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重思策展:新媒体后艺术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432   最后更新:2013/07/03 09:37:02 by babyqueen
[楼主] 叮当猫 2013-07-03 09:37:02

来源:新浪微博


@理论车间后门: 网上与艺术:现在的艺术家老在抱怨,他们的艺术创作很快被淹没在网上的海量的信息里了。现在是,艺术家和他们的观众一样,上网,也就只是为了去看看朋友们最近在做什么了;我们顺便也关心一下几个网上杂志,几个网站和自己喜欢的博客等等。


理论车间后门艺术世界只是网上这个无限的公共空间里的一小部分。而且,你还无法批判网上,虽然你能批判艺术机制和机构。


理论车间后门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在互联网的监视下工作了。


理论车间后门在网上,艺术家用不着做出成品,只要讲一下制作的过程,就可以,艺术家都成了推特手。艾未未为这提供了范式。就不断宣布,号称要做好了,可以用新的将要去做,去替代作品呈现。


理论车间后门以前,美术馆权威的时代里,马奈们反对的是美术馆的威权和僵化,今天,倒过来了,我们似乎反而在向往美术馆和画廊体制的审美审查之威权了,因为,看起来,只有美术馆和画廊,才会真正在乎艺术的质量,去看护创造力,改善艺术成果。


理论车间后门当代主体是由一组密码构成。启蒙时代,也就是笛卡尔之后,主体被定义为一个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秘密核心,是一个密室,连上帝都进不来的。在网上,我们人人都成了上帝:一组密码的集合。围观者成了黑客。


伍迪爱伦坡围观者试图猜测“我”,定义“我”。整个网络成了大家随意凝视的景观么


李戒乏我们需要东西来区别自己和他人,美术馆替你办到。


米九不加V没有不参加比赛的职业运动员。职业艺术家亦然。


Clifford孔艺术家并不愿意把他们的创作在网上公开,因为怕被偷,所以网友只能看到他们的头衔,看不到作品,久而久之观众没了好奇心,艺术家也没人捧场了。到底有没有艺术家或艺术机构或政府部门真正想过,什么样的渠道才是艺术走近人们心里的渠道?我想这靠个人能力还是有限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