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祖咒聊《一座城池》原声专辑
文/张慧 |来自: 艺术时代
真实、美、自由和金钱:社群媒体兴起后的艺术
展览时间:2013年5月25日—7月28日
展览地点:上海 chi K11 艺术空间
艺术与资本的关系隐秘而尴尬,人们往往谈资本而色变,以至于资本成为艺术本体维护者和道德论者自始至终的批判对象,这些艺术界的“道士”只要嗅到一丝资本的所谓铜臭气便为其接下来的狂轰滥炸鼓足勇气,而全然不顾具体项目与作品的质量和意义。好的艺术项目和展览的实施与资金的充足与否并无必然性关联,也并非所有资金雄厚的展览都是被资本绑架或强奸的案子。上海chi K11艺术空间的开幕展以“真实、美、自由和金钱”为主标题,这与一般的展览尽力撇清与资本关系的情况不同,它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铜臭气,然而看过展览的人却明白,展览将金钱摆在台前,而所显示的力量却是当下正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技术与新媒体。
媒介的变革既促进和带动了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同时又是普遍社会思潮涌动和变化的潜在暗示和表现。碎片化和转瞬即逝性的社会给人带来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于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焦虑。《空间的声音》是主修音乐的埃德温•范•德•海德与交互装置艺术家马尼克斯•德•奈尔合作的作品。该装置采用人体感应技术,当展厅安静时该作品会静止而无声,当一两个观者围绕八边形的围栏静静转动时,该装置也同他们那样心平气和地“散步”,发出并不悦耳却也温柔和谐的声音。而当展厅中观众增多并嘈杂无序时,该装置也顿时变得狂躁不安,发出轰隆刺耳的噪音,并开始癫狂般地转动。尖锐的噪音、癫狂而快速的转动,给观者带来某种焦虑和危机感,仿佛随时都有被一个神经质者冲撞的危险。观者纷纷逃离了展厅,感应装置也随之安静下来。艺术家试图展现文化如何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行为,人们如何受到文化底色的影响而不自知,并且这种影响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又有了新的表征。人们在观看这件感应装置的同时又成为被其观看的对象,观者被其噪音和不礼貌的旋转所困扰甚至烦躁,殊不知这种不安却是自己最初的冒犯带给其的不安所致。
chi K11艺术空间既呈现出独立性,又与整个K11大厦融为一体。这是一座时尚购物中心,却处处显示出浓厚的人文和艺术气息,艺术作品在商场的穿插和摆设并不显得过于刻意和做作,或许这才是人们想要的,在不经意间就可以与艺术和美进行对话。在胡介鸣的《一个世界正在建设中》,观众可以自行拍照,并将其放置到大屏幕中的“地球”上,而随着鼠标的轻轻转动,清晰可见的照片即刻就淹没在众多的照片海洋中,并随之消失在地球上的某个点。这是一个言论、图像、事件都即刻发生并瞬间消逝的时代,而媒介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和影响还在继续,它所塑造和建设中的世界就在潜移默化中,未知而又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