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艺术类考生越来越烂:陈丹青专访
发起人:温州人  回复数:1   浏览数:2217   最后更新:2007/07/06 05:29:39 by
[楼主] 温州人 2007-07-06 05:26:07
艺术类考生越来越烂



    就“艺考热”采访了艺术家陈丹青。




  
  记者:“艺考热”您觉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陈丹青:真正原因国家垄断学位。



  大家冲着学位去考,考其他理工科的要求分数高。大学成绩不太好各方面素质就比较懒散一点的同学,为了上大学,为了拿学位,家长都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原来学艺术就是为了学艺术,现在上艺术学院就是为拿学位。性质变了,目的也变了。都是为了戴帽子可以去社会上混给家长一个交代,教育到了一个最低层次,文凭拿了,其他都不重要。教学品质、教学的研究根本谈不上,社会变化挺快,根本跟不上。   
记者:现在艺术类考试培训班有一种产业化的教学,存在一个应试教育,您是怎么看待此事?



  记者:现在艺术类考试培训班有一种产业化的教学,存在一个应试教育,您是怎么看待此事?



  陈丹青:考生高考他变成一个反哺,高中生考上大学以后读到两年级再回去变成一个产业链。



  但我一直反对文化课,考试叫什么文化?



  记者:您说文化主要是指?



  陈丹青:文化就是指高考。第一条看你中文好不好,中文好其他就可以,老师自身的中文都一大糊涂。



  记者:研究生考试在外语上和政治上有一个门槛,将好多艺术类专业比较强的学生拒之门外。



  陈丹青:一方面让考艺术类的考生越来越烂,另一方面想学艺术的学生越来越难进入。



  记者:您说得越来越滥是指?



  陈丹青:一个学科有那么多人去报考,中国美院一年六万人报考,清华美院一年有三万人报考,中央美院有两、三万人,哪有这样的?全是考艺术学院的,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都没有这样,只有美术学院是这样。这个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谁都知道。美术学院完全变成一个行业培训班。



  记者:原来是培养一个艺术家的环境。



  陈丹青:当然原来所谓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是不是对我们可以考虑。但是不管怎么样从民国开始有艺术学院一直到80年代,艺术学院基本上是精英教育,招生很有限,规模很小是一个精英教育。



  记者:这样一个招生的数额不仅是对艺术类,再其他综合性大学都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不是精英的教育。



  陈丹青:精英教育是有问题的,我并不赞成因为精英教育,大学应该普及应该让更多人上大学。按中国的人口比例来说大学生还不少,所以这个扩招我并不完全反对,任何一个政府在中国的情况下一定会扩招,但问题是在扩招的各种环节当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只是达到更多的进入大学,他们是不是一个正常的比较奏效考试制度还是怎么样?另外他进校以后是不是得到相应的教育,花了那么多学费是不是受到良好的教育,包括教学的状态是不是准确。



  记者:等于说现在是产业化?



  陈丹青:还不能完全叫产业化,它这个产业是不准确的,因为所谓市场化就是因为有这么多市场、真的有这么多考生,所以它才会很发展。但它和西方市场化不一样,西方的市场化并不是指考生多,而是你这个行业是不是在市场下面有供求关系,如果没有供求关系学院会倒闭的,没有人来考。



  西方美术学院没有学位的,它国家不垄断学位很多艺术学院是私立的。这些问题我都谈过,我已经早就在过去四、五年不断地、大量地在谈这些问题。



  记者:现在国内的考生供大于求。



  陈丹青:一方面美术学院超额招生,另一方面那么多设计的人才、绘画人才出来社会上哪要啊?我们社会还没有到有那么多跟设计和美术行业有关的单位、机构,不要这么做了。
  记者:现在艺术类院校或者国家教育部相关的一些单位,没有对这个进行严格的控制吗?



  陈丹青:不但没有严格控制,而且实际上开了很多口子。在现在很不正常的一个是国家严格控制统一考试,至少我看到美术学院越来越失控。



  记者:是教学上吗?



  陈丹青:钻政策的空子,不是美术学院造成的,是大量家长、考生造成的,美术学院养得非常肥,学院现在钱多得不得了,一年六万考生每人300块钱报名费就了不得。



  记者:现在是各大院校毕业展示时间,在毕业展览上有好多学生的画被卖出去了,或者是收藏家订购了。您觉得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和商业合作,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吗?



  陈丹青:一切都是功利,都是为了挣钱,买学生的画也是挣钱,因为学生的画便宜,说不定这个人将来画得好了就可以投资,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利益。



  记者:包括艺术类招生?



  陈丹青:但不是说您想挣钱就能够挣到的,我们教育政策、教育体制给这种可能性,提供了这种方便。



  记者:应该也会有一些比较好的高校会有一些控制。



  陈丹青:清华美院至少没有扩招,其他学院没有控制。清华美院因为是最好的大学,要控制在一定的量,所以自从我进校一直到我离开7年时间招生数额没有变,至少美术系这一块每年招生是稳定的控制在200到300之间,但是考生不知道怎么想,我来这那年是7000考生,到去年已经接近2万多。



  记者:您觉得应该朝着什么样方向发展比较好(在教师教学上)?



  陈丹青:不太可能,就是这个现状。因为每个环节都是这样的。



  记者:还是按着现在这样大的环境走下去。



  陈丹青:整个中国教育都是这样,



  记者:我们应该有一些呼吁。



  陈丹青:不用呼吁,呼吁个屁。从来没有过文化部或教育部的政策,政策都很合理变成这个情况了。



  记者:您给自己的研究生或者是本科生上课的时候,应该也会有一种和其它教育模式不同的讲课内容吧?



  陈丹青:我讲课内容不同没有用,听了我的讲课拿不到学位,不还得随大流儿,花这么多钱最后还是要拿学位的,这是最终的目的。



  记者:您最后一个态度就是说没有什么办法吗?



  陈丹青:我的态度就是赶紧逃走。



  记者:逃到哪去?



  陈丹青:逃到学校门外去。



  记者:对学生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陈丹青: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对学生建议就是老老实实交钱赶紧拿到学位找工作,什么艺术学院,艺术学院?



  记者:陈老师我觉得您是很直白的一个人。



  陈丹青:现在管大学的都是党员,哪里所以就是那个样子,诚心搞点教育的要不就是边缘化,黑得一塌糊涂,这个范围。



  记者:整个国内情况都是这样的?



  陈丹青:目前是这样,我看不到例外。



  普天之下全都是打着那个幌子,一手抓钱,一手抓权没有一个党员干部不是这样。你要知道大学所有的领导全是党的干部,所有老师都是党员有钱的老师必须都是党员才行,那是党的干部,中国的所有大学都是党校。



  记者:有一个艺术家在这里面生活的话、成长的话会怎么样?



  陈丹青:学校里哪里有艺术家,都是党员,你看看他每年要交党费,要开当回的不入党…所有有钱的掌握学校的全都是党员,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二身份是干部,第三身份是艺术家。



  记者:您怎样看待有一些学生,毕业之后就去宋庄或者做自由职业艺术家?



  陈丹青:这是一条正路。



  一个藏家来买画才不问你什么研究生,这些都无所谓,不识字都没关系画得好就行了,很多画家根本学位好无作用。



  艺术就是个才能,是看作品。

[沙发:1楼] 眼镜兄 2007-07-06 05:29:39
艺术类考试为何热得烫手?

日前,宁海中学分校美术班招收20个学生,竟引来1200人竞争,录取比例达到60:1!
  宁海中学分校相关负责人说,近几年,每年该校美术班都只招20个学生,而前来报名的人数却一年比一年多。数据显示:2004年,只有两三百人参加考试;2005年有四五百人参加考试;2006年为800多人,今年突破1000人。



  与之相呼应,高考艺考热这几年也是“温度”猛升。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南京市2004年报考艺术类专业人数为3300多人,2005年为5180多人,2006年为7100多人,今年更多。



  艺术类考试为何热得烫手?



 同样的文化分能上好大学据记者了解,由于报考人数猛增,艺术类考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近年来,江苏艺术类考生的录取率只有15%左右,远远低于普通类高考70%左右的录取率。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参加艺术类考试呢?5月20日,宁海中学分校校门外的6个学生家长一致表示:参加艺考能使孩子更方便地进入大学校门,进入更好的学校。一名姓路的女生告诉记者,她一直在研究高考政策,“文化分如果考400多分,从普通类走,顶多只能上个大专,如果从艺术专业走,就能上个本科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杜传锋说,尽管近几年,国家对艺术类招生政策进行了很多调整,但总体来说,艺术专业对考生文化分的要求还是比较低。以江苏近几年的分数为例,艺术类本科的分数线一般都在300多分,比专二的分数线还低。  
  宁海中学分校校长殷树凤说,对于一些文化成绩不太好的城里孩子来说,现在的高考,如果走普通类,他们竞争不过苏北的孩子,学艺术真算得上是“一条新的出路”。



  就业挣钱容易些



 一家画室的老板认为,艺考热和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这么难,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毕竟是掌握了一门技能,养活自己倒不成问题。”据他介绍,高校学美术的学生,很多从大一开始就在外面带课做兼职,“既能学到东西,也能锻炼自己,还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将来毕业时,能找个稳定的工作也好,找不到,随便开个辅导班或者接点设计方面的生意都可以生活。”
  据南艺统计,这两年该校灵活就业的学生比例不断上升,2005年这部分学生已达到60%以上,在全省是最高的。而且,不少学生的收入还非常不错。南艺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田丽华说,有钱就能生活,这是艺术类毕业生当下普遍的就业观,“学生们不再把工作的稳定性放在重要位置,甚至不需要固定的劳动关系,这种观念比普通专业的学生明显超前。”



  办学者推波助澜



 殷树凤说,南京艺术类考试之所以火,高校多、老师多也是一个前提条件,农村的孩子即使想学,条件可能也不具备。一位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认为,各个层次的办学者其实都是艺考热的“功臣”。据他介绍,很多学校的艺术类专业都是近几年应运而生的。“对大学来说,艺术类学生每年学费少的在六七千,多的在1.2万元以上,招一个艺术类本科生相当于招了两个普通本科生,加上艺术类专业只要多招两个老师就能开课,实验器材什么都不需要投入,况且每年报考人数众多,报名费也相当可观,这无疑提高了高校招收艺术类学生的热情。”
  据他介绍,艺考热和中学老师的推波助澜也有关系,很多中学老师和外面的培训班关系都不错,介绍一个学生都能拿到回扣,不少地方,中学老师都是将学生整班整班地介绍给培训机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