元,从装置、表演艺术、录像作品等,以游戏的观念,寻觅虚构与现实发生融合的交会点,模糊了虚虚实实的界线,开拓艺术作品的可能性。


FORT展作网站:http://www.fortcollective.com/enSites/work.html



(本文待续)



[沙发:1楼] 蜡笔头 2013-10-28 11:14:34

来源:全球艺评

文:David K. W. Wu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MOCA) 提供

 

“风险社会-个体化的德国当代艺术新世代” (下) 

 

〈金钱循环〉系列( The Cycle of Money, 2012) / 扬‧布罗柯夫 (Jan Brokof)

 

 

〈金钱循环〉系列作品,以木刻版画的形式,呈现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金钱拜物教;有趣的是,版画的呈现,有二十世纪初期,意识形态的政治宣传的感觉,但是确实也用图解直接的方式,使得观看者清楚地理解资本主义的物─钱─物的交换问题,以及金钱累积成资本之后,土地价格起涨等现象。

 

扬.柏罗寇夫 (Jan Brokof)出生1970年代后;在他的青春期,生活在尚未崩解的东德,年少的社会主义经验跟日后艺术创作经验,以木刻版画与塑料拼贴,融合平面视觉及立体装置。在90年代后苏联共產体系的崩解,马克思主义曾经在西方世界被认為是昨日黄花,但是千喜年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对於资本主义的警鐘再次放响,不谨是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也不断地出现在艺术作品的指涉内容。

 

扬.柏罗寇夫 展作网站:http://www.galerie─baer.de/en/artists/jan─brokof/

 

〈不受如此统御的艺术〉(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Like That)

〈不受如此统御的艺术〉可能是这次展览中,最不「艺术」的作品。文件展(Archive)的呈现,虽然是当代艺术中越来越常出现的,但是随著社会衝突日趋增加,文件展的陈列越来越现实(/真实),反脱过去认為艺术跟社会之间的自為论、距离说。这个2010年德国斯图加特艺术学会举行的大型展览,在这次展览浓缩為一个区块:墙壁上抄写著,对抗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下,反抗论述的片简、林列著国家机器跟资本市场的合谋痕跡,探讨民主是否在各种倾轧间早已只是形式。

 

〈不受如此统御的艺术〉当初的策展动机在於「斯图加特21计划」(Stuttgart 21)的发动、集体投入的艺术创作跟社会实践─斯图加特的保罗波拿兹火车站,其扩大整建并地下化的工程,因為预算黑洞问题和政商勾结丑闻,使得公民运动的產生─针对土地开发的问题,不断地将计划资料及影响公佈网站宣传,集结大规模示威抗议,最后虽然无法「成功」改变公投同意兴建的结果,但是这样的文件纪录,的确跟台湾目前在都更所遇到的问题,有著「同是天涯」的对话。

 

另外,在录像作品的陈列中,除了土地开发、「模拟城市」游戏的广告,嘲讽都市更新的美丽假象,以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如何批判资本主义扩张的短片─「资本主义的危机」(Crises of Capitalism)─更是直接用清晰易懂的方式,揭发资本主义的千疮百孔。

 

资本主义的危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P2V_np2c0

 

〈不受如此统御的艺术〉:http://www.wkv─stuttgart.de/en/program/2010/exhibitions/the─art─of─not/introduction/

 

〈弹性时间〉(Gleitzeit , 2010) / 安娜‧威特  (Anna Witt)

〈弹性时间〉这段录像作品,募集路人举手握拳的动作,并且发给固定金钱作為回报,路人可以自己选择多久时间来维持动作。这个举手握拳的动作,其象徵意义是工人运动常见的图腾,代表反对运动的团结与支持;在这个影片中,路人以这个动作换取金钱,也就是劳动─工资的过程;弔诡的是,这样的动作让人反思,劳动过程的时间,可以因由劳动供给而有弹性,但是又必须透过时间来作為劳动成果的计算基础。这也是创作者要探讨的劳动自由,為其存在跟程度来命题。

 

安娜.威特  (Anna Witt),出生在1980年代初期;她的作品多為录像作品,探讨社会中的个体,如何切入公共空间、如何被社会制约等等,提供一个艺术─社会学的人类观察。在她的作品中,个体性如何在社会中被规范跟讨论,以及可能出现的偶然性跟不确定性,都是其所关怀的目的。

 

安娜.威特  展作网站:http://www.annawitt.net/indexengl.htm

 


「风险社会-个体化的德国当代艺术新世代」所展出的作品,在质与量上均非常丰富,无法在文中作全部的介绍;综观而论,这次「风险社会」中各个年轻艺术家─均為1970年代后到1980年代前出生─承接上一代的冷战意识形态的对立、60、70年代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到80、90年代苏联共產世界的瓦解─「歷史的终结」,迄今千喜年后的个体化世界─「风险社会」─不断体现在他们的作品内容跟策展论述当中。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展到巔峰的德国观念论,认為世界必然发挥到绝对精神的彼岸体现,却是在二战时候之后的转向,承认我们身处在偶然性(contingency)断出不穷的社会─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不可能─也正是因為承认这样的偶然性,自然世界的混吨取代了形上意志的命定论,我们似乎就有了自我选择的意志,也就承认了选择必然带来的风险─这就是我们理性的结果;儘管如此,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身处存在,才是影响我们选择的─我们似乎不再是个整体的,而是个殊的单子而已,却依然被我们所创造出来的庞大幻想所宰制著,也就衍生出这个风险社会各种对於劳资、性别、公私、环境等议题的关怀,而且这对於当代艺术的发展而言,这样的脉络也正使得艺术跟社会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