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个相机,DIY个杂志,DIY个影儿……(上)
-转1416教室 新视界, 酷主意 — By 任悦

偶然瞥见最新一期PDN杂志封面故事的标题——The DIY ISSUE——专门讲摄影领域的DIY风潮,仔细一看,里面的几个报道:有自己做相机的、有自己做展览的、还有自己做书的。这期杂志还真的是抓住了当下摄影领域里的时尚(其实也是反时尚,因为最大的时尚还是那些光鲜的数字产品)。
杂志我没有订阅,只能通过标题窥之一二。不过,检索了一下文章介绍的几位DIY摄影师,还都挺有意思。下面,我就通过google+PDN杂志目录,也给大家“DIY”一个有关DIY的故事。
John Chiara,旧金山的一位摄影师,他回到了相机的史前时,自制巨大的暗箱(Camera Obscura),用一个拖车拖着,躲在里面拍摄城市风景。摄影师的网站域名也很有意味,叫做light dark(点亮黑暗)。





Slit—Scan这种摄影技巧并不是Adam的发明,早就在摄影和电影中就曾使用,比如,在相机上装一个移动的格栅,从而达到扫描的目的(甚至早期的机械快门在拍摄高速物体的时候也会形成这种扫描效果,画面会有变形)。现在,Slit-Scan则完全数字化了,比如,iphone上就有这样的app软件。(点击这里可以看更多Slit-Scan的创作)
但Adam Magyar不是为了玩技术而拍照,几部作品皆围绕密集城市里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最早的一个系列叫做Suqares(也是使用特殊相机),之后则用这种技术拍摄两部作品:Urban Flow 和Stainless。
Adam的创作三言两语恐怕说不清,有机会单开贴说吧,我觉得他蛮有趣的。

Urban Flow 上海


-转1416教室 新视界, 酷主意 — By 任悦

偶然瞥见最新一期PDN杂志封面故事的标题——The DIY ISSUE——专门讲摄影领域的DIY风潮,仔细一看,里面的几个报道:有自己做相机的、有自己做展览的、还有自己做书的。这期杂志还真的是抓住了当下摄影领域里的时尚(其实也是反时尚,因为最大的时尚还是那些光鲜的数字产品)。
杂志我没有订阅,只能通过标题窥之一二。不过,检索了一下文章介绍的几位DIY摄影师,还都挺有意思。下面,我就通过google+PDN杂志目录,也给大家“DIY”一个有关DIY的故事。
- John Chiara 和他的古怪的相机
John Chiara,旧金山的一位摄影师,他回到了相机的史前时,自制巨大的暗箱(Camera Obscura),用一个拖车拖着,躲在里面拍摄城市风景。摄影师的网站域名也很有意味,叫做light dark(点亮黑暗)。


- Chris McCaw和他的自制大画幅相机


- Adam Magyar和他的Slit-Scan相机

Slit—Scan这种摄影技巧并不是Adam的发明,早就在摄影和电影中就曾使用,比如,在相机上装一个移动的格栅,从而达到扫描的目的(甚至早期的机械快门在拍摄高速物体的时候也会形成这种扫描效果,画面会有变形)。现在,Slit-Scan则完全数字化了,比如,iphone上就有这样的app软件。(点击这里可以看更多Slit-Scan的创作)
但Adam Magyar不是为了玩技术而拍照,几部作品皆围绕密集城市里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最早的一个系列叫做Suqares(也是使用特殊相机),之后则用这种技术拍摄两部作品:Urban Flow 和Stainless。
Adam的创作三言两语恐怕说不清,有机会单开贴说吧,我觉得他蛮有趣的。

Urban Flow 上海


DIY个相机,DIY个杂志,DIY个影儿……(下)


继续我们关于摄影师和他们的DIY作品的介绍。
2010年,他萌生了做一本自己的旅游杂志的念头,便和自己的好友共同创建了Trunk杂志,现在已经出版了两期,正在筹备12年的夏季号。


这个目前一年只出版一期的杂志关注旅行文化,他们希望从人类学的角度,文化的层面来看旅行,而不是只给读者介绍一堆美丽的景色和旅行贴士。杂志注重视觉,一诞生就颇受业内好评。
杂志一直是小成本运作,一些David的前同事和好友加入了编辑团队,Daivd通过从Kickstarter这样的网站募集资金的方法来维持运转,并且还拿到了一些广告订单,逐渐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使得这样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充满了生机。
--------------------------------

做了一段时间的杂志编辑的工作,2004年,她得到了管理南戈丁工作室的机会——这段经历改变了她,终于找到了她自己的声音。她开始拍照,和自己的朋友合办了杂志Dossier。



Dossier是法语里的文件(file)的意思。这本杂志,连同Skye Parrott自己的摄影风格,都有着时下所流行的青年文化的烙印——掺杂了Nan Goldin和Ryan McGinley的风格,使得它成为这样一群青年摄影师的档案。杂志双月发行,不以商业为目的,编辑部人员都是兼职工作,杂志也就这样一期一期地出版了下来。
------------------------------------

Allen Ying在他的网站上谈到:现在似乎每个人都是摄影师,人人都能拍照,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滑板运动中的艺术与诚恳,理解这种运动文化中的独立与反主流、另类的精神,并最终能够将之用影像诠释出来。
Allen Ying的摄影不拍别的,他只关注滑板文化,而他创办的杂志43,也是以此为主题。杂志的开本很大,纪录滑板文化,包含多个摄影师的作品,也是通过各种渠道预先筹款募集资金,然后再制作发行。读者可以在滑板商店免费索取。




继续我们关于摄影师和他们的DIY作品的介绍。
- David Cicconi和他的Trunk杂志
2010年,他萌生了做一本自己的旅游杂志的念头,便和自己的好友共同创建了Trunk杂志,现在已经出版了两期,正在筹备12年的夏季号。


这个目前一年只出版一期的杂志关注旅行文化,他们希望从人类学的角度,文化的层面来看旅行,而不是只给读者介绍一堆美丽的景色和旅行贴士。杂志注重视觉,一诞生就颇受业内好评。
杂志一直是小成本运作,一些David的前同事和好友加入了编辑团队,Daivd通过从Kickstarter这样的网站募集资金的方法来维持运转,并且还拿到了一些广告订单,逐渐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使得这样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充满了生机。
--------------------------------

- Skye Parrott和她的Dossier杂志
做了一段时间的杂志编辑的工作,2004年,她得到了管理南戈丁工作室的机会——这段经历改变了她,终于找到了她自己的声音。她开始拍照,和自己的朋友合办了杂志Dossier。



Dossier是法语里的文件(file)的意思。这本杂志,连同Skye Parrott自己的摄影风格,都有着时下所流行的青年文化的烙印——掺杂了Nan Goldin和Ryan McGinley的风格,使得它成为这样一群青年摄影师的档案。杂志双月发行,不以商业为目的,编辑部人员都是兼职工作,杂志也就这样一期一期地出版了下来。
------------------------------------

Allen Ying在他的网站上谈到:现在似乎每个人都是摄影师,人人都能拍照,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滑板运动中的艺术与诚恳,理解这种运动文化中的独立与反主流、另类的精神,并最终能够将之用影像诠释出来。
Allen Ying的摄影不拍别的,他只关注滑板文化,而他创办的杂志43,也是以此为主题。杂志的开本很大,纪录滑板文化,包含多个摄影师的作品,也是通过各种渠道预先筹款募集资金,然后再制作发行。读者可以在滑板商店免费索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