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霏宇谈纽约军械库“焦点:中国”单元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281   最后更新:2014/03/05 18:12:26 by 小白小白
[楼主] colin2010 2014-03-05 18:12:26

来源:@外滩三号沪申画廊



Map office

MAP Office是由古儒郎(Laurent Gutierrez,1966年出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和林海华(Valérie Portefaix,1969年出生于法国圣艾蒂安)发起的跨学科平台。这个由艺术家/建筑师组成的双人艺术团体于1996年创建于香港,通过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行为、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等多元媒介探讨真实的和想象的领土。在具象与抽象领域中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他们作品整体对时空概念的畸形异常提出批判,并记录了人类是如何破坏及占用空间的。幽默,游戏和虚构小说是他们常采用方法的一部分。以小型出版物作为一种形式,使得他们的作品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他们的跨媒介艺术尝试是MAP OFFICE理论《地图即领土》(2011)的主题,该理论为Robin Peckham所编辑,Office for Discourse Engineering(ODE - Beijing)出版。

古儒郎(Laurent Gutierrez)是MAP Office的联合创始人。他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副教授,主要负责环境和室内设计学、设计理论中的设计研究学以及城市环境设计项目的设计研究学。他同时也是SD SPACE LAB的联合总监。

林海华(Valérie Portefaix)是MAPOffice的联合创始人及负责人。在取得艺术本科学位和建筑学硕士学位后,她获得了城市研究的博士学位。她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访问助理教授。

MAP Office项目在许多主要的国际艺术节,设计节和建筑节中均有展出,包括:第七届亚太三年展(2012);第一届基辅双年展(2012);第六届库里提巴双年展(2011);第七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0,1008,2010),第一届波尔多双年展;第四届地拉那国际当代艺术半年展(2009);第二届加纳利岛双年展(2009);新奥尔良前景展(2008);第七届韩国光州双年展(2008);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第五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2007);第十五届悉尼双年展(2006);第一届巴黎三年展(2006);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5);第一届新加坡双年展(2006);第二届和第三节香港-深圳双城双年展(2007,2009);第一届北京建筑双年展(2004);第一届鹿特丹建筑双年展(2003)。

他们的出版物包括:《Unreal Estates of China》(2007);《The Parrot’s Tale》(2007);《MyPRD Stories》(2005);HK LAB 2 (2005); HKLAB(2002); 《MappingHK》(2000);许多其他出版物在《Madein China》上登出。

他们首部电影《City of Production》被选为2009年第三十八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2009第三十三届真实巴黎电影节、第一届纽约迁移形式节和现在改名为2008年第十届国际邂逅巴黎/柏林/马德里的参展电影。

-----------------------------------------------------------------------

沪申画廊也曾有幸于2013年向大家呈现“MAP Office”(古儒郎+林海华)全新创作的《追踪 波德莱尔》。“MAP Office”凭借摄影作品《乘着波德莱尔五号回家》(2005)荣获2013年杰出亚洲艺术奖(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  

《追踪 波德莱尔》可回忆起 MAP Office在2005年的作品《乘着波德莱尔五号回家》,这件作品记录了一段两位艺术家乘坐货柜船“波德莱尔”号从深圳盐田港到香港的旅程。在全球运输流通格局中,船只、起重机、移动集装箱虽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却常常不为人所见。在此次作品中,艺术家将关注点聚焦于此,最终为大家呈现八幅系列摄影和一部16分钟的电影。《追踪 波德莱尔》不仅重温前次的旅程,此番更将旅程进一步拓展到上海。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两位艺术家再次启程,登陆上海这一新崛起的全球海事活动重镇。

作为MAP Office在上海的首次展览,艺术家为大家呈现了一件由3个部分共同组成的装置作品,从各个角度向大家展示“波德莱尔”。一座扳钮控制的灯箱,向观众展现了一幅水路纵横交错的长三角蓝图,此外,艺术家还特别搭建了一座船长室,营造凭江远眺、迎风启航的感觉。透过一幅大型摄影作品,观众得以一窥轮船控制舱。各式仪表和通信设备令人眼花缭乱,却又错落有致、井井有条。8幅全景蚀刻版画勾勒了艺术家想象中“波德莱尔号”从香港驶向上海途中的画面和图景。最后,由两个灯箱组成的双连画面呈现了一幅熙熙融融的工作景观,夜幕之下,堆积如山的集装箱被一件件卸载处理,也由此揭示了航程的最终目的。

细腻敏锐的观察力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在MAP Office的作品中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构成了探究感知、制图和理解的出发点。对于艺术家来说,制图在他们的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并不是为了精确地勾勒领土区域,而更多地是作为一个切入点,了解一个地区在某一时间段所承载的的各种可能性和固有成见。他们的作品展现的不仅是某一时间和环境下的个人或社会,更融入了各种不同的视角,其中,当然也包括艺术家本人的视角。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