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博伊斯的这次神秘拳击,给当下异见艺术家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发起人:搞事情  回复数:0   浏览数:1215   最后更新:2017/07/16 19:03:45 by 搞事情
[楼主] 搞事情 2017-07-16 19:03:45

来源:artnet


约瑟夫·博伊斯,《直接民主拳击赛》,第5届卡赛尔文献展(1972)。图片:©HansAlbrecht Lusznat, 2017

1972年10月8日,作为对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告别活动”,约瑟夫·博伊斯与当地的艺术学生Abraham David Christian一起走进了拳击台。为了给为期100天、与参观者进行关于社会改革问题热议的《直接民主公投办公室》项目划上句号,这两位拳师进行了3轮激烈的、你来我往的搏斗。博伊斯最终胜出,担任裁判的Anatol Herzfeld(也是他的学生)宣布了他的胜利。这次胜利象征着这位艺术家“直接民主”对“代表性政府”号令的征讨。


博伊斯的《直接民主拳击赛》在正统的艺术体制(比如文献展)当中进行,为60年代战后“文化转型”当中关于现实政治问题的讨论点燃了火焰。在他的作品《办公室》里讨论过的话题——从教育改革到核能源、种族关系——化身在拳赛的隐喻之中,痛苦的损害之外、拳手依然脚步轻盈:这场著名的拳击赛以及博伊斯的装置作品,夺取了整个第五届文献展的光环。


作为景观之中的景观,这个项目结合了各种媒介、艺术圈的规则、以及更广义上的社会政治系统,以轻松的、平易近人方式呈现出博伊斯创作实践之中一如既往的神秘特征。这样,博伊斯就可以避开来自艺术圈的反对革命的各种障碍,这种伪装之后的抗议方式很值得当下关心政治的艺术家们借鉴。

约瑟夫•博伊斯,《直接民主拳击赛》,第5届卡赛尔文献展(1972)。图片:©Hans Albrecht Lusznat, 2017

就像评论界所注意到的,今年很多政治性的艺术作品都很尴尬的遭受到了和它们所想要批判的权力结构一样的待遇:从难民参与的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超级资本主义项目《绿灯》到 Ernesto Neto在威尼斯的《Encounter with the Huni Kuin》当中的新殖民主义观点、到第14届文献展所引发的“灾难性的旅游业”话题,都毫无例外的成为了反面教材。讽刺的是,这些作品越想引发回应,它们产生的问题就越多,就好像陷入流沙一般无法自拔。也许博伊斯才最了解,其实要留出一点模棱两可的空间。


在2017年初Sternberg出版社出版的《我无法这样工作:一份关于最近抵制和当代艺术的读物》(I Can’t WorkLike This: a Reader on Recent Boycotts and Contemporary Art)艺术当中,艺术家、作者Gregory Sholette在自己的文章当中提到,很多涉及政治题材的艺术家都有着很明显的双重标准。“如果医生和律师发起的社会抗议活动并不能摧毁医疗或者法律系统的话,”Sholette问道:“为什么艺术家们还要耗费大量经历、冒着被指责欺世盗名的危险,做那些会损害艺术家身份的事情呢?”


答案之一是:艺术家作为诗意的中间人和发号施令者的双重标准。


直接参与政治活动的艺术家会备受指责,因为他们是在降低严肃文化的格调,将自己的实践变成政治宣传。同时,社会中的艺术家经常会很高姿态的对政治丑闻、国家的暴力行径、滥用权力、以及危机进行曝光。将这些丑恶的文化现象进行消化,然后以民主化的视觉语言进行呈现,看起来是社会艺术性实践唯一的正确路径。

约瑟夫·博伊斯,《直接民主拳击赛》(1972)

人们只需要看一下1930和1960年代的各种极端政治、经济状况就可以大致的了解状况,这段时间当中诞生了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些运动——抽象表现主义、行为艺术走上舞台、以及观念艺术的兴起——它们不仅仅揭示出了这些战后的混乱政治气候,更将其美学化。

在当下艺术实践领域盛行的政治倾向是否隐含着另一种文化方向?在这个“假新闻”的时代,艺术家们可以从博伊斯身上学到什么?


很多(包括Sholette在内)的学者都在批评当下的政治艺术只不过是在没有提出相对应的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乱扔沙子以迷人眼目。但是,这曾经就是博伊斯艺术的出彩之处:这会创造出孕育新理念的空间,从摇摇欲坠的疯狂世界法则当中得到醍醐灌顶的灵感。


博伊斯的政治取向自然是左倾的——就像众多60、70年代的战后艺术家一样。作为1962年的激浪派运动、1967年Johannes Stuettgen领导的德国学生党、以及不投票者与公投组织(1970)发起者,博伊斯的作品总是与政治气候相关并且建立在这样的语境之中。但是他从不让左翼政治限制自己的艺术实践。刚好相反,博伊斯在艺术界上层建筑里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远景:将艺术带入政治,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约瑟夫·博伊斯,《直接民主拳击赛》展览现场,图片:Courtesy Waddington Custot

有趣的是,最具颠覆性的政治艺术往往以最复杂的形式进入艺术市场,以最高的价格出现在最奢华的画廊当中。博伊斯的《直接民主拳击赛》以公共记忆、事件、社会雕塑、一段9分30秒的纪录片视频、40多张照片、两封来自Galerie Holtmann的成功销售的信件、一张两位拳击手带着卡通形象一般的手套的海报、以及各种博伊斯参加第五届文献展的细碎物件的方式存在。


这些文献资料当中的大部分——包括博伊斯签字的两位拳击手比赛时用的手套、护头、以及拳击台围栏绳子——目前都在伦敦Waddington Custot展出。这些带着近乎神秘光环的物品,被安放在一个由光秃秃的混凝土建筑空间当中(让人想到了事件最初发生地的环境)、放在由David Kohn专门为展览设计的夹板展柜当中展出。

约瑟夫·博伊斯,《直接民主拳击赛》展览现场,图片:Courtesy Waddington Custot


画廊位于著名的Cork街(这里还有佩斯画廊和皇家艺术学院)的地理位置和故意营造的展厅效果之间的对比,让人感觉既奇怪又满足:你似乎可以在照片当中看到博伊斯睁大了眼睛的样子——不穿上衣、汗流浃背、高兴的大笑——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呈现出非凡的魅力。


通过将实践政治化、将政治美学化,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矗立于社会变迁的浪潮之中,在顺应艺术界规则的表面之下,以隐秘的方式在对其进行消解。


在我们这个“后真相”时代,神秘主义被政治和艺术作为一种策略来使用,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些出其不意的乱拳当中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启发。

“约瑟夫·博伊斯:直接民主拳击”,目前在伦敦Waddington Custot展出,展期至8月11日。


文:Alice Bucknell

译:Joe Zhu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