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莫维奇 电影中再聚“凝视”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2318   最后更新:2012/06/17 10:03:13 by babyqueen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2-06-17 10:03:13

作者:Emily Colucci 陈颖 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画作“Orange,Red,Yellow”

 

  继蒙克与罗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分别创下艺术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后,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著名画作“Orange,Red,Yellow”也以8700万美元的成交价在苏富比5月的拍卖会上创下了这位艺术家的拍卖纪录——这样的现状与许多艺术及商业作家宣称艺术市场的繁荣即将走向灭亡的预言似乎大相径庭。

  以Adam  Davidson今年5月在《纽约时报》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开始——他在文章中比较了艺术市场与18世纪40年代后期的淘金热,并且将艺术市场界定为一个泡沫——许多艺术作家纷纷开始预言艺术市场的崩溃。这些艺术作家提出的论据不外乎是全球经济的现实情况:例如欧元区值得质疑的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实质性的缺乏以及美国持续的经济衰退,更不必说发展速度减缓的亚洲经济。面对如此艰难的经济局势,大部分人都很难理解艺术市场如何能够继续向上飙升。

  然而看看在春拍上创下的成交记录以及高端画廊以天价卖出去的那些艺术品,这一连串的文章似乎只是为了通过可以制造惊慌以招徕读者的关注。艺术评论员Charlie  Finch预言说:“人们将会变得聪明起来,有收藏家争论蒙克1亿美元的作品在价格下跌的环境中也许只能值得上1000万美元——相对而言真实的价值在任何经济形势中都会保持一定。”这是他的希望,而蒙克的那件作品在苏富比卖出了近两亿美元的价格。

  作为一名理解艺术市场的重要性并且对其表示敬畏的艺术作家,我能简单地将Charlie  Finch的预言及与之类似的预言解读为他们个人希望艺术市场的繁荣火爆能够冷却下来,引导一种更加民主的市场,为更多的艺术家、画廊以及机构提供更广泛的可能性。不用过分地去关注就能明白这些作家正在期待艺术市场的一次崩溃,正如Mickey  Cartin所写的那样:“在读到Charlie Finch最近的文章‘艺术市场会崩裂吗?’之后,我只有一个想法...我一直热切期盼的末日审判啊。”

  当然了,我所提到的那些文章肯定是有值得推崇的观点的,而那些作家散发出来的欣喜之情毫无疑问地给他们也许指明了的经济形势蒙上了阴影。不过,从艺术市场完全由超级富豪掌控、花数百美元来购买画作的现象变得不受控制、更不必提那些认为巴斯奎特的画作也许将在本月27日的佳士得拍卖上创下艺术家的拍卖纪录的文章来看,那些关于艺术市场将会崩溃的预言似乎无人理睬。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