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1199个人-龙美术馆收藏展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428   最后更新:2015/01/10 17:47:02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另存为 2015-01-10 17:47:02

来源:燃点

文 /(English) Kira Simon-Kennedy译 / 彭祖强

家作坊的黑板

中国艺术交流(China Residencies)关注中国大陆驻留项目的这一年半中,这里发生了明显变化。独立艺术空间一直在更新换血。空间负责人离去从事新的项目,项目人员变更,租金上涨——这三个主要因素导致了社区空间、公共合作空间、小组团体和驻留项目的明显缩减。

在北京,独立机构家作坊于2013年末为其近六年的历程画上了句号。在谙熟理论的艺术家和作家的带领下,家作坊举办过一系列对话活动、电影放映、社区换物和实验农耕项目。 家作坊的院子、厨房、工作室和工作空间曾被形容作一个“德勒兹和瓜塔里式的块茎状艺术空间和社区中心”,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批判性讨论的聚集地。家作坊在其最后一个活动上出版了《附录》 (Appendix),一本有关于该空间的故事合集。尽管不再具有实体空间,家作坊最近仍然参与了在北京三个画廊同时进行的“不在图像中行动”群展之中。

家作坊的使命仍在北京胡同里的其他空间中传承着,尤其是在其中两个非营利性的驻留项目中。妮妮 (Antonie Angerer)和 安娜夏波 (Anna-Viktoria Eschbach)于今夏在板桥胡同发起了i:空间(i:project space),邀请到了艺术家Annalena Müller和Michael Bodenmann,并举办了诸多艺术家讲座、展览和活动。就在其附近的黑芝麻胡同中的The 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 (IFP),也开办了一个名为芝麻空间的展览空间,驻留艺术家从天花板上吊下一个秋千,在不大的空间里创建出了一个全息式的体验,这也要求艺术家们在当时当地就要把作品展现给公众。与此同时,IFP也持续推出一系列富有深度的对话项目和展览活动。

而在上海,W+K+和新单位这两个公共工作空间则不再运营。W+K+给创意人士提供办公空间,作为交换,艺术家们要为同处一栋楼的广告公司Wieden+Kennedy提供短期工作。W+K+接待了摄影师、滑板设计师以及Thea Bauman的互动指甲艺术项目“app-cessory”。新单位也曾给许多不同的创意人士提供工作空间,其中包括画家和舞者。驻留编舞师珍妮丝·克雷斯顿(Janis Claxton)与苏格兰和中国舞团合作编排了舞蹈项目,同时也在其驻留期间给科技公司策划了创意工作坊等活动。

当这两个年轻的空间夭折,上海的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Swatch Art Peace Hotel Residency)则以展览“表面与痕迹”(Faces & Traces)庆祝了自己的三周年生日。现场表演、派对和传统瑞士约德尔调在上海外滩接连上演。迄今为止,已有来自超过三十多个国家的139名艺术家参与到了这个全程赞助的豪华驻留项目中,艺术家们工作生活在宾馆整整两层的混合式工作室公寓里。

回到北京,在北皋接待国外艺术家红门画廊驻留项目来到了其第15个年头,同时也迎来了一位新总监:Emma Karasz。不远处的想象画廊(Imagine Gallery)的驻留项目中则出现空缺。在2012年,三影堂关闭了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以将工作重心转向其公共教育部门,今年,得益于与荷兰文化年的合作,三影堂于夏天重新开始国际艺术家驻留,并迎来丹麦艺术家Sofie Houlten。草场地的一个新驻留项目也在逐渐成熟,演员本杰明·蒂尔(Ben Teare)发起了首个致力于培养表演艺术的驻留项目:The Beijing Moving House。

其它的小型艺术家自发空间也在不断发展中。宋庄的驻留项目“英雄&小魔女” (Dongdong & Lulu)在呼和浩特开办了其第三个空间,由此给艺术家提供了在内蒙古、北京和南京三处工作生活的机会。在学院这边,清华大学的艺术科学中心媒体实验室(TASML)项目向着国际化发展,在其北京的校园接待了诸如 Karen Lancel和Hermen Maat Maat等艺术家。与此同时,TASML也和伦敦的Carol / Fletcher画廊合作,提供中国艺术家在纽约的Eyebeam进行驻留,首位艺术家是吴珏辉 (该项目正在接受35岁以下的多媒体艺术家的驻留申请,明年的驻留报名截止日期为1月10日)。

新年新气象,中国艺术交流将迎来首个海上项目,艺术家现在可以申请一个从加拿大出发行至上海的货船驻留。

艺术家在家作坊的屋顶安装鱼菜共生系统

新单位的咖啡馆

新单位的楼下工作区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图书馆

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驻留艺术家 Trésor Malaya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