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派的悖论——新“艺术自律论”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190   最后更新:2012/08/28 13:39:30 by 小白小白
[楼主] wangxiaoer97 2012-08-28 13:39:30

来源:新浪微博

 

@张洁白:观众提问:如何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我想:干嘛要做出更好的作品?而不是做出让自己感觉更好玩的作品?干嘛要去寻求这种答案和帮助?这已经是一种共病了. 怪不得作品都越来越像……

 

评论如下:

 

雪糕我又来了:商榷:"更好"和"有趣好玩"不是矛盾关系吧?所以我觉得人家可以这么问....

 

雪糕我又来了:也可以反过来看看:四周很多人的作品似乎做得很逗很有趣,草,我说他们作品真得很像!

 

刘逸鸿:“更好玩”的作品属于“更好的作品”。。所以,事实是,“更好玩的作品”现在也越来越像是一个祖宗生的。更好的作品共病了,更好玩的作品也快成准备聚集到一起发动共病的癌细胞了。

 

Carsonjoy:你说的更好玩其实也是更好的意思,你只是换了个词而已,即使某位艺术家说要做更不好玩的,这个更不好玩也是更好的意思。这只是你对这个更好作出不同的定义,换不同的词而已。

 

张洁白:回复@Carsonjoy:好,是功利的,他人的目光,好玩是自身的,不功利的

 

张洁白:回复@雪糕我又来了: 好玩是自己感到好玩,不是让别人感到好玩。做的“好”,是成功学。当然最好的是自己感到好玩的同时也不小心让别人感到好玩了,然后别人说:好!

 

雪糕我又来了:不同意做得"好",是成功学,做得"好",肯定是要满足自己认为的"好"。自己去揣摩别人认为的"好",那不是跟小三揣摩自己跟随的婚外恋男人的心理活动一样?

 

雪糕我又来了:其实我觉得咱们的话题没有矛盾之处,我只是没有把"好玩"与"好"象你一样看成对立关系。一个好的作品可能包含了好玩的成分。不管好还是"好玩",都是建立在先满足自己的基础上,咱们大家对话,这点是基础。

 

鹏鹏姓李微博达人:我们经常以先否定某些观点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有时这可能更多是一种语言上的技巧,但他挺敏感,我们的确是经常在追求'好'的过程中走向'标准化'的。

 

雪糕我又来了:回复@鹏鹏姓李:但追求好玩的结果也常常是导致了到处一样的趣味和好玩.也很标准化,国内小圈子趣味的好玩,国际范围标准的好玩.对了,忘了告诉你,我也很敏感

 

张洁白:回雪糕姐:我赞同你的观点,不过人是社会性动物,自嗨也会面临个纯度问题。 撇开这个不说,这问题是观众提出来的,他对着这么一群说着他听不懂话的老湿们,觉得自己“深度不够”,要变的有深度一点,要“好”一点,我是当场觉得我自己2了!因为我们出了这个小圈圈,也会被人这么无意识的欺负的~

 

雪糕我又来了: 知道了,你回答的是观众问题,咱们说的是咱们自己.同意.洁白弟. 

[沙发:1楼] guest 2012-08-29 06:06:53
拜托小白发言前逻辑更严谨些好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