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对话 | 荣荣&映里:在另一时空体会作品再生的意义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312   最后更新:2016/02/22 17:45:56 by babyqueen
[楼主] 另存为 2016-02-22 17:45:56

来源:798艺术


海沃德画廊的展览《历史再现: 七位艺术家眼中的英国 (HISTORY IS NOW: 7 Artists Take On Britain)》由当下七位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主导,他们分别是约翰·阿康伐(John Akomfrah)、藤原西蒙(Simon Fujiwara)、罗杰·海恩斯 (Roger Hiorns)、汉娜·史塔基 (Hannah Starkey)、理查德·文特沃斯(Richard Wentworth)和威尔逊姐妹(Jane & Louise Wilson)。在与总策展人克里夫·劳逊博士(Dr Cliff Lauson)沟通与协作后,艺术家在相对独立的空间里以策展人的身份搜集素材,重现某段特定的英国历史,旨在尝试用另一种思路来回顾英国从1945年至今的发展历程。《历史再现》通过开拓新方式来探索国家近代历史,展现多样化的思路和主题,如冷战、后撒切尔社会抗议运动、女权主义、疯牛病和名人文化等等。


策展人劳逊博士认为艺术家策展人的想法既充满活力又意料之外。相较于机构策展模式,他形容这次工作关系是比较松散的,整个过程都有在挑战既定的策展原则。


“展中展”这个全新模式的确是展览的一大亮点,四位艺术家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策展经历。更有趣的是,来自英国《卫报》和《电报》的两位艺术评论家分别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罗杰·海恩斯


罗杰·海恩斯,1975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现居伦敦,作品有大型装置、个体雕塑、行为艺术,这些创作都与日常生活和偶发现场干预相结合。著名装置《占领(Seizure, 2008)》是把一座公屋转变成一个深蓝晶体洞穴,凭着这作品海恩赐于2009年荣获了特纳奖提名,作品于2011年起正式入驻约克郡雕塑公园。


在惠康基金会人类奖(People Award from the Wellcome Trust)的支持下,海恩斯对疯牛病(BSE)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并对这类疾病及人类感染变异的克雅二氏病 (vCJD) 进行了探索,调查它的起源、发展以及后续影响。他与科学家们一同研究,打造了这场结合生物医学、农业、畜牧业、食品生产及消费的展区。

Damien Hirst,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1991.Roger Hiorns’ curated section. Photo Linda Nylind


展区按照时间顺序从多个视角展示了相关的艺术作品,例如古斯塔夫·梅茨格(Gustav Metzger) 的《疯牛病幻灯片讲座(Mad Cow Slide Talk)》(1996),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眼不见,心不烦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1991),还有一些文献物件,比如牛的证件、疯牛病研究的相关设备和物件、影片、纪录片素材和官方报告等,更有运用新科技制作的‘证物’,如3D打印的感染性朊病毒蛋白模型。 海恩斯将疾病的历史、发展以及后续影响清晰、有条理地归整在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框架下。


除此之外海恩斯还调查了上世纪80、90年代疯牛病对英国人心理方面的影响,他深知这个真相会如潮水般涌来,所以在策展过程中他一直情绪起伏很大。但他一直秉持着信念:加深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揭开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British Cattle Movement Service 2011, Photo: Roger Wooldridge


ART.ZIP:你为甚么选择在一个艺术空间讨论一个如此科学的话题?

RG:我认为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有一种无形的传统,就是一般不会或者不轻易跨越约定俗成的标准和界限。然而这种习惯框定了我们自己,我认为如果当代艺术应该用更真实的手法去表达来证明其存在的意义,那么这些条条框框必然要被打破, 当然不是以侮辱或极端的方式,而是用成年人的做法来推动事物的进展。所以我将这个艺术领域之外的课题带进画廊空间。我认为该疾病一直在英国社会回荡,一代人饱受摧残,克雅二氏病酿成了年轻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足有十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当你描述那一代人的时候这个话题必然绕不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浮现,但它仍然潜伏着。


ART.ZIP:这肯定是一个大工程,你必须抛开个人主观情感来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吗?

RG:我必须冷静客观地考虑这些材料的展示方式。你不能只是动动嘴皮子,也不能以美感和构图布局为出发点,你必须站在一个理性化、本质化的立场来考虑作品是否真实地表达了主题。 在某种程度上我会说这是 “实打实的真相”。画廊变成了一个不作任何修饰地客观展现 ‘真相’的空间。人们喜欢接触第一手资料,这样的展现方式可以让我们有机会亲身探究并深入到问题的内部。这种抽丝剥茧、揭露真相的实践正是当代艺术的精神和作风。

Jørgen Leth and Ole John‘My Name is Andy Warhol’ from 66 Scenes from America (66 scener fra America), 1982, © the artist 1982/2014. Courtesy the artists and Andersen’s Contemporary, Copenhagen


ART.ZIP:所以这种当代的做法就是你的策展方式吗?

RG:可以说我的艺术实践的确是这样。而我的策展原则是想象,展览没有必要全盘托出。人们可能对成功和完整性看得太重了,我认为怀着假想和猜测的策展才更有意思,因为结论是开放的。策划展览的成本其实很高,它会涉及到相当多的工作,还有物流和运输等问题。因此过于追求完整性有时是一种浪费,浪费了一个可以分散思考的课题。因此策展更有趣的方面应该是如何提出一个假想,而不是验证这个假想,应该更多地去考察课题与艺术家的关系,是否为观者开啓一种新的认知。不过我觉得作为艺术家是比较难去平衡到这一点,因为我发现自己总是处在“被”展览的角色。

简和路易丝·威尔逊


简和路易斯·威尔逊姐妹,1967年出生于纽卡斯尔泰恩河畔郡,现居伦敦。在各自完成艺术深造后正式开始艺术合作。近期的作品包括 《一座自由的无名纪念碑(A Free and Anonymous Monument) 》(2003)、《展开印欧语文件(Unfolding the Aryan Papers)》(2009)和《日不落(Undead Sun)》(2014)采用多屏装置的形式,她们透过研究建筑来探索了现代主义的影响。


在本次展览中,威尔逊姐妹探讨了20世纪末英国的社会政治动荡。她们特别关注事件发生的公共和私人空间,还有艺术家就该事件的回应。因此她们重访了必争之地——维克多·帕斯莫尔(Victor Pasmore)为杜伦郡的矿业城镇彼得利(Peterlee,Durham)打造的现代主义建筑群;调出了格林汉姆康门和平营(Greenham Common Peace Camp)的档案;调查了北爱尔兰的长期冲突,从中探索冲突发生的建筑空间留下了什么痕迹,记忆如何被强化等等。威尔逊姐妹的展区中展出了克里斯汀·沃格(Christine Voge)和莫娜·哈透姆 (Mona Hatoum)的作品,她们研究了冲突对个人的影响,无论是对平民还是军人。威尔逊姐妹说道:“通过展示不同类别的物件、艺术品和文件,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发掘这里每一件物品内在的能量和带来的影响。 ”

Richard Hamilton, The State,1993, Tate, London 2014 © The Estate of Richard Hamilton, DACS 2014


ART.ZIP:你们如何看待艺术家作为行动主义者这样的角色?

W:我觉得站在局外看事件能观察到更多的方面。 我并不是说要强加任何意见在别人身上,但放弃主观判断才能拥抱更全面的事实。我说的都是些陈词滥调, 但却是事实。 我们能够看到格林汉姆康门和平营的抗议得到了不少艺术家的支持,像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理查德·汉密尔顿 (Richard Hamilton) 和吉姆·戴恩(Jim Dine)都发行限量版版画来支持抗议。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艺术家的行动主义基因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把这些档案一并呈现给观众有很大的意义。


ART.ZIP:你们经常策展吗?

W:并没有,这是一项艰巨的考验,能在海沃德画廊这么好的空间策展真是太难得了,它要求策展人全身心的投入,我想这是最大的挑战。画廊团队非常优秀,而且我们是平等合作,而不会因为是大机构而高高在上,他们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度,海沃德画廊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种集体认知。

Installation view of Jane and Louise Wilson’s curated section. Photo Linda Nylind


ART.ZIP:你们对当下策展行为有什么看法?

W:我感觉有时博物馆的做法太像保姆了,决定哪些作品可以入选,哪些大众可以看到。 当一个机构声名大噪时,策展行为反而畏首畏尾了。但目光怎能如此短浅呢, 艺术家不就成了“笼中鸟”!我觉得适当作出调整是好的, 每个人都应保持警觉。


ART.ZIP:身为艺术家策展人,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W:我觉得策展过程需要涉及如何平衡传达内容的主次和团队成员的观点。与其他艺术家和策展人合作就要考虑彼此的关系。艺术家策展人必须俱备激励他人、 协调和变通的能力。

藤原西蒙


藤原西蒙,1982年出生于伦敦,现居柏林。他将个人经历与他人的经历、地点和物品结合到装置、行为、文本和影像作品中, 刻意模糊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2010年,泰特圣艾夫斯画廊(Tate St Ives)为他举办了回顾展, 同时这也是他在英国首次重要的展览。


通过当下视觉物质文化的作品和物件, 藤原对英国当代生活进行了考古式的探索。 青年英国艺术家(YBA)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和萨姆·泰勒-伍德(Sam Taylor-Wood)的展品也在展区内进行展示,从90年代起名声一直有增无减, 这些都深刻地反映了英国日益沉迷的名人文化和娱乐话题。


另外从扫帚到组合式阳台,藤原藉由这些物件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公共机构和私营公司之间的变化关系;近年来英国大事件的发生,如2011年的暴乱席卷了几个重要城市, 这之前媒体已经报道或重新阐述过这些事件。他还调查了近年来英国从物质到非物质生产的转型过程,乐观主义造成了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如今 “幸福” 作为衡量当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指标, 藤原视其为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有力符号。

Installation view of Simon Fujiwara’s curated section. Photo Linda Nylind


ART.ZIP:你是如何成为本次展览策展人的?

SF:我有很多项目会接触到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我在家乡圣艾夫斯曾举办过回顾展,也和不少当地艺术家合作过。我被邀请主要是基于一个高度个性化、个人化的叙事方式, 我的展区是关于在全球化环境下生活的我们和物质在英国的语境下又有什么特殊指代。


ART.ZIP:你展区中的作品标签似乎比其他展区的文字信息要少得多?

SF:是的,这正是我的表达——我让观众 “知道”,但又不能全盘托出。一切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商标,但背后的意义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因为任何东西都可以变为商标,甚至是感觉,相信每个人都服用过药物吧,其实药也是一个商标。 所以这就是我讨论的核心,眼见非实,或者说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事实的全部。(采访:菲昂·戈恩 图片提供:海沃德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