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KUKA & Tchtaq艺术小组作品展近日开幕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468   最后更新:2011/03/14 11:36:13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1-03-14 11:36:13
作者:Magdalen Chua(陈颖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编者语:每日播报”网站近日将艺术界中的失败整合成为了一个系列,探索了失败的概念,并且关注了这一概念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我们来共同关注这些失败究竟能否算得上失败。



Cash coupons to purchase works from “A Retrospective of Kwan Sheung Chi", 2002

2002年,1980年出生于香港的艺术家关尚智(Kwan Sheung Chi)举办了一场名为“A Retrospectiva of Kwan Sheung Chi”的展览。这场展览类似于一场关于展览的展览,组织和自我提升的策略都体现在了艺术品之中。从能够购买关尚智作品的现金券到一些与这位艺术家相关的随身装备,这场展览浮夸的头衔伴随着一种不加掩饰的包装效应和商品化,产生了一种故意为之的虚张声势。这也许并不仅仅是反映了一位艺术家的失败和焦虑,同时还反映了内嵌入受消费者驱动的社会中的结构。

这种对失败和成功的状态以及观点的质疑,在作品“我是艺术家(I am Artist)”中通过拼命奋斗的艺术家这样一种人物角色延续了下来。在这件作品中,“我是艺术家”这句话写满了整整一本练习簿,此外还伴随着每年进行一次修改的一系列个人声明。在2005年,他的声明证明了他能够以他与潜在买家一致同意的每小时费用为基础来对自己的作品定价。随后的几年中,他的声明不断地进行改变;2007年,他宣布他将只会受委任或是为展览创作作品。通过对语言和书法的运用,在考虑了资金增加机会的前提下,在练习簿上写满“我是艺术家”这种勤勉的过程与辛勤劳动之间的矛盾和选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在艺术品创作的实践以及成功的技巧中是看不见


“I am Artist” Exercise Book, 20.5 x 16.5 cm each page, 2003 - 2007


A Dead Mosquito, 2008

这种艺术的挣扎过程在作品“A Dead Mosquito”中也有所体现。这是一件由关尚智的毛发和血液构成的作品,要不是因为在墙上贴有标签,它几乎不能引起任何注意。来自艺术家本人的材料和容易被忽略的尺寸产生了一种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深沉的诗意和个性姿态,虽然渺小但却带有强大的打击力。

在2002年举办的“A Retrospective of Kwan Sheung Chi”个展之后,2009年,关尚智再次举办了他的个展“不要紧,再尝试,再失败(No matter,Try again,Fail again)”。这场展览表明了关尚智似乎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一位艺术家的虚张声势已经进化成为一种对生命的失败和信仰的坚持带有反思意味的质疑。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一次充满了通过媒介进行的实验的实践,这个本来属于一场回顾展的机会被用来展示一系列新作,其中包括“很难像一个人一样坚持站立,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会数年躺在那里(It’s difficult to stand up as a person,I finally understand why he has been lying there for years”,这为一种占优势的反思感提供了基础。



It’s difficult to stand up as a person. I finally understand why he has been lying there for years, 200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