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继续亚洲,或者扬弃?2013亚洲双年展“返常”观察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1   浏览数:1308   最后更新:2013/11/11 17:31:09 by guest
[楼主] 蜡笔头 2013-11-11 09:24:33

文/李小榕 |来自: 艺术时代

巴斯奎特与朋克乐队在一起 1980年


二战后,由于欧洲战场受到了严重的战争破坏,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战后迅速崛起,同时也在逃离欧洲战场的许多艺术家们的推波助澜下,现代艺术发展的中心和主力由欧洲法国转到了美国。美国1970年代初期是极简主义、观念艺术和超级写实主义三足鼎立的时期,1970 年代中后期是多种艺术流派和风格同时并存的多元化时期,美国新绘画艺术复兴于这一时期,它没有占主导地位的画派或艺术家群体,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涂鸦艺术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
涂鸦:街头出现的生活艺术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文化,面向的是大众,艺术思想的观念上,至少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它与兴盛于1960年代美国的波普艺术有很大的关联,它们两者是一种艺术思维上的延续。这两种艺术现象从产生的情况分析看产生的地点都是在艺术思想比较活跃的美国;在时间的跨度上,涂鸦艺术是在波普艺术后,当然界限不会这么明显。涂鸦艺术的创作观念,在被称为“涂鸦之父”的基斯•哈林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就像哈林自己所说的:“你可以去时代广场,在那里呆上十分钟,就可以看到比你一天时间在苏富比能看到的都要好的艺术。”1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哈林艺术的大众主义观念很好的注解,他一生的艺术生涯都是沿着这样的观念在实行着自己的艺术行为。这样的一种艺术观念可能是受到艺术家约瑟夫•科萨斯“将艺术带到大街上”观念的影响。

早期的涂鸦创作以文字为主,那些涂鸦画的创作者称自己为“写手”而非“画家”,而且通常是匿名的,他们流行用街道号码做假名,比如TAKI 183、JULIO 204、FRANK 207,他们的涂鸦画地盘的意味十分的浓厚。大部分的涂鸦创作者既不是专业的艺术家也不是专业的艺术系学生,而是来自纽约布朗克斯、布鲁克林和哈林区的街头少年。涂鸦的行为本身是一种对权威的反叛,而涂鸦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借由这样的行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行为艺术,能很快地引起社会政治界、媒体,以及主流艺术、传统艺术文化界的注意。于是涂鸦的文字逐渐减少,转变成大型精致的卡通绘画图像。早期的涂鸦文化喜好单一色彩,并使用引用语,如烟缕的符号及“HELLO”等。接着,文字形式的箭矢变化成王冠,寓意戴在头上以示威严。后来,以耀眼、醒目、突出为目标,涂鸦者开始以高彩度喷漆在地铁或大街道上写自己的名字并以对比色或黑色将其围绕,甚至又以镶条、斜纹、星形、西洋棋盘或圆点花样等装饰,希望名字突显出来。
1970 年代中期,以改变自我的像徽形式出现,内容大多为卡通影片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多数以类似被攻击、辱骂等一些不寻常的姿势出现。涂鸦背景越来越复杂,喷漆以为装置的改良而使其功能及作用发挥到极致。燃烧的太阳、星星、子弹划风而过、画风景、自画像以及抽象符号等,组合并重生出另一个有趣的画面。尽管涂鸦在早期发展中有许多不成熟的表现,但发展盛期的涂鸦,表现手法单纯,质朴,那种来自街头、绝望无归的叛逆精神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揭示了部分群体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的热切渴望,同时也是潜意识自由释放的方式。1970年代中后期,在后现代文化思潮与波普艺术的影响下,众多受到正规美术训练的青年人参与到街头涂鸦中,涂鸦在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和创新,成为不知名的青年艺术家对抗传统艺术体制的武器。同时由于学院派艺术家的跟进,于是专业涂鸦人开始出现,类似联盟、社团的团体也纷纷出了,之后涂鸦作品开始进驻艺术画廊,供人欣赏、收藏、买卖、投资。自此,涂鸦文化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涂鸦艺术”亦从此诞生。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涂鸦艺术家有:基斯•哈林、让•米歇尔•巴斯奎亚和肯尼•沙夫、蒂姆•罗林斯。

巴斯奎特 《堕落的天使》 1981年


基斯•哈林:“涂鸦之父”的炼成

基斯・哈林(Keith Haring)出生于1958年,死于1990年,年仅32岁。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的库茨镇长大。曾在纽约艺术学校接受过正规的美术培训。作为近代涂鸦艺术起源地的宾夕法尼亚,基斯・哈林在此地的长大,可谓是早有预谋后的艺术早成。在面对着一个艺术大师级的人物英年早逝时,我们已经无法搞清是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出现促成了艺术大师,还是艺术大师的出现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基斯・哈林和涂鸦艺术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活到32岁的基斯・哈林和涂鸦艺术一样,风行一时,却又如昙花一现。而在世界艺术史中,哈林确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对婴孩的表现是哈林作品运用得比较成功的一个主题,这也成了他后来创作的标志性图案,对他未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之后,他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系列其他形象,譬如狂吠的狗、活动的器具、跳舞的交媾图等。哈林在婴儿的主体物旁边通常都会加上一些外散射的光芒。这些向外散射的光芒使人想起童年的快乐和纯真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科技发展的疯狂与幼稚。哈林通过塑造各种形态的婴儿来组成一张完整的画面,最突出的婴儿形态是爬行婴儿。然后再在大的爬行婴儿轮廓中塑造一些形态各异的婴儿形象。他的作品既带有孩童的天真,也触及到成人的灵魂,诸如生与死的严肃话题,他谴责毒品、反对种族主义、对同性恋的恐惧和对艾滋病的关注。评论家这样评论哈林的幽默:“他将幽默运用于物体和人体的畸形之中。他的幽默是用来激活潜藏的能量和破除艺术上严重的故步自封。”2整个画面看似不经意地经营,可是却能引起广大人民思想的共鸣。当人们在街头看见这样的艺术形象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哈林的所为,哈林的艺术已经成为了一个视觉符号。有一次他在街头作画,行人看了很奇怪,就相互嘀咕,这人怎么画得同哈林一模一样呀?他一定是在模仿哈林。于是有人冲哈林喊道:“嗨,你以为你是哈林呀?”哈林抬头一笑,说道:“谢谢你,我正是哈林。”
美国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地铁为传播媒介,涂鸦艺术者把自己的思想迅速传播开来。涂鸦公然的闯入公共生活环境中,城市墙面一夜之间成了涂鸦的天堂。从某种意义上说,涂鸦使艺术成为了生活。涂鸦者反对艺术为上层社会的人所拥有,人们站在家门口就可欣赏到幽默,色彩绚丽的图画,不用付费专门走进展览馆。

巴斯奎特与安迪·沃霍尔


哈林在地铁中作画,大都是白天交通高峰期,他作画时,常常有一个或几个观众在旁边看着。哈林画完后要走,有人会问:“你画的是什么意思?”哈林不正面回答,只是说:“那是你的事,我只画画。”哈林不认为艺术的主题是先行的,或者由艺术家单方面确定的,艺术甚至可以没有主题。哈林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媒介”,因此他忠实于自己的媒介作用,只是准确快捷地极富热情地将自己身心的瞬间感受或感悟表达出来。哈林认为这种偶发情境是让事物自己行动。因此,他的画从不预先设定,不做计划,不画草图,大型壁画也不例外。哈林的这种艺术主张,使他的艺术创作有很强的表演性,哈林也总是寻找公共媒介物,如公园、名人的身体、柏林墙、教堂、医院、学校等有人和人多的地方进行涂鸦创作。这使他将创作和欣赏(交流)一并完成。在欣赏者的审视下进行创作,也对他提出了一种高的艺术表演要求,即,必须一笔呵就,不能卡壳,不能有错误。神奇的是,哈林似乎没有一件半途而废的作品(可能我们不知道),他总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将他想表达的对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哈林曾说:“地铁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了另一种对艺术理解的方法,即艺术作为某种东西可以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或者将信息传递给他们,而这些人正在逐渐成为艺术的港湾。在过去,艺术是中产阶级和那些可以支付得起收藏费并且‘理解’它的人的象征。艺术被当将大众与上层社会隔离的手段,而且在多方面被当作反对大众的工具。很久以来,艺术经历了一种过分知识分子化的过程”。3哈林使涂鸦艺术社会扩大化,涂鸦行为被公然接受为一种先锋文化。

巴斯奎特 Lead Plate with Hole 1980年


哈林的艺术创作是美国1980年代青年文化的一种产物。在后工业科技、民主泛滥的岁月,他们崇尚艺术的贫民化,希望艺术能从贵族们装模作样的无聊把玩中挣脱出来,回到鲜活生动的日常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哈林的作品对上层社会和传统价值规范有深刻的质疑和大胆的不恭。他的艺术主题大多与性爱(手淫、群交、同性恋)、暴力、资讯化、宗教、形而上有关,他选择的具象符号也多是:带光环的孩童、吠犬、孕妇、飞碟、金字塔、数码和象征
性点、线元素等等。在艺术表现上,哈林热衷高度的抽象原则,具有极少主义艺术的特征,又有极浓厚的象征、暗喻、神秘、卡通等色彩。哈林强调艺术的交流和参与,这使他对绘画的平面性(二维)感到了局限,不仅觉得它缺乏视觉深度,更认为它只是一种物质幻觉。于是哈林的艺术创作热情由二维的平面画转向了有三维空间感的雕塑艺术。
哈林的雕塑创作从现成品开始。如,他将亮漆涂在婴儿床上,便算是他的一件作品。他还在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自由女神》作品上涂抹颜色,在1985年格林街画廊的画展中,他展出的作品是用钢板裁制、涂着亮漆的随意人物造型。这标志着哈林正式成为一个雕塑家。这年哈林27岁。在哈林的雕塑作品中,《献给兰多伊斯的红犬》比较有名(该红犬作为一个具象符号,以后在哈林的其它创作中被多次使用)。兰多伊斯是一名教授,他于1825年创建了蒙斯特动物园,1960年代后期,某财团因盖一座银行大楼而将它拆毁。哈林对此不满而愤慨。他说:“《红犬》是动物园的灵魂,是兰多伊斯的灵魂,它从地下窜出来狂吠,对新的大楼进行抗议……”
哈林既反对盲目的城市化建设,更反对人文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哈林对雕塑艺术分外看好,认为它比较真实、坚久,甚至可以不朽,并且人们有更强的物质感和视觉形象触感,他人也比较容易参与和游戏。他经常到河畔公园放置他作品的地方去转悠,看看人们对他的作品有什么反应,哈林想知道“人们如何使用它们”。虽然哈林极热衷观众的参与,但他这种热情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因为,尽管哈林创作时考虑到了观众,创作后也将它们摆在人们极易接触的公园或其它游乐场合,它们的确也似乎有些趣味性、娱乐性,但是哈林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抽象、神秘、宗教、暴力、性爱和社会关注等元素却是普通人难以看懂并不容易参与其中的。从这些思考的文化涵义和观念特征来看,它们是不适合普通人的审美趣味的,它们具有某种仍然高高在上的文化和艺术的严肃性。好在观众们并不追究这些,他们不求甚解玩味着这些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大众传播的效果。

巴斯奎特


登堂入室:涂鸦艺术使命的消解
1970年代到1980年代,纽约的画廊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涂鸦文化展览,把街头的涂鸦艺术家请到画廊中来,涂鸦因而成为高雅的艺术创作形式。1972年一群涂鸦艺术家在美国成立涂鸦艺术家联盟,邀请各区涂鸦高手在大学的一面覆盖着纸的墙上作画,涂鸦才真正开始第一次被视为是一种合法的艺术。此后,在波普艺术与新绘画运动的影响下涂鸦艺术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后涂鸦艺术时代。后现代时期的涂鸦艺术又称为“后涂鸦艺术”。在美国,涂鸦绘画已成为纽约画派最流行的一种绘画风格,街头的涂鸦创作和传统媒介相互结合,如采用版画和油画,以及雕塑的方式,一些画廊开始专门展示涂鸦艺术家的作品,后涂鸦艺术成为当时纽约画派的明星。
当艺术体制开始接纳涂鸦,画廊开始举办涂鸦的展览,博物馆愿意典藏一幅涂鸦作品时,哈林发现自己逐渐开始远离街头。他不得不与画廊签约,因为他无法再应付那些不断跑来工作室讨价还价收购作品的人。哈林逐渐不在地铁站画画了,因为他一旦完成了画作,立马会有人想办法将之带回家,哈林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了一件商品。他开始频繁获得国外机构的邀请,周游世界进行创作,而他的作品不再是随时可以擦掉的粉笔画,而是成为壁画被机构永久地典藏。不可否认的是,当涂鸦从街头转入画廊时,它的初衷意义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

巴斯奎特与基斯·哈林在一起


哈林出名后,公益事业和涂鸦艺术的传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为1982年的反核集会,1985年的“解放南非”运动散发了数万张招贴画。他还积极参加“反艾滋病艺术”活动,普及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视觉形象。1988 年,他被确诊患有艾滋病之后,哈林创立了基斯•哈林基金会,以资金和图像的方式,支持关于艾滋病的运动和关爱儿童的项目,直到他去世后,基金会依然颇有成效地运作着。自1984年开始,哈林在世界范围内与电影、电视、绘画、时装、舞蹈、音乐等明星广泛合作,多方面介入各种社会事件和领域。与他合作的名人包括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比尔•T•琼斯 (Bill•T•jones)、格瑞斯•琼斯(Grace Jones)、麦当娜(Madonna)等等。与此同时,哈林还在纽约和东京开设有波普商店。
同性恋身份对哈林的内心生活和情感世界影响深远,也促成了其艺术升华,但却给他带来了致命的伤害。当哈林的身心以同性恋的方式极度解放时,艾滋病却不期然而然地宣判了他的死刑。在哈林染病期间,虽然他没有因为病患而痛苦,仍在充满生命爱意地生活和创作,并且由于死亡阴影的迫近,他的身心和感情变得更敏锐更直觉了,能更微妙更内在地感到阳光照在脸上时的滋味。但艺术家也没有权利抗拒死神的召唤,1990年,哈林32岁时因艾滋病并发症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哈林去世后,他的影响并没有因为哈林身体的逝去而消失,相反,随着现代生活潮流的推进,哈林所代表的艺术和生活的艺术符号正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地接受。他的作品出现在旧金山的贺年卡上,曼哈顿饭店的筷子包装纸上,奥利机场“援助无家可归者”的告示牌上,以及在澳大利亚的服装商店里,而日本的地铁里,年轻的卡通一代,更把哈林当作了他们的教父。一天,一个叫巴利•布林德曼的学者问他5岁的儿子,他画的机器长出的线条是什么意思,他儿子鄙夷地看着他,仿佛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一样,然后一字一句地说:“它们是基斯的情感射线。”
随着时尚工业的迅猛发展,时尚文化用他们敏锐的嗅觉,在涂鸦艺术中找到了新的兴奋点,涂鸦艺术中所蕴藏着一种属于年轻人的自由感和豪放不羁的野性,以及对设计艺术新的启发。时尚界开始频频向街头涂鸦者抛出橄榄枝,这使得涂鸦艺术被主流文化所接受成为可能。当涂鸦艺术脱离了它的社会根基和原始出发点而成为一种时尚符号时,也可以认为这种艺术已经“灭亡”,但是它引起的一种社会的风潮和波谱艺术一起开启了动漫时代的来临。

巴斯奎特自画像


注释:
1彭晓东、谭娟:《将艺术带到大街:美国涂鸦艺术家基斯•哈林》,杭州:《美术报》,2007
2李星明,张跃铭编译:《哈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年版。
3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魏小莎译:《西方八十年代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P38-42。
4 AlexandraKolossa:《KEITHHARING》.
[沙发:1楼] guest 2013-11-11 21:18:22
考古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