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迪乌:港口别墅中的对话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1   浏览数:1539   最后更新:2014/07/22 14:32:30 by guest
[楼主] 展览预告 2014-07-22 11:25:58

来源:艺术世界


郭凤怡:山水相

时间:724日—824

地点:长征空间,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798艺术区

http://www.longmarchspace.com/  


“郭凤怡:山水相”精选郭凤怡水墨宣纸作品15件,创作年代横跨1990年至2006年,涉及题材主要有历史及文化或宗教人物,比如《轩辕》(1990)、《达摩No.1(1998)、《自由女神》(2003)及《孔圣人》(2007)等,还有山水景观,比如《泸沽湖—假如女人统治世界》。郭凤怡与长征的第一次合作是2002年的“长征计划-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的第六站泸沽湖,一年之后她展开以“长征”为题的彩墨创作,耗时七年完成了长达22米的《郭凤怡绘长征》,这也是郭凤怡现存作品中尺幅最长的作品。做为此件作品的首次公开展出,作品的特殊长度带来了陈列上的挑战,也引发了一连串如何观看郭凤怡作品的思考。


郭凤怡

自由女神

彩墨宣纸

503 x 97 cm

2003


局部


局部


虽然郭凤怡作品的题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但是最终落实在纸上时,郭凤怡将大部分主题都拟人化,尤其是宣纸或卷轴的作品。这造成了虽然创作主题不同,但是视觉上的印象很相似。比如,画作中仅有一个主体,在这个主体中通常可以清楚地辨识出头或脸的形象,而根据脸的形象五官及画作上的文字或落款,提示了这些作品竖幅的观看方式,这也是传统展示肖像的方式。因此,若纯粹以视觉的角度来判断,郭凤怡的多数作品都可被解读为“肖像”。然而,郭凤怡的创作方式与山水画的传统又有契合,尤其反映在宣纸的作品上。宣纸是郭凤怡创作主要的载体,而这个载体无限延伸的性质也允许较随性的创作方式,使郭凤怡画作内容得以随着创作的时间和进程无限延展,最终造成以尺幅和比例而言,她的作品多细长如同山水画。因此,若从视觉感知入手,郭凤怡的作品大多应该以肖像的概念来观看,也就是选用竖幅的布展方式;若从创作方式入手,则应该以山水画的概念来欣赏,并采用横幅或平放的布展方式。

“山水相”包容了这两种观赏角度,在布满竖幅肖像的展览中同时也容纳了山水画横幅悬挂或平放的展示方式,两种观看方式的错置期待能为观者带来对郭凤怡作品新一层的理解和观看经验。



郭凤怡

伏羲

彩墨宣纸

400 x 70 cm

2006

局部


局部




郭凤怡

达摩1

彩墨宣纸

214 x 46 cm

1998


局部


局部



郭凤怡

彩墨宣纸

69 x 377 Cm

2002

局部

[沙发:1楼] guest 2014-07-22 12:34:05
还有存货?
[板凳:2楼] guest 2014-07-22 12:35:44
和山水和肖像全无关系
[地板:3楼] guest 2014-07-22 13:05:39
不但存貨多,並且部分大部分作品是不賣的,十年後賣一部分,二十年後再賣一部分,反正成本不高。
[4楼] guest 2014-07-23 10:54:26
恶心得要命,买的人都有病是吧
[5楼] guest 2014-07-23 11:22:25
死人画,谁买谁倒霉。
[6楼] guest 2014-07-23 23:22:22
癌瘤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