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艺术
5月12日,2015特纳奖最终候选人名单公布,分别是建筑师小组“Assemble”和现年44岁的邦妮•坎普林、45岁的珍妮丝•科贝尔和43岁的妮可•沃尔莫斯三位女性艺术家。
10月1日到2016年1月17日期间,这些候选人的作品将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国际艺术空间Tramway免费对公众开放展出。2015年12月7日,特纳奖最终获奖者将揭晓。
现在,让我们细数一下以往十大最具争议的特纳奖提名。
达明·赫斯特“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1992)
赫斯特1992年展出的这件最有名的作品——泡在甲醛里的鲨鱼并没有帮他赢奖,反倒是1995年的“母与子,分离”助他赢得了当年的特纳大奖,其实就是用同样方式展示的一只母牛和小牛。在赫斯特和其他YBA艺术家(英国年轻艺术家)进入特纳奖领域之前,有过的最为争议的事件恐怕也只是因为缺少赞助商而取消颁奖,或者是吉尔伯特与乔治二人组凭借蒙太奇照片获奖,而不是一幅画。虽然很多人对这件作品嗤之以鼻,但它却使特纳展的参观人数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雷切尔·怀特瑞德“房子”(1993)
这是位于伦敦东区的一个被混凝土完全浇筑的破房子,没有砖瓦、没有钢筋,更没有楼梯和楼层,但却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没错,照片中的这座房子当时正在展出,这里则是房子原本的位置。因为剩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房子已经被拆掉,怀特瑞德的这个房子看上去是那样孤零零又让人难以忘记。凭借这件作品,雷切尔·怀特瑞德成为第一位获得特纳奖的女性艺术家,而她最擅长的创作方式就是用石膏、树脂等制作日常用品。由于作品争议大,当地文化部门甚至还要叫停这件作品,一年后,哈姆雷特塔区政府还是将它毁掉了。
吉莉安·韦尔林“60分钟沉寂”(1997)
在韦尔林的这个装置作品中,一群身着警察制服的演员就那样无声无息地站着,时间长达一小时。尽管外界对这件作品褒贬不一,但是当年特纳奖真正的争议点,或者是最大的风头莫过于翠西·艾敏酩酊大醉的出现在了一场电视辩论会中,英国《卫报》则将这视为艾敏的一场行为艺术:在为艺术家们举办的颁奖晚宴上,翠西·艾敏大喊“她要自由”,然后又重新加入派对活动中,摘掉了自己的麦克风,并不断批评其他同行艺术家。第二天,艾敏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却对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印象。
克里斯·奥菲利《女人,请别哭泣!》(1998)
自从用大象粪画了这幅画,这位来自曼彻斯特的YBA艺术家就始终没绕开人们对于这种特殊创作媒材的争议。克里斯·奥菲利,1968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以创作尼日利亚风格的艺术作品闻名。1998年获得特纳大奖后声名鹊起,并于2003年作为英国代表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翠西·艾敏《我的床》(1999)
这是一张散落着空酒瓶、包装袋、脏裤子和避孕套的没整理过的床,显然,脏的一塌糊涂。由于获得1999年泰特奖提名,这张床登陆伦敦泰特美术馆,可最后不但没拿到奖,还先后引发了现场混乱——来自英国威尔士的一个主妇千里迢迢自费来到伦敦,掏出洗洁精和抹布就要打扫床,幸好被保安制止,但还是有一滴洗洁精滴到了床单上;另外,有两个艺术家跳上去进行枕头大战。去年,翠西·艾敏这个最著名的作品进入拍场,最终以220万英镑成交。
马丁·克里德“第227号作品:忽开忽关的灯”(2001)
马丁·克里德1968年出生于苏格兰,成长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在他的这件作品里,巨大的画廊空间空空如也,只有每隔5秒钟开关一次的灯光。有人认为,把特纳奖颁给他是在浪费奖金。另外一个艺术家,杰奎琳·克罗夫顿则认为“绘画这种记忆在这个国家正在濒临灭绝”。
菲奥娜·班纳“仙境里的蠢女人”(2002)
上世纪90年代,菲奥娜·班纳凭借荧幕艺术形式的艺术作品而声名鹊起,例如电影《惊爆点》。2002年,菲奥娜在一块6米x4米的公告牌上讲述了一个色情电影。英国明星本·多弗被邀请评价这件作品本身是否色情。后来,英国文化大臣吉姆·豪威尔和查尔斯王子纷纷表示,特纳奖评奖标准的下滑令人感到遗憾。
查普曼兄弟“性与死亡”(2003)
在杰克·查普曼和迪诺斯·查普曼兄弟的作品“性”这个部分中,表现了被肢解的骨骼;“死亡”则是一件性爱娃娃的青铜雕塑。他们具体想说明什么呢?
格里森·佩里的作品,2003年
在查普曼兄弟的性爱娃娃被提名特纳奖的同一年,异装艺术家格里森·佩里的陶罐使他成为第一个获得特纳奖的陶艺家。当然,他出现在颁奖典礼上的时候,是以自己另一面身份“克莱尔”亮相的。
朗莱兹&拜尔“本拉登的房子”(2004)
多媒体艺术家本·朗莱兹和尼基·拜尔凭借一部通过电脑技术模拟本拉登“老巢”的装置作品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