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政治哲学眼中的“共X主义”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434   最后更新:2011/08/04 16:31:26 by 理论车间
[楼主] 宁静海 2011-08-04 16:31:26
作者: 凯特·戴姆林(ARTINFO法国站)



阿赫迈德·阿拉苏达尼《无题》(2011)

今年威尼斯双年展(持续至11月底)的一大亮点是强势崛起的中东力量。该地区有5个国家馆──分别是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此外还有首次在国际上亮相的泛阿拉伯展览。

ARTINFO 参观了其中几个关键展场。

埃及馆

埃及馆的标语是“向艺术家阿赫迈德·巴西乌尼致敬”,巴西乌尼(Ahmed Basiouny)在1月28日开罗骚乱中丧生。作品由两件录像作品组成,第一件名为《三十天原地踏步》是巴西乌尼在一年前创作的,另一件是他在解放广场骚乱前三天拍摄的素材。

《三十天》是通过“在鞋和身体上安装传感器后在同一个站立点行动”制作出来的。奔跑的身体产生的热量被“转化为可见的图表”,让观众“亲眼看到能量和运动和身体消耗演变成一幅图画。”巴西乌尼在开罗抗议活动中的罹难让他的这种身体呈现显得尤为尖锐,而以固定的姿态奔跑则萦绕着政治的泛音。

本次展览从一种纯粹的艺术批判角度提出了问题,因为艺术家在解放广场拍摄的素材并不是一件完成的个人作品,而是未经处理的历史纪录。埃及馆在声明中说,埃及文化部试图“对一位艺术家的生命和死亡给与认可和赞誉,他毕其一生追寻的那种改变,直到最近才发生。”

伊拉克馆

伊拉克自1976年以来一直没有设立国家馆。去年8月31日,美国宣布与这个海湾国家不再是敌对关系,但美军依然以顾问身份驻扎在那里,他们在2011年3月才选举出第一届议会。尽管如此,在罗马经营了艺术空间 Sala Uno 达25年之久的美国人玛丽·安吉拉·施罗特(Mary Angela Schroth)还是勇敢地迎接挑战,负责伊拉克馆的策划工作。要想在威尼斯设立国家馆,这个国家必须提出申请,两位伊拉克外交官──联合国驻罗马办事处的伊拉克代表哈桑·亚那比和伊拉克驻意大利大使萨伊万·巴尔扎尼──向双年展主办方提出了设立国家馆的请求。

展览包括了绘画、录像、装置、雕塑和摄影作品,参展的6位艺术家可以清晰地分为两代人。老一代的阿里·阿萨夫、阿扎德·纳纳克里、瓦利德·西递都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在七十年代获得极高的声誉。1980~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这些艺术家都离开了伊拉克,至今都未曾回去。

年轻一代──阿德尔·阿比丁、阿赫迈德·阿尔索达尼和哈利姆·阿拉卡里姆──是在战乱年代成长起来的,经历了萨达姆·侯赛因入侵科威特以及第一次海湾战争。他们于2003年离开祖国。现在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影响更大,”施罗特说,“但伊拉克色彩相对没那么明显。”

参展艺术家目前都不在伊拉克生活,但施罗特说这个展览并没有忘记依然在那里的煎熬的艺术家,首次展出了伊拉克电影人奥代·拉希德的短片,片中展现了三位在巴格达从事创作的艺术家。“目前在伊拉克进行艺术事件是极其困难的,这我们都清楚;那里没有画廊(除了在库德斯坦有那么几家),没有藏家,没有政府支持,没有交流,由于加入了一层保守主义的政治因素,甚至连学院也处境艰难了。然而,那里有一些艺术家(虽然都不具备太多的实验性),我们希望伊拉克馆能让人们重新对那里的局势进行关注。”

不过政治局势并不是伊拉克馆的重点。施罗特说展览“不是要在[政治]冲突、美国的存在,以及当前(极其复杂)的政治局势中表明立场,而是要专注于一个更为复杂的、紧迫的问题:水资源。”因此展览的标题被定为“负伤的水”(Acqua Ferita),而主题则是“和伊拉克重建有关”的。

一个诺言的未来

“一个诺言的未来”是一次双年展官方举办的联展,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泛阿拉伯展览。策展人琳娜·拉扎尔是伦敦苏富比的战后和当代艺术部专家,对中东艺术极为热衷,2006年促成了拍卖行的首次阿拉伯和伊朗当代艺术拍卖专场。她说她希望展览能“更准确地展现这个世界的样貌”。展览收入22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了一些阿拉伯世界的大牌,例如阿赫迈德·阿拉苏达尼(同时也参加了伊拉克馆展览),耶托·巴拉达、莫纳·哈图姆、艾米丽·贾西尔和卡德尔·阿提雅。

毫无意外地,“一个诺言的未来”是在该地区出现争端以前就开始构思了的,不过现在这个标题突然充满了深意。“我们没有预料到会这样,现在这个标题因为局势而变得很有意思,”拉扎尔说。“我在有意识地避免展览过于政治化。”不过,她知道观众首先注意到的肯定还是政治。

“一个诺言的未来”是有沙特汽车、金融和媒体公司ALJ集团以及迪拜私募基金Abraaj Capital赞助的,展览的制作方是伦敦非营利艺术机构阿拉伯边缘,他们最近在佳士得的迪拜专场卖出了6件作品,总价超过100万美元,所得用于一个沙特学校的教育计划。在中东财团和西方──许多阿拉伯当代艺术家都生活在那里──的制作公司帮助下“一个诺言的未来”成就了一种参展威尼斯的新方式,这种方式未来会不会成为一种固定模式,值得关注。

在国家体系之外进行构思,“你会更自由,”拉扎尔说。阿拉伯语是联系阿拉伯世界的纽带,拉扎尔说她希望通过展览探索“这种语言维系下的整体视野”──在很多人眼里,这种阿拉伯身份要比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更有意义。



埃曼·巴拉巴基《Al Maw3oud》(2011)



阿赫迈德·巴西乌尼《三十天原地踏步》(2011)



阿赫迈德·巴西乌尼《三十天原地踏步》(2011)



哈利姆·阿拉卡里姆《国家洗衣店》(2010-2011)



阿赫迈德·阿拉苏达尼《无题》(2011)



阿里·阿斯夫《东方威尼斯阿拉巴斯拉》(2011)



艾米丽·贾西尔《拥抱》(2005)



马纳尔·阿拉多瓦延《一同悬浮》(2011)



莫尼尔·法特米《消失的春天》(2011)



娜迪娅·卡比-林克《飞毯》(2011)



阿扎德·纳纳克里《注定》(201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