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杨福东,他的艺术绝非是献给西方的文化快餐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837   最后更新:2020/02/19 10:46:38 by 开平方根
[楼主] 服务员 2020-02-19 10:46:38

来源:中国视觉艺术中心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是由伯明翰城市大学中国视觉艺术中心编辑的专业学术期刊,是全球唯一一本在该领域中受业内同行评审 (peer review) 的英语学术刊物。由英国 Intellect 出版社出版,期刊一年分三刊,旨在发表原创研究成果并推动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国际性学术讨论。


将于2021年春季出版的8.1刊主题为 “香港界址:划界的审美与边境的政治”,并邀请到香港理工大学的潘律助理教授和法国里昂大学教授苏哲安(Prof Jon Solomon)作为香港特刊的特约主编,现邀请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及专业人士投稿。


摘要截止日期:2020年6月1日


投稿方式:提交300字的摘要以及100 字的个人简介至潘律(lu.pan@polyu.edu.hk) 和 蘇哲安(jon.solomon@univ-lyon3.fr) ;邮件标题注明 JCCA 8.1。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8.1

香港界址:划界的审美与边境的政治


特约主编:潘律 苏哲安



知识生产当中疆界的问题日益引起瞩目之际,一股「疆界转向」(Bordering turn)的新思潮俨然成形。与传统方法论中将边境及其所属的分类功能和认同建构的问题不同,这股「疆界转向」的潮流反而将焦点放在疆界的划出的过程,以及那些在那些看似自然形成的、由社会制度所划定的疆界两边的「东西」诞生之前所发生的种种。虽然划界的政治含义不可否认,但其也属于审美现象的范畴。审美活动在诸如智性与感性、论述与感官、诗艺与政治、虚构与真实、国内与国外等一系列的划界行为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这股“疆界转向”思潮之下,本期《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特刊的目的在于发掘香港在疆界划定这个主题上的特殊性。这座城市可以说长期处在真实、想象和象征性疆界之上,本期将探讨与这个边界城市有关的审美活动与经验。


本刊欢迎投稿者提供思考、表现、描绘以及介入香港疆界的新方法,以此来摒弃关于香港那些老生常谈的种种主题,比如前哨站、前沿、桥梁、滤器、过渡站、训练场等等,并展现自战后至当下之间的这个“长当代” (long contemporary)时间段中,那些疆界划定过程中的美学实践。这些实践包括:视觉艺术、电影、表演艺术、声音艺术、流行文化、印刷及数字媒体、出版文化、策展实践、建筑、时尚、文学、翻译、移民、抗争及反抗争、高频交易、算法治理、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等等。


本期学术论文的主题可以是(但不限于):


  • 香港艺术和电影中的疆界划定

  • 移民文学在香港

  • 作为划界行为的翻译/海外对香港的表现与翻译

  • 香港声音艺术中的疆界

  • 香港抗争和疆界划分的视觉化

  • 香港都市空间和疆界

  • 移居者殖民主义的表现以及香港的难民经验

  • 性别政治中的美学“界线”在香港

  • 金融化和算法治理术的美学


出版时间线:


2020年6月1日:300字摘要截止

2020年11月30日:全文截止(7-8000字)

出版日期:2021年春季


请将摘要与文章寄送至:


潘律(lu.pan@polyu.du.hk) 和 苏哲安 (jon.solomon@univ-lyon3.fr) ,并注明JCCA 8.1. 出版格式等详情请见:www.intellectbooks.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