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沙拉专访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398   最后更新:2011/11/10 11:34:47 by 小白小白
[楼主] 蜡笔头 2011-11-10 11:34:47
来源:中奢网 文/李小力



总的来说,亚洲艺博会十年有成,这十年间亚洲城市型当代艺术博览会数量呈倍增长。这门产业在亚洲迅速发展,从最早的“台北艺博会”,依序是首尔的“KIAF”、北京的“CIGE”、“艺术北京”、“上海当代”、“香港艺博会”、新加坡的“Art Stage Singapore”。近一两年还有地理位置较远的新崛起的印度“Art Summit”,几乎每个亚洲重要城市都有一个足够代表性的艺博会。我们也可以说,当年二战后欧洲各个艺博会之间的白热化竞争现在就在亚洲重演。

亚洲艺博会经历了多次起起伏伏,最明显的就是韩国“KIAF”。在韩国政府大力扶植下,这颗从2006年升起的亚洲新星,好景持续不过三年就被突如其来金融风暴吹灭了美梦……如今的韩国政府虽然仍旧大力支持艺术产业向国际化扩展的野心,但其本地艺博会却成了无国际买家支持的“边缘型”展会,其边缘化也造成了本地的藏家只支持西方艺术的怪相。东京艺博会也是如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日本就从未逃离过“泡沫经济”的阴影。东京艺博会前身是1992年开办“日本国际当代艺术博览(NICAF)”,但是后来遭遇日本泡沫危机,营运状态一直不好。艰难维持至2002年后,就决定改为综合性博览会并且迁到东京。2005至2008年因为有中国艺术市场崛起的加持,“东京艺博会”曾经一度是中港台藏家扫货的钟爱之地,但由于日本艺术产业自身的保守,加上日本当代艺术在艺术收藏部分只占据亚洲收藏圈的非主流地位,其艺术博览会也与韩国“KIAF”有着同样被边缘化的命运。

而位于亚洲艺术中心的北京一直以来呈现出两方拉锯的局面,即“艺术北京”与“CIGE”。就在今年两方艺博会结束后,战事终于分出一点胜负,“艺术北京”胜在展商多年连续支持,“CIGE”则因主办方被评价私心过重导致日况愈下。北京的场子一直以来有种“比人气、比噱头”的虚假气氛,艺博会中最重要的交易结果反而被虚混过去了。与此同时,由两位西方人主导的“香港艺博会”及“艺术登陆新加坡艺博会”(Art Stage Singapore)从众多艺博会中脱颖而出,它们所提倡的“国际化”及“亚洲化”吸引众多关注,但由于出现时间尚短,是否“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有待持续关注。

艺术博览会最重要的关键是交易成果,毕竟它提供的是一个交易交流平台。交易的是有形的艺术品,或是无形的——比如两个画廊间艺术家的展览交流。在短短几天内,藉由这个平台克服区域性的限制,让艺术品能够被更多人关注。

当西方艺博会系统进入亚洲时,亚洲的艺博会应该重新思考根基于本土传统并有利当地艺术市场发展的新型态艺术博览会,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随着中国艺术产业的壮大,华人收藏圈也渐成形,“中国崛起”让两岸三地的北京、香港、台北三大城市艺博会也相对被看好。以下列出的是四个截至目前发生的亚洲城市型艺博会,由今年初被“巴塞尔”收购的“香港艺博会”领衔演出这场大旋风,及其城市竞争的新生态雏形。
[沙发:1楼] 蜡笔头 2011-11-10 11:21:44
亚洲艺博会:领头羊香港的蜕变

文/李小力


香港艺博会 Sprüth Magers以50万欧元的价格卖出了一幅古尔斯基的《法拉利 II》

还记得2008年第一届香港艺博会开办时,当时的内地艺术市场也是一片火热,所以并未将这位“小老弟”放在眼里。许多画廊主只是怀着去看看玩玩的心情赴香江一游,而香港国际化的一面也确实让内地人士大开眼界,原来这就是艺术产业所谓的“国际化”。香港即使本身艺术产业薄弱,但其消费实力却颇有看头,跨国公司所带来的艺术消费阶级使“小老弟”一出手就让 “老大哥”惊为天人。加上香港地区的“国际性格”,藏家来此消费艺术品不用再考虑多负担税费,也是促使香港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关键。这一年,共有19个国家的101家画廊参加了这届艺博会,但从规模上来说,还只是类似“台北艺博会”的中型艺博会规模;而三年后的2011年,参展商规模已发展成为来自38个国家的266个画廊,香港俨然已经站稳亚洲艺博会宝座。虽然在2009年,也就是遭遇金融风暴的后的一年,“香港艺博会”稍微受到些影响,但展商却仍维持在110家,其中还包括不少重量级画廊,例如英国的“白立方画廊”、美国“高古轩画廊”等。虽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井喷状况暂时停滞,但这两家大腕级别的画廊不畏金融风暴首次参与,也让人们意识到,具有先天优势的香港或许将有新鲜事要发生。

隔年的2010年,参展数量增加至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155家画廊,比2009年增长了约四分之一;同时吸引了约4.6万人次的观众参观,也比2009年增长了约三分之二。也是在这一年,虽然香港艺博会只才第三届举办,却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画廊与藏家参与。同时,此次艺博会总监Magnus也很聪明的考虑到中国画廊普遍开业甚晚,特地推出一个名为“艺术未来”的特别项目,邀请16家成立不到5周年的中国画廊参加。 2010年的这届香港艺博会上,销售了包括达明.赫斯特的作品《The Inescapable Truth》,由“白立方”以175万英镑卖出;张晓刚的《绿色长城:夫与妻》由“佩斯北京”卖出,价格为100万美元;三分之一的参展画廊参与了主办方发起的“新买家游踪”项目,针对新买家推出售价在5000美元以下的低价位艺术品,证明了香港艺博会交易的不只有明星艺术家的作品,小作品的买气也异常旺盛。

今年(2011年)的香港艺博会由于“巴塞尔入驻”的前哨消息,招商规模自然胜过往年。展会现场,大牌画廊们佔据着最有利的位置,White Cube Gallery、Lisson Gallery、Gladstone Gallery、SCAI the Bathhouse、David Zwimer、Hauser & Wirth、Kukje Gallery等各国代表性画廊在本届香港艺博会几乎全员到齐。主画廊区位置不变仍在第一层,纳入来自30个国家的161个画廊,其中大陆画廊有“Aye Gallery”、“东站画廊”、“Boers-Li Gallery”、“北京现在”、“北京公社”、“长征空间”、“香格纳”、“唐人艺术中心”、“维他命艺术空间”;来自台湾的仍旧维持四家,即“诚品”、“索卡”、“Chi-Wen”及“新苑”。

本次香港艺博会销售成绩火热,高价作品几乎都都落在西方当代作品上。来自美国L&M Arts的Jeff Koons大幅画作《Monkey Train》以350万美元夺得整场最高成交价。其余的销售还包括:纽约David Zwirner以42万美元出售了严培明的《Self Portrait》, 另外画廊亦以110万美元售出Luc Tuymans的《The Couple》、 Louise Bourgeois所创作的《The Geometry of Pleasure》,经由纽约的Cheim & Read以75万美元售予一名华人收藏家;White Cube以52.5万英镑出售Jake & Dinos Chapman的《Dass Kapital ist Kaput? Ja? Nein! Dummkopf!》,买家经证实为阿拉里奥的金昌一。以上销售状况不到总成绩的十分之一,大家由此可知香港对国际级买家的吸引力,这是令其他亚洲艺博会望尘莫及的。

今年“香港艺博会”名单公布后,首先发难的就是来自中国内地的画廊。由于西方画廊占大多数以及内地画廊数量锐减,“星空间”负责人房方对此批评说:“Asia One等于安慰奖”。Asia One是指设在第三层,专门展示47家亚洲画廊的艺术家个人秀。而最被人诟病也在此,许多大陆画廊被设定在此区,由于从主画廊区到Asia One必须搭两次手扶梯才能到达,许多Asia One画廊主抱怨,几乎未见到大藏家现身第三层。所以,除去组织方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之外,众多亚洲画廊抱怨组织方为西方画廊大开门户的同时却又将亚洲画廊边缘化的问题,也有待组织方认真考虑。这样的抱怨也带来一个疑虑,即“全球当代艺术圈真的只能有一个西方标准存在吗”?艺术博览会是一个艺术品交易地点,一切以商业利润为最高指导原则。人们本来就不该期待它能多公平,如果照巴塞尔往年纪录来看,一个成军没几年的“不良画廊”都能参加巴塞尔,我们又怎能期待所谓“巴塞尔的标准”呢?

虽然将“巴塞尔模式”移植到香港虽是明年的事,今年在Magnus努力招商之余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西方大牌画廊持续佔领黄金地段的状况在几年内将无法扭转,而亚洲画廊最关心的是,要在国际平台上现身便要扩张香港艺博会上的亚洲份额。其实,香港艺博会的西方倾向从长远来看是好事,西方制度的刺激可以促使亚洲画廊的质量提升,而西方的藏家来此也能关注到亚洲艺术。“高古轩”签下的第一个中国艺术家是曾梵志,可以说是该画廊来亚洲投石问路的一把“尚方宝剑”,这也是东西方艺术交流最接近的一刻。
[板凳:2楼] 蜡笔头 2011-11-10 11:23:19
亚洲艺博会:台北老大哥的困局

文/李小力



与北京旨在推动当代艺术的意义不同,“台北艺博会”是反应地方艺术生态的产物。上个世纪80年代正值台湾经济的黄金年代,台北画廊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其成长速度只能用“奇迹”来形容。1983年,台湾的画廊还不到10间,总成交额不到1亿台币;到了1993年,根据当时“文建会”统计,台湾的画廊已有200家,交易金额达40亿台币。也就是说,台湾画廊产业在十年中成长了40倍。、

加之当时台湾的外汇存底突破千亿美金,对西方制度接受度又高,毕加索等国际现代派大师开始屡受台湾藏家关注;当年“帝门艺术中心”就举办过许多西洋大师如毕费罗及毕加索大展。第一届“台北艺博会”于1992年面世,“苏富比”及“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也选择在1995年扣关台北。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成功,使得台湾艺术产业中至关重要的几个元素也逐渐成熟:艺术家、画廊以及收藏系统(收藏家及美术馆)。与艺术市场相关的产业也扩大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体系。

开放的社会状态以及良好的经济增长,为台湾培养了大批财力雄厚的收藏家,值得注意的是台湾企业家也就此加入了艺术收藏行列。在台湾艺术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时,1997年波及全球的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根据“大未来林舍画廊”老板林天民先生的回忆,那是亚洲有史以来所经历的最大金融创伤,当时亚洲各国的艺博会相继停办,唯有“台北艺博会”勉强坚持每年一次的传统。可不幸后来台湾受到“九二一大地震”及台湾政局动荡的影响,2000年“苏富比”撤出,更是让台湾艺术市场受到重创。

台湾画廊开始衰退,展览经费缩减,与艺术家之间缺乏信任感,代理制形同虚设,也造成台湾艺术家一直无法打开国际格局,在国际市场上的辐射力有限。从此,台湾画廊及艺博会,甚至拍卖会也一直无法跳脱区域性的局面。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及香港趁势崛起,全球艺术市场也越趋透明,台湾收藏家自然可经由这些邻近的艺博会购买艺术品。“台北艺博会”也只剩下本地画廊每年露面与同行交流的意义。

2011年的“台北艺博会”走出金融海啸阴霾,招商暴增四成达到124家。但即使如此,也很难评断是否因为“香港艺博会”的西方倾向让“台北艺博会”今年如此火热。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展商组成显得国际化多了。台湾一向是日本当代艺术最好的出口,今年三月也由于日本东北大地震影响以及“东京艺博会”的不理想,日本画廊纷纷走出日本,也使得本届日本画廊参展数量破纪录的超过30间。另外,两岸关系的愈趋开放,也使内地画廊比例上升至14间,并且个个大有来头。分别是来自北京的“北京公社”、“Boers-Li”、“偏锋”、“星空间”等代表性画廊,连同未参展的“长征空间”负责人卢杰以及“香格纳画廊”的罗伦佐也到台北观展,都表示对明年参展有极大兴趣。博览会结束后,主办方释出的新闻稿表示本次艺博会总成交额达到10亿台币,约合人民币2.2亿元,但依照台湾人“隐富”的个性,实际成交额应该更高。

受惠于中国艺术市场崛起,相信华人艺术消费阶层在近年内将会暴增,这也正是台北艺博会转型的最佳时机。如本届艺博会推广大使陆蓉之所说,台湾最令人羡艳的是拥有世界一流的藏家,“台湾收藏20年培养出来的不是金钱,而是眼光”,如何利用本地雄厚的藏家资源将本地艺术产业跨出区域性的禁锢,才是台北艺博会在今年之后的重要课题。
[地板:3楼] 蜡笔头 2011-11-10 11:24:55
亚洲艺博会:沉静的艺术北京

文/李小力



在“上海当代”于金融风暴尽显疲色后,“艺术北京”与“中艺博”(CIGE)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的五月,不管是画廊或是媒体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奔波,而且年年上演的PK战也真是越看越腻。

而今年或许就是这场上演许久的PK大战现出分水岭的一年,与几乎同期的CIGE相比,“艺术北京”无论是在人气或是买气甚至媒体传播间皆占上风。多次听到艺术圈人士提出,“两个艺博会应该合体,在一个星期里来回奔波,藏家跟画廊都累坏了”。

CIGE举办至今已有八年,每年的宣传噱头无不一绕著明星或是娱乐事件打转,直到今年由陈冠希与“没顶公司”领衔演出,噱头搞足却失了展商的心;加上参展商只剩60家,展场顿时缩水一大半。虽然画廊们本身个个都有来头,但是带来的作品却明显是在应付,用在场一位画廊主的话来说就是:“好的作品都在仓库里呢”;而作为宣传主力的陈冠希也在艺术圈一片同声质疑下,成了当晚有满场艺术品陪衬的男主角,也引起人们讨论这段“跨界”是否来的太早太急。而艺博会的重点——销售状况则是到了无人关心的地步。

至于另一个走到第六个年头的“艺术北京”,也不能说它做的多好,只只是在另一个竞争者所引起的负面观感太多后,“艺术北京”就是好的那一个了。今年“艺术北京”的参展画廊数量与往年没有太多变化,通常维持在100家左右,但是董梦阳今年的“大北京大艺术”的想法却让展会质量变得参差不齐;展会包括了许多不知名的画廊以莫名“艺术商品”概念参展,殊不知这样鱼目混珠的作法不仅影响展会品质,也会引起其他展商再度参展的意愿。

随着“艺术北京”的开幕,也传出“北京画廊协会”终于由董梦阳一手牵线促成。其实筹办将近半年来,“北京画廊协会”会员名单囊括大半北京画廊。众人盼望已久的“艺术北京”与CIGE即使最后合体无望,“北京画廊协会”以第三方立场出面统整资源,对整个艺术圈来讲也不失为好事。不过由于操刀者董梦阳背后的“艺术北京”光环太亮眼,也有人质疑这样会不会回归到两大势力的再度拉扯?

对艺术博览会最重要的就是销售,但是对这两个北京艺博会来说,销售只是附加价值。北京艺博会才刚起步,与其说俩家在打造不同品牌,不如说他们只是各自在抢占资源。画廊也在观察,用一种中国式的方法建构起的中国艺术市场,即使表面看来光鲜亮丽,内里是否“真空”也都各自心中有数;但这都只是一种过程,潜在的巨大内部需求推动下,北京终会有一个艺博会胜出。
[4楼] 蜡笔头 2011-11-10 11:26:20
亚洲艺博会:迷茫转型中的上海

文/李小力



2007年第一届“上海当代艺博会”开幕,为国内艺术市场从业者所瞩目。彼时人们在对北京两大品牌艺博会的恶斗感到失望以外,还真的以为存在一个“国际化”、“高规格”并且真的有藏家来买艺术品的艺博会。“上海当代艺博会”中的人们也是一道美景,但衣著考究、觥筹交错的幻影下,却躲避不了“上海当代艺博会”每况愈下的现实。

起码,今年不会再坏到哪去,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好损失。从2007年开始,短短五年之内,“上海当代艺博会”就换了三任总监,从前巴塞尔总监罗伦佐到秦思源,再到一个艺术圈内戏称“门外汉”的马西墨;投资方博洛尼亚非常懂得“换人做做看”的道理。而今年主办方也透露,“上海当代艺博会”连续五年都是亏钱的,由于主办方争取高素质的观众、环境考究的场所以及高水准的布展设计,还要邀请国际重要藏家来上海,这些都所费不赀;但是也显示出来自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前期作业的花费都当做是投资。

今年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上海当代结束后,组织方对外宣称艺博会未来将走“本土化”路线。也许中国艺博会老板们总算理解了一件事情,当前的中国艺术生态根本无法完全对西方画廊敞开大门,何况邻近的香港早就盖好了房子。这样的见风转舵虽说是商人天性,却让当了好几年观众的我们笑掉大牙。人们总是跑的太快太远,以为只要为一个新兴市场灌入国际化就能造就一个全面的体制。但凡是明眼人都能明白,基础工作早该在前几年建好。

从2007年开始,与其他博览会相比,“上海当代艺博会”就占有优势,其发展及经营模式符合市场的逻辑需求,组织方具有明确的方向及视野。第一届所呈现的多元当代艺术在整个亚洲艺术版图里也是非常难得一见的。而2008年的第二届,外界对上海当代的态度转为观望,毕竟销售才是一个艺博会的重头戏,不过在势头正好的时候,还是招商到了140家画廊,比第一年多出10家。到了2009年,或许因为经济真的不景气,也或许从参展商的经验值里,上海已经被淘汰;当年的招商数量锐减至76家,整个展会的国际性及品质也有所下降,展商有如“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也是在这一年,总监由秦思源上马,罗伦佐与博洛尼亚之间的官司才正开打。

伴随中国历史上艺术市场最为剧烈的起落,“上海当代艺博会”在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稍微露出一点曙光时,展商数量回升到100家左右。而今年,新总监马西莫上阵,上海当代仍旧带著一种纸醉金迷的氛围,几乎所有上海画廊统统到场。一楼主展场来了几家名牌画廊(多数来自北京),而二楼则是知名度较低的画廊。本次总共90间画廊的参与,人们给予了不好也不坏的评价,似乎“上海当代”的形象已经在全球当代艺术博览会的浪潮中给洗刷掉了,但更多的感触是已经“懒得”再评价。

其实,上海有一种近似香港的“国际气质”,而且具备国际都市应有的人气底蕴。上海独特的城市性格,绝对不输香港。所以,到底是少了什么?道理很简单,组织方缺乏本地资源,少了一种与本地共通共生的状态。上海就这样卡在中间,不如香港的国际化,也不似台北本地艺术团体之间的紧密产业链结合。
[5楼] guest 2011-11-10 15:31:43
好像拉下了新加坡喔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