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我们做好“翻新”媒体艺术的准备了吗?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2122   最后更新:2016/09/30 10:33:52 by 点蚊香
[楼主] Circleart 2016-09-30 10:33:52




1962年生,江苏常州人。

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职业艺术家,现居北京与上海。


个展

2011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展览中心展厅,艺术通道,上海

2011   “修辞”,艺术通道,北京

2008   “问题现场-金锋个案”,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2007   “金锋个展-骂艺术”,比翼艺术中心,上海

2006   “金锋个展”,2577创艺大院,上海

2003   “金锋作品展”,汉雅轩,香港

2002   “金锋个人作品展”,莫斯科艺术中心,莫斯科


群展

2011   “未来的节日”,上海桃浦创意园,上海

2011   “艺术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艺术通道,北京

2011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厅,艺术通道,北京

2010   3+X/各自表达”,北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京

2010   3+X/可以诗化一些”,南京尚东当代艺术中心,南京

2010   3+X/身边人身边事”,文件仓库,北京

2009   “当代艺术在松江”,松江,上海



编者语


圈子艺术中心作为独立的艺术机构,在展览、研讨以及奖项的运营思路及执行中,始终希望不断改善和提升我们的水平,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渴望业内专家和学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甚至批评,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务实,以期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所贡献。尤其是在《圈子艺术青年奖》奖项的设置和推进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更加透明、公开、公正,更加能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都需要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与意见。


因此,我们将逐一对第二届圈子艺术青年奖推荐委员会的50位委员进行采访,邀请委员们围绕当代艺术与社会进程、当下艺术生态、未来艺术发展以及圈子艺术中心作为一个民营机构应当如何更好地推动艺术与社会的紧密结合等方面提出看法。



▼以下为专访实录



圈子:在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当代,您如何看待艺术的社会作用?

金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原本就应该是很紧密的。阿多诺有句比较极端的话,大致是说,艺术存在的本质,就是站在社会的对立面来对社会进行言说的,不管这社会是好还是坏,艺术就应该是对社会进行发言的。在中国,艺术的社会作用很是微弱,一来艺术教育在起步的时候就没有把艺术作为批判工具加以引导;二来艺术市场的审美情趣大都跟批判与反思没有关系。所以,艺术假如对现实社会有所表达,好像艺术就很有作为似的,艺术在干着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其实,艺术至少是有这样一种功能,它理性、冷静、反思与批判地直面我们的现实,并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对社会的“平庸之恶”加以表达。艺术的社会的作用是有意而为之的,是理性设计与勇于实践的结果。



圈子:当代艺术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如何与社会其它专业领域有更好的交流?

金锋:现实问题是社会共有的,艺术中的社会棘手问题,也是社会其他领域共有的麻烦问题。不同领域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会有其专业特质,但也都有其惯性与惰性。交流意味着某种新的共识需要消化,是某种新的共同体潜在地在起着作用。跨界的交流,容易在方法论上看到自身专业的局限性,在现实的批判层面上更容易打开自身的视野,如此也是自我(可以视为艺术领域)反思与自我批判的过程。

交流是自发与主动的。是现实的问题涉及到不得不与其他领域交流的时候,交流就自然就开始了。至于交流得好坏,这是个实践问题,自然会在实践中遭遇并直面解决。



圈子:在摄影器材越来越普及的时代,影像艺术发展是否有新的方向?

金锋:艺术的新方向是思想与观念决定的,器材是其次的。器材是为思想与观念服务的。



圈子:策展人一般与机构合作的比较多,请您谈谈艺术机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金锋:在房地产大规模开发之前,中国的各个城市其实都是有其非常鲜明的个性与特质的,资本的力量抹平了它们的非同一性,使得现在到任何城市,过目之处已经大同小异了,这很可悲。

其实艺术机构也是这样。艺术机构存在的意义在于它的异质性,在于“不同”,在于对“不用”的坚持与坚守。市场与资本是这种“坚持”的最大对手,如何清醒与理性地面对这样的难题,是每个艺术机构今天要回答的。



圈子:圈子一直注重艺术作品的社会性以及所呈现的问题性,因此我们主张在展览的学术研讨成员结构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组成,从社会的角度讨论艺术。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金锋:1)建立自己的系统。资本、学术、共同体;

2)长期有其自己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地展示自己的研究进度与成果;

3)艺术介入社会,实际上是社会先就介入了艺术,艺术的“自律”仅是不能不再顾及社会现实,这才开始了对社会的关注,这种被动性是长期存在的,过去与现在的情形一样;

4)艺术家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作为“人”的艺术家,作为第一主体的“人”,在社会政治层面,至今还没有很好的研究过。我们仅是“画如其人”一笔带过而已。其实这中间的学问很值得研究。



圈子:最后请您给《圈子艺术青年奖》提出一些建议。

金锋:《圈子艺术青年奖》的真正“个性”在哪里?如何在每年众多的奖项中,《圈子艺术青年奖》让人一看就是个非常有特点的、个性很鲜明的奖项。







让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装点生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