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晨访谈:“我一直希望我能勇敢地做一些疯狂的,不可思议的事”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877   最后更新:2017/07/06 21:14:00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7-07-06 21:14:00

来源:OpenArt


帽子, 2012  高清单通道录、彩色、有声  1‘19’‘


采访对象:冯晨

年龄:30

城市:上海


1.    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叫冯晨。我在试图当艺术家。试着去当。

2.    讲一下你的专业背景,学习经历吧。

专业背景,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入学,09年毕业。中间晃荡了四年。然后14年去荷兰,17年年初回的国。

3.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要当艺术家的?

其实一直没有说想做艺术家。毕业以后跟两个同学一起做过摄影工作室。当时的幻想是还可以在空余时间做做艺术,但是后来发现不行嘛,做了一年半就不做了。然后回湖北当老师,当了一年。想说老师有寒暑假可以做做艺术,最后发现也不可能。

4.    为什么?

你没那个精力了。我是觉得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然后做艺术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说你有时间,就做就行了。而是你要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要持续工作才行。才会不断地有进步。要不然你总是停留在一个原点,重复着同一类型的作品,只是有时间就做一下就很没有意思。

后来想说不可能,那就去荷兰。荷兰就有两年时间谁也不会烦你。你就可以安安心心做点东西。想想看那是什么感觉,想试一试。运气很好,就申请上了。

5.    在荷兰干嘛?

在那边做了一个长期驻留项目,在阿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 Residency)

荷兰阿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


6.    你在荷兰驻留的时候具体每天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就是早上大概九点钟工作室开门,十点钟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员工都开始工作了。然后你就可以安排。因为它有很多工作室嘛,你可以跟他们预约说星期几星期几你要做什么东西。然后你们有时间讨论,讨论好了开始制作。


那边有木,铁,编程,media workshop,media workshop有编程和打印那些东西。它有好多workshop,最开始是基础课,你可以申请参加。我就会都去参加,都去学一学。


我觉得那个训练是很好的训练,然后那个环境也很好。会帮你去整理你的思想和你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做。其实那个是最关键的我觉得。

7.    你前面讲到的那些毕业以后的经历,好像都很轻描淡写地,“哦,开一个工作室,没多久,不行,那我就回去。或是当时在湖北美院呆着觉得不行,那你就走。现在描述来讲好像只是事件的开始结束,但是在经历的过程当中会不会有心理上的挫折?就像说你毕业了三年,四年,但是你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达到你要的那种生活方式,中间的过程,心理上会不会更加困难?

倒也没那么想。因为首先是生活嘛,首先你要先满足平时,比如说住房吃饭,先满足这部分的收入来源。那个时候你做艺术的话肯定没办法满足的。


那当时肯定就先想办法挣钱啊,就很简单的。那挣钱怎么挣?正好有两个朋友说想做摄影工作室。那我说,我正好会摄影嘛,那一起做吧。

8.    所以你当时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先把钱挣完了再…..

对,先把最眼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

9.    那后来日常生活可以解决之后会不会觉得,“啊,都已经这么多年了。” 然后当时你又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地区,会不会看着其他的同学觉得说,是不是做艺术不太可能了?

没有。因为我们那些同学都很惨呀(笑)。


我倒真的还没有那个担心,说我现在没做艺术可能会怎么怎么样。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因为我觉得都是过程。你只是解决眼前的,现在的问题嘛。


当时耿老师说的,说一年起码要有三件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他说这才是你能比较稳定的一个状态。最后你发现一年做不出三件作品,一年只能做三件作品,而不是做三件能拿得出手的。那你就发现说,啊,这样不行,不能这样弄。那就换其他方式。

独眼, 2013-2014,高清单视频录像、有声,11'28''


10. 你当年的同学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做艺术的?那些没在做的又在干嘛?

我们这一届,易连,曹澍,还在做。还有些在画画,都在生活吧。杭州还有一些在想象力学实验室工作,不多了。然后李宁,在北京,现在经常在凤凰艺术,artforum上写批评的。然后还有一个张帅,朗粲,都在北京,他们两个也都是做艺术,然后也做一点活。之前在黑桥,现在不知道搬哪儿去了。还有一个徐伯欣在给汪建伟当助手,但是他也做作品。哎,对,北京还有一些呢。

现在是大概这些。还有开咖啡馆的,当老师生孩子的最多。女孩,大部分都是要么当老师,要么生孩子。还有当藏家的。

11. 你觉得为什么美院出来的人还是心里会觉得想要去从事艺术这件事。到底是在哪里受到了感染,会对艺术还有追求?

我觉得我总是想要去做一些我擅长做的,或者是我觉得做这件事我不比别人差。就这种感觉。我觉得做艺术,当时上学的时候做作品,我就觉得,哎,我好像不比别人差。就是我起码不矬。

当时老师也从来不直接鼓励你的。做一件作品,外面都说很好很好啊,问老张,张老师就说,“有一些人,卖了一件作品,以后再也不会卖作品了。”


然后耿老师说,“有一些人,做一件事牛逼就牛逼了;有一些人,做一件事傻逼一辈子就傻逼了。“说这种不知道他说什么的话。他们不会说,“你不错。”

然后大二不是卖过作品嘛,《豆腐》卖给东廊画廊,然后还有一个澳大利亚的白兔美术馆。

豆腐, 2007  双频录像、有声,7'15''


12. 那时候是不是也是因为老师的关系?

没有,那个时候就是因为老耿老张推荐的,去比翼做一个群展。然后群展上面做了第一个录像,就是《豆腐》。运气好嘛,那个时候。

13. 也给你自己一点信心。

那个时候膨胀。然后被老张说,“有些人卖了一件作品以后就再也不卖作品了。”

14. 挺有意思。我觉得国内的这种老师和学生之间还是蛮有师徒关系的,不管是毕业了还是怎样,老师和学生之间会有一种这样的关系。我觉得在国外就不会。

我觉得是这样。因为你心里都有一杆秤嘛。学生都不傻。都知道这个老师是不是真心教你的,或者是真心帮你的。


因为他说的这些话并不是说立马起作用。它可能是过个十年或者五年才会起作用。你就会觉得,“哦,他说的真对。”你就会觉得他是真的在用心告诉你一些东西。

而不是说一个老师,你给他看一件作品,老师说,“啊,牛逼,真好!”这种老师你就会觉得,啊,他就是你的老师,但你不会觉得有师承关系。就是他没有真的把他那个东西教给你。

15. 你说你今年年初是刚回来了嘛?你现在回来看到的这边的艺术生态的状况和你去之前,或者比较你刚毕业或是从学校的时候接触到的艺术艺术圈你觉得有什么变化吗?

没什么。我觉得写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以前上学,我感觉做文本的那种艺术和艺术家挺少的。但这几年好像特别多。好像偏欧洲那边......欧洲那边有一部分艺术家就是做纯文本的嘛。就是录像不再是纯录像而是文本录像。画面可能并没有什么东西,就是静止照片,但是有很多文字上的东西。以前会很纯粹就是录像,但是现在会比较丰富一点。

16. 除了具体的作品之外,外界的环境呢?

一样吧。我觉得都是一样的吧。系统还是一样的。也没有变成艺术家比画廊大。还是画廊操控里面的所有东西。箭厂还是箭厂呀,除了箭厂并没有说北京有多了十家箭厂这样。做替代空间的就还是那几家。如果说这种小空间遍地都是的话我可能会觉得变化很大。但是我觉得替代空间还是少呀,还是画廊多啊。新建就是建画廊,也不会建这些替代空间。

无题, 2015,高清单视频录像、有声,6'07''


17. 再讲一下你这次个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是你去找画廊呢,还是画廊找你?

这次的个展是胶囊画廊找的我。我当时在荷兰的时候,画廊老板Enrico Polato说他看到我的网站,就给我发邮件了。

18. 所以得来还都挺容易的,你都不用去自己找的那种。

我觉得我应该不会去找。我应该不会腆着脸去找吧。

19. 像你这次做这种场地特定的装置怎么卖啊?

当时就没有想说一定要卖。当时都没想那么多。就想说,有录像有装置。

在工作  , 2017  各类物品,120 x 122 x 150 cm


23. 你怎么看你自己的创作从《豆腐》到这次展出的作品,不管从作品面貌还是创作思路都是变化很大的。你自己怎么看这种变化?是完全毫不相关的呢?还是你觉得内核里还是有联系的?

我觉得内核里面还是。就是你只做你感兴趣的东西嘛。那些都是我在一个阶段里感兴趣的东西。但是你让我重新去拍个像《豆腐》的,我也很激动,也会很开心地去拍。

那些东西,内核的部分,我觉得就是一种未知的东西。因为所有的我之前做的作品让我感兴趣的,都是我做的时候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事情其实是蛮有意思的。

24. 所以有很多在过程里的东西,并不是只是想好一个方案然后就实行。

对,我一般都只是有一个大概想法,然后我就做了。做了以后呢,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一个形式出来。我就想说,哎,这个还不错,那就这样展吧。

25. 我觉得对你自己的创作来说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好像如果你进入了画廊的这样一个职业化系统之后,很多人会觉得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好像要有一个可以让人辨识的东西,很多艺术家也是主动这么去做的。那人家可能会说,“哎你一直变来变去怎么弄啊?” 你觉得以后你会变吗?

我觉得这个对于我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因为我没有这个符号的需求。我不需要把一个材料或一个形式说,哎,这个是我的,你们谁也不能做。

26. 或者你有没有觉得比如说像在国外,一个艺术家通常会需要有一个artist statement,说,“啊,我的作品是关于什么什么。”

我觉得那都是很老旧的想法吧。哦,对。之前还有一个很好玩的话题。我之前在想我是怎么学艺术的,我是从哪学的怎么做作品。后来我一想说,靠,我没学怎么做艺术,而是先学了怎么做批评家。


我们当初学做艺术的时候都是从文字上看来的。就这个作品表达了什么什么什么。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艺术家写的。都是一些批评家和评论家写的。

其实我们最早学的是怎么做批评家,而不是学怎么做艺术家。我们是反向学习。我们大脑里的内核是一个批评家的内核。批评家在做艺术。然后我突然就想说,操,这不是傻逼了嘛。就是你还没做之前先把自己批评一顿。就跟我们以前想方案一样。就是你东西还没做就先把自己给批评了。

S-1, 2016  铝板,热感应墨水,制冷片,陶瓷加热片,冷却风扇,arduino控制板


27. 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的?

就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在荷兰看一个很有名的观念主义女艺术家的一个作品。然后她就写了一句statement说,“我一直希望我能勇敢地做一些疯狂的,不可思议的事”,(I always wanted to have the courage to do totally crazy, impossible, and also wrong things.” by Isa Genzken (1994))。我就觉得说,哇,这个艺术家的这句statement特别适合她的作品,因为在她的每件作品里你都会看到那个年代的那个感觉。这个东西是艺术家说的。但是还有一段很大的前言,那个就不是艺术家说的。

但是我们是学那个东西先的。我们从来很少看到这种艺术家自己说的话。我当时就有一个感受说,“我操,我以前学的都是些啥?”包括像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不都经常想方案嘛。没做之前先讲方案。然后我之前又看了好几本书,可能对我现在这些想法有一点点基础的影响。但是读那句statement可能是一个转折点。然后我突然意识到说,我以前学的都是批评家的思维在做作品。就突然觉得不对。

冯晨在阿姆斯特丹驻留时的工作室


然后就想说那怎么样变成艺术家的思维做作品,那就凭直觉咯。就是你不要事先去设想这件作品好或者不好,你就做就行了。就是你不怕失败。因为成功学的理论是你首先要批评好,先站在批评的角度说,哎,这个是个好作品,然后你才去做。这就是你觉得你先成功了,然后再做作品。


而艺术家却不是这样子,我觉得。艺术家可能是直觉。很多时候他就判断一个左右。他选择这个和放弃那个。

然后以前沈立功不是也讲过说,“选择,是一个放弃的过程。”我觉得他说的很好,因为我们选择一个东西的时候会总是想赢,你选东西的时候往往都想选一个好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其实还有背面,就是你放弃了另外的可能性。就是你要看到事情的两方面,而不是只看事情的一方面。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的是成功艺术家。我们从来没有去学一个失败的艺术家。什么样叫失败,或者是不好的作品。我们从来不看,我们只看好的不看坏的,我觉得这个也有问题。

28. 对,蛮模仿的一种方式。就只说,这个是好的。也不告诉你它好在哪里。只不过是因为它已经被书写了。而且我们很多时候了解一件艺术史上的作品都是看一个PPT,然后就说这个是好的,你去看吧,然后自己去悟吧,你就照着去做一个类似的吧。然后你就牛逼了。

然后我前段时间看那个《白鹿原》,里面有个演员在演完以后做了一个采访说的一句话特别好。他说,“作为演员,你不能先入为主。你应该首先去演一个人,而不是去演一个坏人或是一个好人。”

我觉得做艺术也是一样。你不能先入为主,去做一个好作品。或者是,“我要告诉你什么。“我的作品要表达什么。”我觉得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是要留给观众去看。而不是说你先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地方说什么,“老子要告诉你一个人生道理。”而是你可能去做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看了会感动,或者感受到什么。但是永远不要告诉别人一个结果。


我觉得演员和艺术是很相似的,因为都有不可琢磨的成分在里面。有人说演技好演技差,跟你作品做好做坏其实是一个特别模糊的,特别主观的一个感受。

29. 那你接下来有没有一个职业规划,还是你一直不把这件事当成一个职业来看?

有展览就做,没展览就在家啊。其实我现在会觉得展览好像不是那么太重要。

我以前很享受在荷兰的时候,一年只有一个展览的时候。就是你一年的工作为一个展览。这个展览还不是那种所谓特别牛逼的展览,但是当时觉得很好的一个展览。你就展示你一年的工作。然后大概有五十个人一起展,好像打擂台一样。那种感觉是很棒的。中间你还有机会看看其他人的作品。就是你有一个参照和对比,你会觉得哪几件作品很好,就是你总在想这些事儿。

30. 在那边做群展,艺术家之间会互相交流吗?

当然会交流,之前会有三个月一次的内部的open studio,那个时候大家就把自己的工作室打开。你可以展示你现在已经有的作品,你也可以展示一些你的制作过程,或是一些材料。然后大家就会开始交流。

31. 你觉得这边有交流吗?

这边很少,到工作室就喝茶了,要么喝酒。因为很容易客套。有时候很久没见其实是好事,大家都不客套。就直接说,“哎,你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41赫兹-Ⅱ, 2017,阿诗水彩纸上丙烯,79 x 110.5 cm


32. 那你现在做完这个展览,接下来会很忙吗?会有很多展览来找你吗?

不知道,应该没有。而且也要挑,也不能什么都来。之前有乱七八糟的找过,后来都中途就觉得不靠谱,然后就说算了算了,不弄了。真的有很多,中国太多这种事了。国外也有很多。但是国外因为机会难得嘛,没有什么机会。好不容易给你个机会你就拿着了。但是后来展完就觉得,哎,傻逼,参加这么个展览。国内的话可能就有机会,你可以挑,就会好一点点。不过中国很操蛋的是,展作品都没有借展费这件事。台湾都有哎。讲讲就很生气。

34. 你刚刚说有展览就做,没展览就什么?

就是工作嘛。我现在倾向于像以前在荷兰的工作。就类似朝九晚五的工作。你大概早上九十点钟去工作室,工作到下午五六点钟回家。基本上像工作一样。

35. 那生活的方面怎么办?对啊。还是说现在卖作品已经可以维持生活?

收入吗?现在基本上能撑得住吧。在上海应该撑不住。在杭州应该撑得住的。不租大工作室的话。不租一个什么五六百平的工作室应该是可以的。基本上能打平吧。至少这一两年应该没问题。

36. 那你会不会担心一两年之后怎么办?

那就再说嘛。以后的事情都不好说。我现在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只能这样子。可能以后被一个正式机构,什么学校里面收编了以后可能会心里安定一点。我觉得学校应该不太靠谱。最好是被一个什么基金会收编了,就养着,对你也没什么要求。

37. 你比较杭州跟上海的艺术生态觉得有什么不同?

(杭州)便宜啊,安静啊。然后制作东西相对来说顺手一点,可操控余地大,我可以参与。上海好像很难参与进去。上海好像都只能给东西,然后拿结果这样。然后那些不满足于杭州的很多人都搬到上海来了,搬到上海或北京。可能也是企图心吧。

一个人可能企图心很强,那这个地方满足不了你的企图心那你就会去能满足你企图心的地方啊。我觉得看性格吧。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你就待在哪。我觉得这段时间的工作可能需要安静,需要稳定。别一天到晚有人说,哎,我们去哪啊。夜店玩。你要不要跟谁吃饭…..

光的背面,2017  控制器,舵机,铝制百叶窗,尺寸可变


在杭州能让我感受到在阿姆斯特丹的工作节奏。我就觉得那个工作节奏是合理的。创作出来的东西也是我觉得是好的。而不是像前几年,在去荷兰之前。你就在家天天憋着,我们上学的时候不就是憋着嘛,每天都憋在那想方案。憋出来一个就准备去做。做完以后又开始憋。我觉得那个状态特别难受。当时没觉得,后来觉得难受。

我觉得要有一个持续的工作状态的时候。就是你可以在工作里面有很多失败,有很多不成功。试了很多,花了很多钱,但是最后失败了。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是好的。然后就留下来了。那些失败的东西也不是所谓的失败。只是说,你实验了,但是可能没有达到你最后想要的效果。但是整个过程是好的过程。就是你不停地在那做东西。但这个所谓的失败可能对以后的某件作品会有帮助。

但是这个工作状态是一直有的。工作状态是你每一天都有一个计划,比如说今天晚上离开工作室的时候你会写计划,明天要做什么。在国外为什么我说交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艺术家你自我雇佣以后,比方说你作为艺术家跟政府申请到了一笔钱,但你怎么用这笔钱政府是不会管你的。但是他会查你的工作时间。如果你有工作室需要刷卡进的话,他会查你一年有没有工作到一千个小时。这是一个工作。

38. 你每天在工作室具体都干些什么?

不管。你只要呆那就行了。就跟上班一样。有时候看连续剧也会看呀。但是你就得在那呆着。但是你呆那又不可能说不工作。你总有事情要做。就是那堆东西在桌子上乱七八糟,你要把他清理干净吧。然后展览完的东西运回来你要打开包装检查吧。地脏了你要拖地吧。你总有事情做。总有事情做。

39. 听上去你在荷兰的驻留经历给了你很大的改变和影响。你能不能概括一下驻留对你最大的影响和改变?

换了一个环境。主要是那个驻留特别好,它一个是时间长,还有一个是方式很多种。因为我以前身边的朋友都是跟我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所以大家的工作方式都差不多。但是你到那边以后会发现,哎,你还可以这样搞,还可以那样搞。然后你就知道了原来还有很多种可能性,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做艺术家的。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是copy啊,copy张老师耿老师。生活地很fancy,每天上课去旁边的咖啡馆喝着咖啡上课。就是都从那儿学的。后来你才知道还有那种苦逼的艺术家工作方式,就天天像上班一样,每天都在工作。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工作方式。就是学怎么做艺术家嘛。我们的老师,他们的工作方式实际上很类似。他们也没人教他们怎么做艺术家。他们自己摸出来的。那个方式可能适合他,但是也不一定那个方式就适合你。


我总觉得应该多一些方式。

7本真实存在的魔法书 - 第二次催眠, 2017   碳纤维,100 x 90 x 200 cm


《冯晨个展》在上海胶囊画廊将持续到2017年8月6号。地址:上海徐汇区安福路 275 弄 16 号 1 楼


采访,整理:Chen  感谢上海胶囊画廊和艺术家本人提供图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