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通艺术区号021:2014 ART021开幕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712   最后更新:2014/11/13 09:20:58 by 橡皮擦
[楼主] colin2010 2014-11-13 09:20:58

来源:艺术世界  王懿泉|文、采访




《李振华与谢南星的访谈》


27 页,22.5×737.5px

6 张谢南星油画《三角关系逐渐移动》彩色印刷图片


限量 1000

2014 10 月出版



将一次访谈构成一本书,在十月刚刚出版的《李振华与谢南星的访谈》对此命题给予卓然有效的回应。整本书的结构蕴藏于一个 A4 大小的灰色盒子之中,类似一个档案盒,它并没有传统书籍常见的封面封底,因此阅读这本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阅读并不是从翻开书皮开始,而是从打开盒子出发。

打开盒子之后,便会发现不同材质的纸张层层相叠,每一张都是彼此独立的,而非装订成册的书页。最上面一层的单页是版权页,五张轻薄材质的纸张分别注名了书名、作者、设计师、出版机构、校对、翻译等信息。下面一层是六张类似明信片般的硬卡纸,用彩色印刷呈现了本书的受访者艺术家谢南星的布面油画《三角关系逐渐移动》系列。再接下来是中英双语的访谈文字,印在四张报纸大小的纸张上,对折两次后整齐地安排在盒子的最里面一层。访谈里,策展人李振华和艺术家谢南星的对话集中在对绘画的讨论,也包括了谢南星对艺术创作的种种思考。两人之间的谈话涉及了很多富于启发性的话题,比如中西方对“坏画”的态度,作画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堂和商场作为展示绘画的环境,或者“绘画的终结”等问题。

整本书的制作是由李振华近期在柏林成立的出版工作室完成的,这家出版工作室专注于艺术家书的制作,主要帮助艺术家来出版区别于画廊和美术馆画册的出版物。此次担纲书籍设计任务的是设计师柳静,这位居住在北京的设计师曾在武汉大学学习艺术和哲学,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和荷兰威廉德库宁学院学习平面设计。根据访谈文本自身的连续和不连续性质,柳静的书籍设计为阅读访谈预留出了诸多入口和出口,供读者能从任意一行文字进入访谈,或者凭借各自不同的阅读习惯及不同顺序的阅读方式进而对访谈产生个人化的理解。

关于这本出版物,李振华接受了《艺术世界》杂志的采访。


AW=ArtWorld

=李振华

AW:你是如何来选择出版的主题或者艺术家?

振:我希望这个选择过程是自然发生的,我不希望再用以前的工作方式来工作,比如画廊或者美术馆邀约你写画册那种方式。那种感觉不太舒服,像是你要赶着做事。这次我和谢南星的访谈也是自然而然的,没什么主要目的,有时我们平常的聊天会谈到很多精彩的地方,后来我们就想到要记录一下并做一个出版物。

AW:这本书中你和谢南星的访谈是通过几次对话完成的?

振:主体是通过一次对话,我们谈及了很多问题,聊得很好,后续又有几次小的分解和补充。

AW:作为策展人你和艺术家们的沟通频率是怎样的?

振:非常多,但是很多对话和沟通是不记录下来的。我希望保持一种舒服的状态,谈到哪就到哪,谈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动手做项目。比如我还会和很多艺术家保持非常密切的沟通,比如讨论最近看到的展览或者思潮等等,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职业状态。

AW:为何选择在柏林成立你的出版工作室?

振:我认为柏林的艺术气氛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不管一个艺术家有多大名气,或者一个艺术家的生活境遇多么惨,在柏林大家都可以很认真地谈艺术,我觉得这是良性的状态,也是我希望的。另外,我也有便利和成本因素方面的考虑。

AW:接下来你的出版计划是什么?

振:去年我在“外滩十八号临时艺术空间”策划过展览,但还没有出版过相关的出版物,我在筹划出版一本和年轻艺术家对话的书籍。



李振华1975 年生于北京,自 1996 年开始他的工作领域涉及展览策划、艺术创作、项目管理等多元实践。2013 年,他与艺术家胡介鸣和企业家张庆红共同创立了非营利性质的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近期,李振华在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策划了“罗曼·西格纳——影像,1975-1989 和现在”展览,同时他是 2014-2015 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展区的策展人,以及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开幕展的策展人。李振华居住和工作于苏黎世及上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