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西埃:分离而出的美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1   浏览数:2209   最后更新:2012/05/21 16:41:34 by guest
[楼主] art-爸-爸 2012-04-05 13:21:15

首页 目前正在筹备HIHEY.COM第一场陶瓷拍卖

HIHEY拍卖网的采访已是去年年尾的事情,在不大的办公室里,打包好的与未包装的艺术品占据了最多的空间,墙壁四周是各种小贴士与安排日常流程的白板。环境不算好,却有意气风发感,或许跟团队的年轻有关。今年分别从正在筹备期间的“艺说网”与刚开辟艺术品售卖频道的“走秀网”的相关负责人那里听说了HIHEY最近的动作;“听何彬说,一天的流水有十万”,“据说有一千万的融资成本”。想必如今跟人见面谈话,看看有否“资源置换与整合”的可能性是HIHEY发起人何彬的主要工作。

事出有因
媒体出身的何彬带着做东方视觉网积累下来的一些资源,另招兵买马搭建了HIHEY拍卖的团队。或许是接触网络已久,比起总是比时代潮流落后一些的艺术圈来讲,他的前瞻意识体现在对电商潮流的追逐上——尽管去年的电商异军突起的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势倒下的亦不少,HIHEY作为定位为面向特定行业的专业电商,如今态势看来良好,然而有未来的前提是够专业,够垂直。
对着电脑上的PPT,HIHEY负责人何彬向记者展示了业务架构,最主打的便是拍卖。在去年12月18-30日发起的为艺术家周一斌治病筹集资金的慈善义拍,所获得的爱心款项总额为64.2万元,参与的艺术家与艺术圈人士众多,本刊同事也竞得两件画作,所以现在提起HIHEY,联想到的便是网拍。
除去拍卖,何彬数出的经营名目众多:零售业、仓储、咨询……说是今年会实现的还有“艺术银行”,跟基金与典当有关的一个点子。在单一的艺术业务中,HIHEY试图将其摊平后进行分割与重组,以此设计出新颖一些的精细版块,不过这一切都是在拍卖能够平稳行进的同时去设想的创意了,HIHEY应该清楚。三条业务主线,一为信息服务,即是指围绕HIHEY拍卖的可供交易的艺术品信息化,“艺术家想把自己的作品由HIHEY网展示售卖,一件收100块钱的挂牌费。”然后由HIHEY把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资料信息化,放到网上;接下来是让信息流通的工作,零售与拍卖在线上线下展览的帮助下让信息有实质性的回馈与反响,“零售其实就是画廊业务,帮他们卖作品。”最后一个是“艺术银行(ArtBanking)”业务,这是国外银行服务中针对客户开发的一个业务类别,国内目前的私人银行并未将此项发展完全,“国内缺这方面的人才,这是HIHEY的一个机会。”以“产品打包”的形式卖给需要的客户,包括收藏咨询、资产管理等一众服务,“其实这些都可以量化为两个字,‘基金’。私人银行现在很少零散采购,都是用基金流通。

HIHEY 总裁何彬 (中)
比起何彬的“一面之辞”,记者更想要听听他用来打造HIHEY的团队情况,第一个被叫进来的王楠是去年HIHEY在网上打广告的“Cover Girl”,那张复古红唇的成熟扮相令人印象颇深——实际上这个88年的女孩大学毕业没多久,团队的其他核心成员年纪都不大,包括何彬自己。寻思用互联网干点什么的何彬揣着还未设想好的构思开始面试新人,当时并不知道后来的公司叫HIHEY,遑论做网上拍卖。一开始他按常规找的都是一些从事艺术行业的经验人士,“他们在过往的业绩中都是有能力的,可是面对我的概念,价值观无法匹配。挺难弄的,我说的东西他们听不懂,觉得不靠谱儿。”后来招揽的这一拨儿,都拥护何彬对于互联网的“信仰”,“它是可以改变什么的。”


HIHEY 姬凯旋

HIHEY 任静
没有工作经验与非专业人士对何彬来说并不是弱处,他懂得如何激发团队的好胜心与好奇心。在“年青”的丰厚资本上,实现理想乃至梦想并不是妄言,“部分同事的专业与艺术没有必然联系,但是都肯往前去冲。”对王楠们来说,何彬是专业人士;对何彬而言,他们是拥有力量的生力军。与证券业、基金会打交道的任静,负责拍卖业务的姬凯旋,包括王楠,对何彬说的那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是认同的,这可能也是85后所面对的困惑与想要相信的东西。
生若逢时?
“用互联网改变这个行业”,HIHEY出世之前的雏形只有这样的一句话。“05年第一稿的方案出来,07年有了第二稿,2011年才做。”中间的因素不仅与时间有关,“05年的时候艺术市场很一般,07年是画廊好,那个时候你跟画廊老板说要在网上卖画,谁理你呀。”那时候还只有东方视觉网的何彬得到了第一个互联网广告客户,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的郑林。“紧接着08年,经济危机了,没法做,等到09年还是不行。”终于等到了2010年,艺术家不再有2008年的自我膨胀情绪,“行情转向的时候,我觉得机会来了。”
2011年的电商气焰高炽,拿着风投的钱做事,抢传统零售业的生意,再辛苦也是一条出路,对于何彬来说,如何最大化利用媒体与互联网工具本就是驾轻就熟的事情。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最后敲定的便是HIHEY,做拍卖。电商成功案例诸如京东、凡客开路,消费者的观念随着马云的“阿里巴巴帝国“的极速扩张已转变为对更为快捷的网购的青睐与敢于尝试,而人才——年纪最小的王楠秉着对互联网的信心与艺术家会谈,进行第一步的签约工作,何彬用“很快就搞定一大批人”来评价她的工作;任静则是负责发现与开拓客户资源与拍卖渠道,多半都是跟投资基金相关的人士打交道;姬凯旋曾在嘉德拍卖工作过,对拍卖有一定的了解,毕业后想要用互联网创业的念头虽然被搁浅,遇到何彬便一拍即合;剩下的还有做整理艺术家资料与维护更新的工作人员。周一斌的慈善义拍,线上线下的品牌推广,客户与投资人的逐渐关注,HIHEY站稳了一些。“差不多每个礼拜都有做风投的人上门要面谈合作的事情。”
还需一个条件让HIHEY加速——资本的介入。现今的中国,在发现新兴行业的时候,总有投资人争先恐后的涌上前想要一探深浅,有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苗头不错的小项目。在传统的拍卖市场中,艺术基金与文交所便是在投资与艺术市场催生下的产物,尽管文交所如电商领域中的团购网一样上演过“百花齐放”的盛景,最后硕果仅存的寥寥无几,但是在去年的一年里,文交所曾是炙手可热的“新名词”。HIHEY作为艺术圈内第一家既不同于嘉德在线,也有别于HI小店的公司,方向感目前看来还算清晰。艺术品价格的合理定位,将仅有的资源发光发热,人气是有的。

HIHEY 说,不够快
去年采访结尾的时候,何彬笑言争取在五年内让同事们包括自己都可以退休,言下之意到那时大概已经赚够,“还有很多的计划跟业务构想没有实现,但是人才不可复制,核心问题不能解决,HIHEY发展的不够快。”做互联网的好处之一就是先驱者往往可以笑傲江湖,很少有后者居上的情况,虽然陨落的也不少,比如凡客网。在单一的艺术领域中,资源与出口是决定拍卖行业(无论是传统还是线上)盛与衰的关键因素;对普通电商来说,物流和售后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客源往往趋于心理感受去选择卖家。这中间的微妙不同都在说明同一个道理:“风控第一,速度第二。”
[沙发:1楼] guest 2012-04-05 15:33:20

事出有因快跑!
[板凳:2楼] guest 2012-04-24 11:24:23
预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