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策计划2017”获选方案揭晓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0   浏览数:2231   最后更新:2017/07/07 17:32:46 by 号外号外
[楼主] 号外号外 2017-07-07 17:32:46

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青策计划2017”获选方案

1、“甜蜜的家”—— 家庭妇女讨论群(莫万莉、姚微微、邓圆也)


2、“I-N-D-E-X 索-引”——冯立星、史纪、吴有


3、“光源度假村”——冯安怡、吕斯乔


*以上排序按照评选得票数量。



“青策计划2017”的方案征集时间从北京时间2017年5月2日持续至6月27日中午12:00整。招募期间,PSA联合国内各地多家机构与高校共同推出了“青策计划2017”全国巡回交流计划,行经北京、广州与杭州,举办了共五场围绕“策展”话题的活动,邀请多元身份的业界人士,分享策展及相关领域不同面向的经验、剖析当下问题,以期发散想象、鼓励行动,激发艺术新能量。

今年的“青年策展人计划”共收到有效稿件66份,最终入围方案10份。有效方案中,联合策展方案35份,独立策展方案31份,投稿人数共131人,平均年龄为27.67岁,男性比例约53%,女性比例约47%。

相较于往年,今年来自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投稿人比例有明显攀升。投稿者及方案所涉及艺术家的实践领域不仅包括了艺术创作、艺术史论、艺术管理,还有媒体及出版、文学及诗歌、电影与戏剧、建筑设计以及商学等。此外,方案的可实施性更切合了实际展览空间。策展方案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作品展示,更涵盖了视觉设计、教育活动与媒体出版等一系列复合计划。纵观整体的有效稿件,策展人的自主性、自发性与多样性的融合尤为显著。


2017年7月6日上午,“青策计划2017”终评会议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参与终评的评委由7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克里斯·德尔康(Chris Dercon)、丁乙、费大为、冯原、龚彦、侯瀚如、马克·维格利(Mark Wigley),1位特邀评委张培力以及1位客座评委雷内· 洛朗索(René Lorenceau)组成。


在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的终评氛围中,评委们与10位/组入围者进行了历时五小时的面试与答辩,以不记名投票的形式选出了最终3位/组策展人。

▲PSA“青策计划2017”评委会签署的声明书


7月6日晚上,“青策计划2017”评选结果在上海外滩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揭晓。

青策计划2017”的前三名获选方案由龚彦与评委们共同宣布,分别是:

第一名:“甜蜜的家”—— 家庭妇女讨论群(莫万莉、姚微微、邓圆也)

费大为评论该项目时,提到“甜蜜的家”通过对妇女在家庭中身份和角色的考察,探讨了当今社会家庭观念的变迁以及一系列重要问题: 家庭分工、公私分界、生产格局、社会差别、权利话语、浪漫关系、自由平等博爱等神话。展览的结构成功地把这些问题转换成展览的语言,使之成为一个有层次的空间整体,同时又具有历史的深度观察和思考。


第二名:“I-N-D-E-X 索-引”——冯立星、史纪、吴有


克里斯·德尔康认为该项目的策展人通过不同的“岛屿”将艺术作品进行评估,他们提出了将艺术作品进行分类想法。这次展览以实验室的形式呈现,阐述了艺术和作品的重塑与教育意义,同时也阐明了美术馆、艺术史的定位与定义。整个展览,整个环境,通过空间和视觉图像化的作品、数据收集和记忆重现都令我们回想起Hubert Damisch、Richard Hamilton与Sarat Maharaj的展览,正是这些实践家和思想家定义了传统的策展模式。


第三名:“光源度假村”——冯安怡、吕斯乔


侯瀚如评价“光源度假村”:展示的是我们的时代最具挑战性,又最被忽略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许是每个人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和政治模式的急速变动,以及其所引发的人际关系的危机。换言之,每个人如何在心理上应对现实的异化排斥。“心理治疗”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或者是制造幻觉的安慰剂?此计划透过邀请十多位艺术家以多样的作品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境,让人们进入到直接的心理治疗的体验过程,并对其有效性以及当代社会的性质提出质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