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 Zoe Li
Do Ho Suh“标本系列”中的纯粹家庭生活
韩国艺术家Do Ho Suh(音译:孙东宏)正在香港乐曼慕品画廊展出他的“标本系列”中的六件全新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之前纽约公寓中日常用品的高度精细的等大复制品,包括冰箱马桶等,全都是编织而成。每件作品均由明亮的荧光从后方打亮,模拟三维X光扫描来突出这些雕塑的透明性。
艺术家素来以在作品中探索家和私人空间的概念而闻名。香港的展览和其在家乡首尔的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中展出的“家里的家里的家里家里的家”(“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保持了一致。
“家并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它意味着家庭、食物,它关乎文化和在这栋房子里的所有故事和历史。”孙东宏说道。这一系列艺术品灵感来源于艺术家生活了15年的纽约公寓。
在香港展览的开幕式上,BLOUIN ARTINFO就孙东宏的新作和我们对日常物件的奇异依赖对其进行了采访。
人们说搬家是一个人经历的最痛苦的经历。对你来说是这样吗?
是的,我读过一些文章,说丧子是最痛苦的,然后是被爱人陪伴,之后是搬家。搬家非常艰难,创作这个系列的过程帮我挺了过来。当我最开始搬到美国时,有一种迷失的感觉。并不完全是思乡或渴望,但是那种有种东西不在了的感觉非常明显。那时我开始重新构建我在韩国的家。
当你继续穿梭于世界各地不断搬家时,这个系列会继续吗?
我从来没那样计划过。现在我离开伦敦了,人们问我会不会把我的公寓变成一个作品。好吧,也许吧。我从不提前计划,而且我很怀疑我会从我的伦敦公寓中立即创作一个大作品。
这个系列的题目,“标本系列”,指向了某种科学实验的性质。让人感觉有种冷漠和超然的感觉,尤其是当这些作品都从背后被打亮,像是置于显微镜下的标本一样。
我不会说超然。它突出的是对客体的去情境化。我和那些最初的物件共度了15年,它们几乎已经成为了我自己的一部分。事实上制作这些作品的过程是非常感人而有爱的。在我记忆中,我保留了所有测量的尺寸,还有这些东西,因此我能够重新创造记忆。
为什么要用灯光来强调这些物件的透明性?
当这些物件在更大的装置中时,它会被装置的其它部分所淹没。整个装置都是半透明的。你不会太注意到这些作品。这是我第一次想要展示作品的所有侧面。完全透明,没有遮掩,没有花招。它提升了作品的重量,使得这些作品上升到完全不同的层次。
当用这样的方式呈现时非常灵异。
是的,他们看起来就像人的能量所蜕下来的皮一样。你在房间里度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每天都要碰触这些物品,如果我有追踪能量的能力,我非常确信在这些物件上都积累了大量的能量。这就好像我在把那些能量从物件上剥离出来,将它们化为某种非物质的碰触痕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宅在家里,通过虚拟方式和外界联系。你觉不觉得这种情况下,我们和日常生活空间的关系加强了?
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而且在持续改变。我对网络和智能手机文化的改变非常着迷。这就好像我们正在进化,而这种进化正发生在你眼前一样。对于眼前的东西,非常难以捕捉并做出评论。
你会觉得我们家中的陈设正在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伙伴吗?
这些物件在我们狭小的公寓中是非常重要的地标。我纽约的好友最近搬到了更大的公寓里,但是她女儿并不想搬家,因为她和她房间的门把手有一种非常奇异而亲密的关系,她因为一个门把手而不想搬家。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件总会有非常有趣的依赖。
Do Ho Suh在香港乐曼慕品画廊的展览将持续至2014年1月25日。
Do Ho Suh的展览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音譯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