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保持距离,静则生灵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1   浏览数:2218   最后更新:2016/01/26 14:36:30 by guest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5-11-08 19:07:25

来源:艺术眼

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链中,独立艺术空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独立于美术馆、画廊、艺术区、艺术市场及其他艺术机构之外的,具有自我组织的另类、民间、野生属性的艺术空间,并已经成为平衡当代艺术生态中过度倾向于市场化、主流化的重要力量之一。


尽管在中国,“独立艺术空间”还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其生存方式和境遇不尽相同或举步维艰,但正因为如此,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并携手深圳画院、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英国曼彻斯特华人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这次“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国际论坛暨“空间意识形态——独立空间文献展”,才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国际性论坛的对话、讨论、展览的形式,强调并推广独立艺术空间自由独立的态度、立场,特别是在整个当代艺术系统中,独立艺术空间特殊的、活跃的作用和影响,以达到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独立艺术空间之间实践经验的交流、探讨的目的,促进中国独立艺术空间运营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并逐步建立中国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机制。

“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国际论坛

主办:何香凝美术馆

协办:深圳画院、英国曼彻斯特华人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论坛总监:乐正维

策划人:冯博一、方立华、王东、颜烈民

协调人:王文科、谈颖、潘鸿

议题:大陆或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台独立艺术空间的现实语境及殊异关系

时间:2015年10月20日(周二)09:00-12:00

地点:深圳画院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王东(何香凝美术馆策划人):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大陆或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台独立艺术空间的现实语境及殊异关系。深圳在地理上的优势导使得珠三角在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搭建和平台提供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希望通过讨论了解港澳台独立艺术空间的发展状况


Para Site总监康哲明主题发言 (视频由何香凝美术馆提供)

康哲明(Para Site总监): Para Site是香港最早的一个独立艺术空间,成立于1996年1月。在九十年代中叶,在全球范围内当代艺术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期,西方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体系,和经济全球化同时发生的还有这种体系的模式在世界中不断地被复制。Para Site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种不断复制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我认为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独立的艺术杂志,另外一个就是由艺术家创办的这些艺术空间。


艺术家创办空间应该说是最有效的 ,在这个艺术体系里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ara Site是由七位香港年轻的艺术家创立的。他们也是时代的产物,代表了香港的一些症状。当时的香港当地艺术没有足够的项目,它需要一个Para Site这样的艺术空间,所以它就应运而生了,这是当代艺术系统的需求。它并不只是去展现,更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系统,为艺术家和观众建立了联系。Para Site也有自己出版的杂志《PS》,在成立之初为很多艺术家和撰写人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这使得Para Site成为当时社会更为需求的一个平台。

Para Site总监康哲明主题发言 图片:何香凝美术馆

在这十八年中,我们在艺术环境的影响之下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在很多艺术家运营的空间关闭或者走上其他道路的时候Para Site决定也要进行一些调整。因此,我们聘请了很多策展人,将其转变成一个新型的艺术机构。这在当时是有争议性的,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我们还在进行有关组织转型的讨论,这也是对我们体制之下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讨论。


那么香港回归中国对我们这些艺术组织意味着什么?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意义?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可以用我们的各种项目的展现来回答。我们这种新的形式在香港运营更为方便,这也反映了香港正在经历的变化。所以,我们很多项目可以在这种语境下理解。如果要将这些归纳为一句话,Para Site从最开始之初,它有在香港的一些公共责任。在起初,它是独立筹集的资金,并且独立运营的,能够为艺术家、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所以,其实当时人们期望的公共组织的一些功能我们可能提供。如果我们将这作为Para Site开始的话,我们多年来的改变,更多是现实的需要。


香港多年来有非常多的改变,香港也希望成为亚洲的艺术中心。那么,我们要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香港需要什么?香港人需要什么?Para Site能提供什么?我的回答是,他们缺少一个艺术平台,它能够沟通各个渠道,策划相应的艺术项目,它能够了解社会、了解艺术,成为艺术家沟通的一个平台。我们如何将这些理念付诸实施呢?通过我们的制度化,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更有利、更有意义的平台,与一些公共的艺术平台、公共艺术组织提供一个另类的空间。当然,这不是前进发展的唯一方法,也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觉得,这是对当时香港最有用、最好的。


伊通公园专案研究者邱伊琳主题发言 (视频由何香凝美术馆提供)

邱伊琳(伊通公园专案研究者):追溯伊通公园的前身,它其实是1986年在亚洲华人地区第一个独立艺术空间。其实刚刚康哲明也讲到,这种类似的空间在全球各地都已经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出现,它其中有复制性,也有差异性。我要强调一下伊通公园的空间规划。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吧台,吧台对伊通公园来讲非常重要。从1988年成立到今天27年,这个交流的主要对象就是艺术家。他其实跟一般社会大众没有必然关系,就是一个以艺术家、杂志编辑、策展人,也就是说,艺术圈里的人为对象的艺术空间,围绕着艺术家拓展的特质,造就伊通公园跟中国艺术空间差异的关系。

接下来,我会就此说明伊通公园不同时期在台湾语境环境变迁下怎么实现核心精神。1987年,台湾艺术界希望有一个本土的形式,所以大家对这些空间产生一种繁体字的想象。延续到1993年,关于替代空间到底要替代什么,大家就开始有讨论。这个时候伊通公园作为一个艺术空间,常被说“他们不关心社会,他们是现代主义的一个空间”。在1994年,台湾开始出现一个策展人的意义,大家觉得“替代”这个词没有什么意思。这个时候,“另类”这个词就出现了,它强调的是空间运作模式的差异。

伊通公园专案研究者邱伊琳主题发言  图片:何香凝美术馆

刚刚讲到策展人出现,在台湾也是蛮有趣的现象。请相关的人员来策展相关的主题,来吸引人潮这造就了台湾最早的几场策展。那时候唯一建立艺术家档案库的地方,就是伊通公园。文化中心也开始意识到可以创造一些话题,所以以艺术包装城市空间的展览就出现了。这些公家单位他们也同样要以伊通公园作为策展的合作对象。1995年以前,伊通公园成为专业画廊,还有官方机构和艺术家之间联合的角色。甚至它也是在台湾画廊协会之前,国外画廊想了解台湾艺术界的交流合作对象。


我们过去都认为,这些艺术家自营的空间具有批判性。但是我刚才说了,伊通公园是以交流为中心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艺术机构它其实都必然有一个框架,但是这个圆圈就像伊通公园本身一样,它可以聚集每一个空间的人,然后在这个非正式的交流关系里面,取代机构跟机构之间的合作。这种场地的流动性,更能为艺术家提供发展的助力。一直在SOCA时代,从陈慧峤到现在具有一定展力之后,发展出台湾艺术圈特有的一个互助模式。

总的来说,伊通公园跟商业化、官方机构、策展人的差别都比较大。邀请艺术家,为艺术家的发展提供帮助。相对的因为这些艺术家在各大双年展的表现,也让伊通公园成为另类空间的重要角色。其实伊通公园另类空间一直在被复制,但是还是有不同的差异性。它一开始有是追求体制外的空间,它的特色就是来自旧成员的把关,邀请新成员。伊通公园作为一个另类空间,它其实是体制外的以艺术家为中心,坚持艺术交流,由这个聚合力,而产生艺术空间里面由下而上的动力,来推动伊通公园的发展。



评议环节

主持人王东:我们请两位评议人吴建儒和庄艺勤,对两位发言人的发言有何感想?


评议与对话现场  (视频由何香凝美术馆提供)

庄艺勤(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讲座教授、总监):我对独立艺术空间的看法,在开始的时候,独立艺术空间是被边缘化的,它们是完全的独立自主,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任何资金。后来相对越来越没有那么边缘化,因为他们获得一些资金,但是还是很包容。观感上来说,独立艺术空间越来越主流,包容性又会减少,也可能会变得更商业化。有时候他们之前是另类空间,但是之后又变成了一个机构。我也是说对这个的负面看法,这是我的一个观察。


吴建儒(艺术编辑吴建儒):其实大陆现在的情况,先不谈独立艺术空间的层面,它其实有两种规划,一种是艺术家经营的独立艺术空间,另外一种是所谓非赢利美术馆,就是私人美术馆。今天很好的展览更多的是放到私人美术管理面,比如说时代美术馆。我们可以看到大陆的情况,一大部分资本正在向私人美术馆转移,观众的很多艺术教育的部分在私人美术馆完成。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讲,艺术家做的独立空间需要一些产出,而不会考虑到做太多的艺术教育。像北京的一些艺术家运营的非赢利空间,其实它是试图在解决艺术家内部自身面对的问题。


对应的,香港Para Site和台北伊通公园,艺术家的工作对象是非常明确的社会对象。怎么看待艺术家做一个团队在社会里面的一个位置。但是在大部分情况,艺术家更多是解决一些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他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他能够在美术馆或者画廊实现自己的想法,就是艺术家个人产物输出的想法。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在中国大陆现在所谓的独立艺术空间,它有两种非常极端的做法,一个是资本所形成的美术馆的体系,这种其实是非政府组织,它也属于非赢利。这种情况跟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独立艺术空间的情况,其实是两种非常不一样的状况。我想这种状况,可能也是可以回应到香港台湾艺术家的想法。



讨论环节

1A艺术空间创办成员蔡仞姿、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讲座教授庄艺勤、邱伊琳  图片:何香凝美术馆

主持人王东:我今天上午听了两个主讲人的发言和两位评议人精彩点评。我也有一点想法,我梳理出来了一个5W。我觉得5W的因素跟我们讨论的“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是息息相关。首先,我觉得这五个要素中第一个是When,在什么背景下、语境下,创建了这个独立艺术空间;接下来才是人,就是Who,谁创建的;第三,What,独立艺术空间做了什么内容;第四是Where,这涉及到独立艺术空间生存的方式,资金是从哪里来的;最后一个,我们一个特定的时间下,有这么一个发起者创建了独立艺术空间,确立了自己的方向,也找到了钱,最后观众是谁,这可能有的时候被忽略了。

蔡仞姿(1A艺术空间创办成员):当我们谈到独立性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独立性呢?我想这有很多模型,还有很多需求,来自艺术家和艺术家团体的需求。我们1A成立的时候在想,我们应该叫独立艺术空间还是叫另类空间呢?因为我们这么称呼自己是有一定的要求和一定的背景的,我们不能把自己叫做独立艺术空间。其实我们是由政府出资的,我们是不是另类空间呢?那么我们另类体现在哪方面?所以,又回到独立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概念,我们要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独立呢?因为我们不想被商业思维所影响,或者艺术市场所影响。


我觉得这个独立性是非常难保持的,所以才用在体制或者在它中间的一个状态,一个折中的描述。我们在过去这15年,对我来说,有这个信念,我才希望能够为社区做一点事情。

王东、非常庙艺文空间总监何孟娟、艺术编辑吴建儒、康哲明   图片:何香凝美术馆

何孟娟(非常庙艺文空间总监):非常庙艺文空间是在一个工厂成立的,当时由一些策展人集资成立的一个空间,当时我们在一个讨论的时候,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思考怎么样把艺术带入生活。成立之初我们每个月有展会,在第三年的时候,我们被迫转型,成为单纯的展览空间。这个空间主要是以个展为主,我们有空间的交流展,我们也参加博览会,也有一个艺术评论的平台。基本上我们的收入来源,大概有50%以上是政府的补助,有30%是作品的销售,剩下是企业赞助和私人捐赠。


提问: Para Site这么多年如何保持它的创造性?

康哲明:我们的目的是有一个态度、有一个立场。Para Site能够生存那么久,还保持它的影响力,首先要不断地自我更新,还要保持忠于它最早创新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Para Site的经验可能不一定适合每一个独立艺术机构,但是总体而言,在过去这20年来,艺术空间一定是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


主持人王东:我听了大家的讨论后,想到像杜尚开创这个小便池之后,无论他出现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它的出现都是有里程碑意义。至于你怎么运用,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开创一个独立空间,创造怎么样的火花,这是我们每个人或者是作为独立艺术空间的创办人、经营者,需要去探讨的问题。

大家一直在强调独立艺术空间的独立性,那么受邀来参加这个活动是不是就失去你的独立性?我觉得在这个语境下,我把美术馆比喻成一个避雷针,在遇到雷区的时候,它就会自然避过。独立艺术空间我更愿意把它比做探雷针,它在不断探测艺术生态里面的雷区。就像一群沙丁鱼在鱼缸里面,一定要有像鲶鱼一样的东西去驱赶它们。而独立艺术空间起到的作用,就是这样,在一些边缘化的东西逐步地走向中心化的时候,它会引领我们去寻找一些边缘的东西,并持续地给我们艺术生态和社会生活带来源源不断的力量。



Para Site

Para Site创办人为李志芳、梁志和、文晶莹、黄志恒、梁美萍和曾德平。Para Site艺术空间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当代艺术中心,亦是亚洲历史最悠久、最活跃的独立艺术中心之一。成立宗旨是通过展览、出版刊物等活动,开展并促进在地与国际间的对话,希冀打造一个对当代艺术、社会现象提出批判性论述及理解的平台。Para Site艺术空间于1996年由一群香港艺术家成立。时值香港回归之际,空间成了第一个由公民社会自发组织而成的当代艺术机构。随着时代的变迁,Para Site艺术空间晋升为一个专业的当代艺术中心,通过各种活动和合作,搭建起香港与其他国际性艺术机构、博物馆、双年展及学术单位的交流桥梁。该机构最早位于坚尼地城,一年后迁到上环普仁街2号,后至普仁街4号,直至2014年,并于2015年初搬至北角/鲗鱼涌。历年来主理该机构的策展人为:Tobias Berger(2005—2008)、 Alvaro Rodriguez Fominaya(2008—2011)及Cosmin Costinas(2011年至今)。Para Site艺术空间筹划各式活动,包括管理另一展览空间“中环寄隅”(位于汉雅轩,1997—2008),出版香港首本双语视觉艺术杂志《P/S magazine》(1997—2006),为发展本土艺术写作及论述氛围提供重要平台。2007至2010年举办“Para/Site艺术空间及香港赛马会策展工作计划”;从2012年起,Para Site艺术空间举办国际艺术驻留计划(International Art Residency Programme)。该机构活动经费来自机构赞助、基金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慷慨捐献。

Para Site在“空间意识形态——独立空间文献展”展览现场

伊通公园

伊通公园(IT PARK)自1988年9月成立迄今,已整整二十七个年头。熟悉台湾当代艺术的专业人士或同好者向来很习惯地将伊通公园定位为“另类空间”(alternative space)。这样的空间概念主要用来区别于一般所认知的非营利的美术馆或是以商业交易为主的画廊。伊通公园原初是由艺术家庄普带领几位有心的年轻创作者共同成立的;但是,它有别于台湾其他知名的公社型或画会型的替代空间,伊通公园坚持不采取招纳会员式的缴费制度。作为另类空间,早期的伊通公园具有较为明显的边缘与另类性格,尤其重视艺术家创作态度的纯粹性。20世纪90年代,台湾几个现代美术馆的艺术视野仍然囿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画廊普遍的经营模式仍以迎合收藏家的口味为依归,而鲜少冒险与开拓的精神。由艺术家组成的伊通公园因为具有强烈的创作风格,因此提供了极为不同的精神视野与空间。正因为伊通公园选择了独立营运的模式,并保持对艺坛开放的态度,因此博得了台湾艺坛“公园”的称誉。伊通公园虽由艺术家发起,但多年来,实际在背后固定维持此一空间的,则是同样伫居在伊通公园内部的一个摄影工作室的主持人刘庆堂。就是这位摄影家,默默靠着商业摄影,将伊通公园承担下来,并在经济上确保伊通公园得以持续运作。

伊通公园在“空间意识形态——独立空间文献展”展览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