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馆的覆灭 “海派”精神处境尴尬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1702   最后更新:2012/02/21 13:38:38 by 之乎者也
[楼主] 蜡笔头 2012-02-21 13:38:38
来源:新浪微博

@顶层杂志:#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 一位对当代艺术不太了解的观众提了个很大的问:当代艺术为什么那么贵?其实我看不出当代艺术的艺术性在哪里,为什么还有人买?侯翰如回答:其实我也看不懂很多人花几万块钱买一个包是为什么,建议多看些相关书籍。

2月19日 16:48

以下评论:

Gloria斯予:当代艺术价值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有趣的话题啊

crystal611:这个比喻表面上貌似成立,细细分析又不太恰当。

绿饼干:和花几万块钱买一个包没有区别

花椒胡椒盐:这位还问了个问题“我的一个朋友受了挫折,然后决定用继承的大笔遗产收藏当代艺术并打算建个美术馆,请问您觉得大致需要花多少来收藏作品?”——指定乔藏家回答,乔藏家的回答亮了“这要看您的朋友受的挫折有多大”,于是哄堂!

我抢你妈啊抢:最起码几万几十万的包可保证质量,材料上好,工艺也讲究,这些都是可以衡量的。艺术就未必,因为各花入各眼

ueiuei:第一,国内的许多人现在开始喜欢艺术,但是不了解如何鉴赏,因此虚心求教,请回答者以后也认真回答。第二,作为一位知名策展人,把艺术品与奢侈品挂钩,你的艺术品标准又在哪里。

牛奶仔喝牛奶:奢侈品很物质'然而物质不是现代艺术常用的主题么

@99艺术网上海站:#讲座#【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2012年2月19日下午两点,民生现代美术馆。当代艺术收藏家乔志斌爆料,在收藏中,他经常会与美术馆“争”作品。个人收藏比美术馆收藏更感性、更自由、更富冒险精神。

评论:

顾耀峰:与美术馆“争”作品?不对吧,是与何馆长争作品吧。。。。过内没有哪个美术馆有这么大的收藏经费能去二级市场买东西,藏品一般是赠送或者一级市场购买。东西归在美术馆名下后,是不能再进入市场流通的。
[沙发:1楼] 蜡笔头 2012-02-21 13:52:20
@顶层杂志:#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 观众提问:你们凭什么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侯翰如回答:人可能会有多种职务和身份,独立更多是精神上的独立。我在旧金山一个学校的美术馆当一个寡头馆长,主要是带着学生干活,每次展览的预算少得可怜,只有2-3万美元,但现在将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实验场。

@顶层杂志:#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 嘉宾回答观众提问:西方当代艺术的观众也是非常小众的,政治或科技的话题总是更吸引人。当代艺术需要观众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去理解,推动这个过程也是美术馆的价值所在。

@顶层杂志:#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 收藏家乔志斌先生和大家分享了很多他的藏品。如图就是他收藏的艺术家王兴伟的一件超过三米长的绘画(现场大笑),这件作品也被民生美术馆馆长何炬星看中,但最后让给了他。


评论:

星空间掌柜:本山传奇

余德耀:好东西!

TonY_now_try_to_find_me:这是卖拐啊!

@顶层杂志:#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 @尤伦斯UCCA 新馆长@霏宇田 分享了一些数据,UCCA去年有50万人的访问量,十一时一天就有一万人的访问量,一年五六百个公共项目,商店总收入一千多万(非利润),全部投入美术馆。田霏宇有很多雄心勃勃的计划,比如希望UCCA未来能有永久收藏等。新展也即将开幕。


评论:

林东林_:商业是艺术永远的后盾,但是商业永远不要做艺术的前奏。

@顶层杂志:#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 @上海外滩美术馆 新馆长larys frogier在法国的大学做过十多年研究,他将致力于让美术馆更加学术化和国际化。他不想让美术馆成为一个只陈设艺术品的盒子,而是成为艺术观念的积极参与者。外滩美术馆未来的主要工作为展览计划、公共项目、赞助计划和业界活动。

@顶层杂志:#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 Kadist艺术基金会无意做大型的美术馆,更有兴趣的是和各种艺术机构的合作,促进国际间的艺术交流。kadist基金会在侯翰如的帮助下,已经在开始从画廊收藏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并邀请了一些中国艺术家参与驻村计划,并希望今后有更多交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