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阿莱夫 ——尹昌志、夏天、熊言钧三人展
发起人:deathxiatian  回复数:10   浏览数:4444   最后更新:2014/09/10 09:54:10 by guest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4-08-20 21:55:12

来源:艺术眼


展览日期:2014.08.20 至 2014.09.05

主办单位:星空间

艺  术  家:陈天灼柄泽健介郭子鹏何健丹娄申义吕欣李继开真壁陆二水谷出宋琨孙彦初高桥治希日荣一雅仝天庆山藤仁杨心广张晖张晓东饭田祐子


概述
日本和中国,我们知道多少?

“京都霾”是一次日、中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它以展览和座谈会为主要形式,邀请了三种不同“身份”的艺术家参与:
其一,柄泽健介、高桥治希、山藤仁、水谷出、日荣一雅、真壁陆二等均成长和定居在日本,虽然在他们的作品中看不到什麽明显的“中国元素”,但他们都关注著北京,关注著它会不会成为亚洲未来的艺术中心,因而,在这裡展出作品成为他们职业生涯的一种考虑;

其二,李继开、娄申义、吕欣、宋琨、孙彦初、仝天庆、张晖等则成长和定居在中国,他们当中,虽然鲜有人参与在日本的艺术活动,甚至不是每个人都到访过日本。但他们的艺术中都有著或多或少的日本“烙印”,也许表现于作品之上,也许潜藏于观念之中;

其三,张晓东、饭田右子、郭子鹏都是行走于中国与日本的艺术家,从留学开始,他们各自完成了一段几年或十几年的 “日中”、“中日”的人生之旅,并且现在依然主要生活在“外国”而非“祖国”。

在日语中,“京都”除了指称那座闻名于世的千年故都以外,也可指代“首都”的含义。照此说法,北京就是今日中国的“京都”,而“霾”则是这座城市最具国际声望的气象特徵。“京都霾”就是要以北京为现场、以艺术为媒介,让不同身份的艺术家们穿越混吨,面对面的相识,然后再谈理清那些属于历史和现实的日本与中国的诸多的说不清的问题。


山藤仁,画布空间,2014



郭子鹏,左与右,2014



张晖,云,2012

张晖,云,2012

娄申义,娄萌抱枕,2014




柄泽健介,视线的轨迹,2014

宋琨,鹿园,2014

柄泽健介,不变的地平线,2014


柄泽健介,不变的地平线,2014

[沙发:1楼] 艺术眼artspy 2014-08-20 23:08:41
柄泽健介,视线的轨迹,2014



柄泽健介,视线的轨迹,2014



SHIFT,视频及声音互动装置,联合创作:视频 水谷出 互动程序及声音艺术 日荣一雅



李继开,碎片,2011-2012





张晓东,伤心,2014







高桥治希,Breath 2014 No.1&No.2,2014









高桥治希,Wave 2014,2014


真壁陆二,瞬间永恒·北京蓝,2014



[板凳:2楼] 艺术眼artspy 2014-08-20 23:18:28


吕欣,扇子,2014







张晓东,伤心,2014







饭田祐子,国际啤酒城,2014


真壁陆二,瞬间永恒·北京蓝,2014





饭田祐子,夕阳煎饼,2014

饭田祐子,田园拌饭,2014



吕欣,野生动物在长春,2014





仝天庆,春节,2014





仝天庆 清明,与死亡和新生有关的主题…… 2014





何建丹,朱王文录图,2014


杨心广,树叶之三,201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