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中,艺术须另有何为?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943   最后更新:2018/05/05 18:00:06 by 理论车间
[楼主] 小白小白 2018-05-05 18:00:06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文:李宁


24分钟 / 2017年 / 无对白 / DCP


2018年5月4日,艺术家的电影——蒋志作品《林中》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首映,当晚还放映了蒋志的另外两部作品《在风中》、《看平丽》。  经观影,“ARTSHARD艺术碎片”专门针对影片《林中》,专访了艺术家蒋志,为观众深入剖析该作品背后艺术家所关注的整个人性问题。

艺术家的电影——蒋志作品《林中》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首映,放映+对话现场


“艺术家的电影”创办于2016年,由北京艺述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是一个邀请当代艺术家拍摄电影短片的非营利项目,旨在把当代艺术家的影像观念及语言以电影短片这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推介给艺术圈外更多的观众,在当代艺术范畴的“影像”与文化工业意义上的“电影”之间寻找某种有意义的结合可能。同时也希望艺术家们能尝试不同于展览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展示途径,使当代艺术影像实践获得不同于艺术圈内时尚观念与趣味的活力。


《林中》预告片



“ 我们都爱美好的事物,但我们的欲望并不是单一的,比如毁灭,恰恰是矛盾的双重关系,某时某刻,何境何情,要看我们在处在这种关系坐标上哪个点上。”


“艺术碎片”对话蒋志——《林中》


《林中》剧照 / 录像截图 / 2018


Q:电影《林中》里的人和与其狂欢、斗争以及抵抗的到处散放的充气玩具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身份关系,你是如何去定义他们的?


蒋志:其实这个片子就是在讲我们人自己。那我为什么会选择年轻人,是因为他们属于整个年龄段里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我把这个群体当成是我们所谓人性的某种代表,实则也是在说我们自己。通常我们会被一个事物所吸引,甚至喜欢上它,同时我们也能理解所谓的被吸引和喜欢,是出于自己心理的投射。比如一个我们爱的人,你并不能完全说我们爱的就是那个对象,对象也是被投射和显现出来的。所以有人说,“你爱的不是他,你爱的是你自己所幻想的那个形象”,换句话说你爱的是你自己。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另一个对象其实是人所幻想出来的。



《林中》剧照 / 录像截图 / 2018


为什么在影片中,我选取了小孩子的玩具,小孩子在他的意识里,有时候会把这些玩具当成是真的小马、小熊、白雪公主等。这些童年的充气玩具,有一种虚幻的轻飘飘的感觉,但这只是一个说法而已。往往轻飘飘比较符合一般人对虚幻的感受。所以这两种角色,一方面是关于人性;另一方面是我们所幻现的一个对象。


Q:如果深入去看的话,会发现我们所想象的那个对象(充气玩具),在某种情节上,你把它们的主动性反差拉得很强。比如影片前半部分它们跟人的关系处于一种很和谐的状态;但到了后面它们的生命力变得很主动,甚至在攻击人。那你是如何设置这种反差性的?


蒋志:看来影片的敌意测试的效果就达到了。你想想看,我们之所以觉得它们在攻击,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假想成了敌人。如果换一种思维来看,一堆气球向你扑来,假设你没有把它们当成是敌人,你会觉得这种被风吹过来是很正常的——它们如此轻飘飘,怎么可能伤害到你。



《林中》剧照 / 录像截图 / 2018


所以说,我们特别容易把人分成敌我关系。一旦一个东西让我们感到诧异,我们就很容易先把它定义为“它可能对我有威胁,它可能是我的一个潜在敌人,或者一个所谓的对手”,我觉得这是我们人性当中很大的弱点。人会把这种害怕做出反应,去攻击、消灭这个对象。飞来的一群充气玩具,一个是你把看成是特别好玩的东西,同时也能把它们想象成一群敌人,这里面的差别很大,但面对的是同一个对象。问题就在于,我们自己的主观是站在怎样一个系统的格局和坐标里。


我觉得人性还有一点,就是对一个东西的控制和拥有感:一方面会控制它,更说明对它的拥有感越强;另一方面就是对它控制最强烈、最极端的一个表现就是毁灭。

《林中》剧照 / 录像截图 / 2018


Q:在片中有几个细节很有意思。比如人在极其狂欢的状态下,突然镜头拉回到了城市的现实生活(轨道交通)中,反复出现了几次。那你为什么要反复设置这样一个现实的空间?


蒋志:虽然它是一个童话,但它跟现实相关。比如说我们这个空间的东西,可能在另外一个维度的空间里有一个投射。也就是说在现实里的这些东西,在我们现在这个童话的维度上显现,它们之间是有关系的。看起来的间离感也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一个对现实的新的感受,我们不能与现实隔离,环绕林中梦境的是现实之境,也许是另一种梦境。戏剧中的间离是为了生产出对现实一种新的感受力。



《林中》剧照 / 录像截图 / 2018


Q:你在设置片中人物的角色、服装时,为什么没有突出他们的都市现实感,而是把他们扮演成舞者和武者的不同角色,对此你时如何思考的?


蒋志:如果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那些服装,无论你用什么服装,都存在一个问题:都会带入一种所谓的社会角色。因为人关于服饰、服装是有社会历史性的,人会马上带入到另外一种角色中去,这就不像是一个童话了,而这并不是在这里要去讨论的,我所关注的是整个人性。


Q:我觉得从整个片子的表演性和气氛上有很强的戏剧感,如果把这些表演者搬到戏剧舞台上也依然成立,丝毫不会感受到通过语言交流所产生的另一种叙事。对于这种戏剧感你是如何理解的?


蒋志:其实我的初衷就是把林中变成一个戏剧舞台,它确实不是常规电影的表现手法,更偏向戏剧味。例如电影《楢山节考》,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58年的版本,另一个是1983年的版本。58年的版本从人物情绪、整个布景都很戏剧化,你会发现它有很多简化的感觉;但到了83年的版本,不是戏剧风格的那种,这是另一套很复杂的环境和人物。


《林中》的处理手法也很简化,这种简化并不是那种价值取向的简化,也不会影响整个片子的中立。



《林中》剧照 / 录像截图 / 2018


Q:片中有很多年轻人在一种过于狂欢的状态下,又表现出另一种极端的愤怒,这种愤怒并不产生在具有条件反射的抵抗下,而更像一种发泄。这是不是像你所说的“对事物控制最强烈、最极端的一个表现正是毁灭”?你是如何看到这种现象的?


蒋志:有时候这样的状况在我们的身上出现过,甚至有些人的这种情形会比较多,但在影片中我要提炼,选取变化反应比较快的时刻。你回过头来想想看,一个人在前五分钟还处于开心状态,后五分钟就歇斯底里,并且根本没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其实人性的复杂和黑暗的深度是没底的,变化也可以无限快。现在的环境好像越来越难去培养一个很平稳的情绪,所以这是我在影片中说表达的比较忧虑的一点。

《林中》剧照 / 录像截图 / 2018


Q:是不是通常人们由于个体的激烈反应,会传染、带动到集体?


蒋志:对,这就是群氓现象,尤其在集体里,特别容易造成这种癔症——群体癔症。

《林中》剧照 / 录像截图 / 2018


Q:我发现你影片中埋有很多暗线,比如隐隐约约发现,有一个人在大家狂欢、激烈的状态下,在远处偷看着大家,而这个角色在自主性上与其他角色的设置有区分,对此安置你是出于怎样的用意?


蒋志:在《林中》,我设置了很多这样的暗线。当然,这样听我解释不大好,我觉得之所以公开放映,就是为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和思考,所以不要太多的作者解释,让人有更多想象空间。片中有一个角色,在狂欢的时候那个人没有参与,但杀戮的时候他参与了。你会发现有些人会在大家狂欢时独自保持一种冷静,他会觉得大家“你们玩的疯疯癫癫的,觉得不理性”。反倒在杀戮的时候,更大的不理性时,他却参与进来了。这是另外一种人格,其实我们在现实中也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人。


《在风中》预告片


蒋  志| Jiang Zhi


蒋志1971年生于湖南沅江,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蒋志的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录像及装置;小说和诗作亦是他开始艺术创作以来的重要媒介。他长期深入地关注各类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议题,自觉地处在诗学与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交汇处上,并着力于如何使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社会和个人经验转换进作品文本中。


蒋志为中国当今最多样性的艺术家之一。曾于深圳OCAT美术馆(2016)和广东时代美术馆(2012)举办个人回顾展。他曾参与多个国际机构展览和年展,包括美国古根汉美术馆的“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2017)、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12)、第四届广州三年展(2012)、美国国际摄影中心和亚洲协会的“在过去与未来之间”(2004)、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紧急地带”(2003)和第四届光州双年展的“暂停”(2002)。蒋志曾获颁的奖项包括200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提名奖(CCAA),2010年的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学术大奖,以及2012年的瑞信‧今日艺术奖。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