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刚 集体追忆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批判
发起人:和谐网络  回复数:0   浏览数:2614   最后更新:2007/11/19 02:21:47 by
[楼主] 藏金阁 2007-11-19 02:21:47
展览名称: 八五&八九-八五思潮与后八九艺术

展期: 2007.11.24—2007.12.12

策展人:林礼铨

地点: 奕源庄艺术空间(Expol-Sources Art Space)

参展艺术家:毛旭辉、方少华、叶永青、石磊、张念、李季、李邦耀、孙国娟、周春芽、武俊、杨国辛、唐志冈、袁晓舫、栾小杰、潘德海、魏光庆

联系方式: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8502信箱100015

开放时间: 10:30—18:30, 星期二—星期日(周一休)

Tel:010-64314793

Fax:010-64314793



展览前言:

拥有两岸三地多年艺术经纪经验的奕源庄将于2007年11月以”奕源庄艺术空间”的名字正式进驻北京798,开幕首展以”八五&八九-八五思潮与后八九艺术”为主题,展出毛旭辉、方少华、叶永青、石磊、张念、李季、李邦耀、孙国娟、周春芽、武俊、杨国辛、唐志冈、袁晓舫、栾小杰、潘德海、魏光庆等重要艺术家的最新力作,呈现”八五--后八九”这一时代优秀艺术家们最新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张力。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哲学思想以及文艺理论传入中国,当时的大学生和青年艺术家开始注重人本主义精神观念,要求艺术的改变. 1985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和平青年美展”率先推出了一批不迎合政治口号、摆脱文学描述、打破自然时空和手法多样化的作品。这些作品令人们耳目一新,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它对中国青年的美术创作的深远影响为举办者所始料所不及,它像一个标杆,竖立于中国向现代化进军的美术起点;它像一篇宣言,预示了现代艺术的流向;它又像一面旗帜,启迪着青年艺术家们施展才华。

受其鼓舞,许多青年艺术群体相继出现,其中比较活跃的群体有以王广义、舒群等为代表的“北方艺术群体”;以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潘德海为代表的以“新具象”为旗帜开展活动的“西南艺术研究群体”,孙国娟和周春芽也是“新具象”的参与者;还有以李邦耀和魏光庆等为代表的湖北“部落•部落”等等.人数之众,作品之多,观念之新颖,一时间形成了波澜壮阔的青年美术新潮--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八五思潮”,其以新生的锐气和巨大的活力猛烈地冲击着旧的传统,观念,格局和方法.

1989年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几乎所有活跃于当时的艺术家都参加了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题材包括绘画、装置、行为、摄影、录像,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对艺术的传统经验,其中张念的行为艺术《孵蛋》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大展表征出80年代中国激情与混乱、理想与躁动同时并存的文化现实,可以说是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一场戏剧性的谢幕展。

“后八九”正式提出是在1993年由香港艺术中心举办的“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览中,在经济大潮中,以政治和意识形态为重要选择标准的西方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幽默感”为表现手法的波普艺术和以关注“无聊感”为特征的玩世现实主义走向了潮流化。魏光庆、袁晓舫、杨国辛、方少华、石磊等湖北艺术家成为波普艺术的主体,唐志冈是西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政治玩世主义”艺术家,李季、栾小杰和武俊也成为西南地区的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后八九”是对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和市场背景下继续摸索前进的艺术时期的又一典型概括。

“八五--后八九”这一现代艺术领军时代的活跃艺术家们一直以来都充满了创造力,被海内外各大美术机构所关注,作品以系列性主题为主,有强烈的表现阐释的意味。以〝八五&八九〞作为奕源庄坐落北京798艺术区的开幕展,奕源庄主持人兼是次展览策展人林礼铨先生,选择了中国现代艺术最重要的两个艺术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中至今仍努力不懈创作的艺术家的近作来发表。奕源庄艺术空间于北京798的成立,代表了其对推动当代艺术的热诚,并提供两岸三地当代艺术家一个发表空间,当然将来更会是亚洲甚至是海外全球艺术家的一个发表空间。
[沙发:1楼] gggguest 2007-11-22 03:53:44


李季《宠物系列》 布面油画 200x180cm 2007


毛旭辉《黑白剪刀-橫放》 250x180cm 2007


毛旭辉《黑白剪刀-斜放》 180x250cm 2007


毛旭辉《黑白剪刀-一把或半把》 197x175cm 2007


孙国娟《永遠甜蜜2001 No.2》 行为图片 160x86.5cm


袁晓舫《新世界-AV-8》 布面油画 150x200cm 2007


袁晓舫《新世界-F-16 VS SU-35》 布面油画 150x200cm 2007


袁晓舫《新世界—su35》 布面油画 150x200cm 2007


叶永青《画鸟》 布面丙稀 150x200cm 2007


叶永青《画鸟》 布面丙稀 150x200cm 2007


叶永青《无题》 90x90cm 1989


方少华《画室系列》 98x76cm 1991


李季《肉色·动物》 162x139.5cm 2000


毛旭辉《黑色古钟1号》 100x86.5cm 1991


唐志冈《捕鸟》 180x150cm 2007


周春芽《花卉》 72.5x60.5cm 199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