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蓉之谈邱志杰策划的中国馆:没到现场没有评判权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2   浏览数:1344   最后更新:2017/06/11 18:43:38 by guest
[楼主] 橡皮擦 2017-06-06 09:41:57

来源:凤凰艺术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已于2017年5月11日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邱志杰担任策展人,邀请了当代艺术家邬建安和汤南南、皮影大师汪天稳以及苏绣艺术大师姚惠芬四位艺术家,呈现一个由“艺术家为艺术家策划”的展览。本届中国馆用当代艺术的手段改造更新了两大非遗部分:皮影和苏绣,让录像、装置、表演、当代绘画与非遗结合,成为本次展览中的重要亮点。

然而自本届威双开展以来,在“是否使用传统手段”等问题上,国内一些自媒体掀起了一场对战。近日,著名华人女性策展人陆蓉之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没有看过中国馆,就没有发言权。她表示真心喜欢本次展览,但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环境过于浮躁,没有去过展览现场的评论者并不知道展览本身的当代性与艺术含量就加以评判。她希望能以事论事,本着以史为鉴的实事求是态度说话,希望大家不要被简单粗暴的结论所误导。

以下为“萌奶奶”陆蓉之撰写的题为“萌奶奶说:在现场看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文章。

▲ 著名策展人、艺评家陆蓉之


陆蓉之(Victoria Lu),美籍华人,台北实践大学创意产业博士班专任教授、博导。华人首位女性策展人、艺评家

萌奶奶说:在现场看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 威尼斯双年展logo


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展(Art Biennale, 一称作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从1895开始,中间曾经中断过,发展到今年已是第57届了。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诞生,原本是为了庆祝意大利国王与王后银婚的自家事,经过百年变迁,竟然发展成一个轰动国际艺坛的最大盛事之一,同时也是威尼斯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命脉。

百年传承的威尼斯视觉艺术双年展主要展场一直在绿园(Giardini)区内,直到1999年第48届的艺术总监/策展人哈洛•史泽曼(Harald Szeemann)扩大启用了军火库(Arsenale)展区,作为主题展的主展馆,他不但将双年展的范围与规模大幅增加,而且更加强了主题展的比例和分量,换言之,是对他自己作为策展人身份的扩权,如今已成为威尼斯双年展的惯例。1999那一年,与乌利•希克(Uli Sigg)相熟的史泽曼,史无前例地一口气邀请了20位中国艺术家参加他主持的威尼斯双年展,引起诸多讨论,但是从此世界上出了一位超级策展人,而此后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也开始活跃于西方世界所主导的国际双年展/三年展的版图。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展览现场


2005年2月史泽曼去世了,那一年的6月,中国国家馆正式落户在军火库,从此,威尼斯双年展成为最受国内艺坛所重视的国际平台,而也是在那一年,威尼斯双年展主委会正式启动了“平行展(CollateralEvent)”这个展出类别,“平行展”三个字也是那一年我翻译的,是在“国家馆”与“主题展”外,允许世界各地的非营利组织经透申请与审查的流程,获得批准的项目就成为双年展的第三部分,展览资料和国家馆内容一同印在一本画册之内。国内有些不明就里的评论者,认为平行展是花钱就可以买到的参展权,这根本是谬误的。就是因为这种金钱万能的偏差观念,造成中国资本突然在2013年涌进威尼斯双年展,一时乱象丛生,之后甚至有人胆敢明码标价招揽生意,令我非常吃惊!2013年的平行展入选高达47项,2015年入选还有44项,造成展出水平参差不齐的后果,而且许多未入围平行展的项目,以外围展的形式混淆视听,平行展几乎成了中国艺术家不计代价竞逐的重灾区。

今年在策展人克里斯汀•马萨尔(ChristineMacel)的主导下,平行展拦腰减半,迟至3月才正式公布批准了23项的名单(其中包括每届保障名额的台湾馆、澳门馆和香港馆),真正入围的20项展览当中只有一项是中国团队申报的,而且多数获选的都是国际间重量级著名艺术家的个展,这一点和国内当代艺坛的认知与期待大不相同。今年在威尼斯双年展的现场,明显感觉到中国参展热潮似乎已经冷静下来,至少在主委会和策展人联手的严格筛选下,给出的信息已经十分明显了,如果乱象不断,威尼斯双年展取消平行展也是迟早的事了,只是利用小国的国家馆份额办展仍是主委会难以插手的漏洞。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展览现场


我是1978年从美国洛杉矶出道从事策展工作的,无论如何,我应该是华人世界最早的女性策展人(策展人三个字是我在80年代从curator翻译过来的),也是最早在海外第一线采访与评述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大展,其他一些大型国际展览、艺术博览会,以及美国惠特尼双年展和纽约艺术市场第一手材料的艺评文字工作者,而且不同程度、不同时期参加过威尼斯艺术、建筑双年展和电影节的工作。2011年我和威尼斯当地的Claudio Buziol基金会连手合作,推出《未来通行证-从亚洲到全球(FuturePass-From Asia to the World)》国际大展,入选为平行展,用到两个展馆,邀请超过150位国际艺术家参展,是那一年双年展参观人数最多的展览。2015年由Okwui Enwezor所主导策划的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为《全世界的未来(All the World's Futures)》,只能算是巧合吧!但至少我没跟风。

三十余年来我已经无数次往返威尼斯,亲临现场,很深刻地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变化。迷人的水都,观光业一直是城市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长达半年的双年展相关活动,自然成为当地商家的抢钱大戏,使得外来访客的花费逐年升高。然而伴随华人旅客的大量到来,使得华人商家也涌入周边的地区,食宿收费相较本岛更容易为华人所接受,最近的Mestre逐渐发展成一个中国城,是威尼斯地区近年来最大的变化。今年,我以参展者的身份,在平行展MODUS展出音乐视频的作品,外加了两场“中国当代群众艺术CCPA”的广场舞演出,靠的就是Mestre华侨的支持与热情参与。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展览现场


认识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邱志杰是上一世纪90年代的事了,他是我一直非常期待的年轻艺术家,从邀请他参加我策划的展览,到我屡次参观他策划的展览,从2009年邱志杰成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参展艺术家,到今年他转身成为了策展人,我都在现场。到现场,是作为艺术评论文字工作者一个最起码的条件!我很惊讶最近国内吹起一股自媒体乱报道的歪风,在根本没到场观看邱志杰策划的展览的情况下,就胆敢凭借名单和图片,进行恶意的攻击,甚至不分青红皂白诋毁民间艺术家的参展,令我非常惊讶也非常地愤慨!

首先,我要再一次极其严肃地提出对“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定义问题的讨论,什么才是“当代艺术”?当代(contemporary)是一个时间的形容词,指的是现存、正发生,或活在同时、属于同时 (existing,occurring,orlivingatthesametime;belongingtothesame time),大约同龄或同代(ofaboutthesameageordate),所以,“当代艺术”就是在我们有生之年持续在创造的艺术(artthat has been and continues to be created during our lifetimes),换言之,就是与我们是同时、同代的艺术(Inother words, contemporary to us)。以一位高龄99岁的老者为例,他的“当代艺术”就会和“现代艺术”重叠,因为他活着年代,包含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时期(大约1880-1970年代)。对于萌奶奶我而言,我的当代艺术从1951年开始,赶上了现代艺术的尾巴,在欧美亲身经历了波普艺术,拥抱了观念艺术的崛起,不知不觉地走入了后现代主义,所以是第一位以中文书写后现代艺术的作家,2002年回到父母的祖籍,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的激情岁月。然而,对一位1990年代以后才出生的艺术家,现代艺术已是历史现象,是他可以学习、模仿、选用的一个历史里存在的时代风格,无异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或咱们的汉、唐、宋、元、明、清的艺术意义。

萌奶奶我在这里,再强调一遍:当代艺术完全没有创作内容、材质、风格方面的限定,只要是活着的人,持续在他有生之年创作的作品都属于当代艺术,这么明白和确定的道理,却被国内艺术圈一而再,再而三误读、误认、误导、误用!听清楚了!活着在做皮影戏,做刺绣,包括萌奶奶我跳广场舞,统统都是当代艺术!这点是绝对没有什么可以讨论或挑战的空间!那些攻击民俗艺术或非遗传人所作的不是当代艺术的那些人,请先好好认清什么是当代?好好学习什么是艺术吧!到底是谁在传播当代艺术的认定,必需是哪一类才算的这种无知又可笑的观念?这样错误的反复教导,已经误导我们至少两代的学子啊!而且,我还要再加一句,只要是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人所创造的艺术,就是国际艺术的重要环节,不需要某些人、某些群体或某些机构的认可才算!我们自己可以说了算的事,为什么一定要西方某些人认可的才是“国际范”?我们都活在云端、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21世纪了,请问这样动不动就自卑感作祟和矮化、丑化自己文化的心理,究竟要到何时方休啊?如果再夹杂了一些见不得他人好的恶意抨击,或别有用心的目的在艺术评论里面,那就更令人十分寒心与遗憾了!





▲ 萌奶奶在威尼斯跳广场舞


我在今年中国馆开幕式的现场,一进展厅就被剧场般的整体气势所吸引,正因为邱志杰是一位擅长做装置作品的优秀艺术家,所以,整个展场等于是他的一件装置作品,视觉上的效果,的确处理的非常到位,这一点是许多不懂创作的策展人所未能及者。其实,大部分的国家馆向来都不怎么配合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今年也不例外,那是因为国家馆的运作,均由各国政府自行负责,往往在主题宣布之前就已有定向。倒是今年的中国馆,相当吻合大会主题“艺术万岁”或“艺术永生”的思维。中国馆订定的《不息》主题,是策展人邱志杰取材自《周易.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生生”即是生而又生,生命不息地创新重生;“易”即变易,变易的本质和过程就是生而又生,这周而复始的循环,正是中国传统对于“永生”的概念,以策展人邱志杰的说法,就是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方式,“代代传承”从而绵延出“生生不息”的坚韧力量。

邱志杰是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当中,极少数认真学习并理解传统艺术的创作者、教授、批评家兼策展人,他的多重跨界身份,以及他通吃古今的喜好,才有实力规划了像《不息》这样一个视觉上宜古宜今,思想上承先启后的展览,的确是一个中国思维脉络明晰、企图心旺盛的主题展,在今年众国家馆的展出阵容中,我认为是最为优秀的展馆之一,他没获奖,我觉得十分惋惜。在一些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评论家眼里,一看到和中国传统链接,就以为中国馆有什么“一带一路“的政治目的,那是他们的一贯思维,我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自己文化圈若解读不了策展人的苦心,那就是一个需要加强学习自身文化的课题了。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展览现场


我个人对邱志杰选用马远的《十二水图》和李嵩的《骷髅幻戏图》二幅北京故宫所藏的宋画作为展览的“引文”,特别赞许,这是他匠心独具的巧妙安排。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誉为“南宋四大家”的马远,未有确切的生卒年(一说为1140-1225年,又有一说为1190-1279年,两者相差达半个世纪之谱)。出身于绘画世家的马远,其曾祖、祖父、伯父、兄长及他本人均为画院待诏,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儿子马麟亦步其后尘,素有“一家五门皆擅画”的美誉,但是尤以马远最为出色。他既是北宗文人画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又是画史著称“独步画院”的南宋宫廷绘画的领军人物。《十二水图》是12幅画作连成一卷,虽不是马远最典型的代表作,但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以“水”为题材的独一无二的经典巨作,再加上每幅画上都有南宋宁宗皇后杨氏题写的真迹(仅首幅缺半,缺了杨皇后题写的图名),其他 每幅均有描写画境的题名。真亏邱志杰能够在浩瀚的中国艺术史中,找到一件有女性艺术家跨界合作的作品,呼应当下两性平等的创作环境,实属难得。《十二水图》除了水性惟美的寓意,以及其孕育万物的本质,既柔软又可以无限坚韧,其川流不息的姿态,又与时间永不休止的运进相吻合,邱志杰以此“水图”不仅表述了“不息”的主题,同时,又以“水”来喻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语》,以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的中国哲学思想,实为深刻之至。





▲ 姚惠芬的《精卫》,上下两个绷在框子上的刺绣,丝线穿透了楼板上的一个洞,把两个画面连在一起,很妙的布展细节


由于《十二水图》是杨皇后题跋与马远绘画之间的合作,算是古代艺术家喜以书画来跨界的案例,这次双年展策展人要求每位艺术家彼此间进行合作,除了展出个别的作品,还要配合展出主题交互合作完成新的艺术作品,譬如:姚惠芬、姚惠琴姐妹俩合作了以过百种针法再现马远《十二水图》和李嵩《骷髅幻戏图》的古画,是今人与古人之间的跨时空对话;然后她们与邬建安合作了《骷髅幻戏图》和《崖山》系列;又与汤南南合作了《移山》与《遗忘之海202》系列;汤南南与邬建安合作了剪纸拼贴作品《波纹》,又与汪天稳合作了《逍遥游》系列;邬建安与汪天稳又针对马远的《十二水图》进行山海意象的全新创作。这种集体跨界交互共同创作的形式,加上策展人本身就是艺术家,展览的布局可以算是他的装置作品,他将自己的策展理念,手绘成一幅展现思路的视觉地图作品来参展,再加上邱志杰在本届中国馆展厅设置了文献区,展示了参展艺术家们的《师承图》,表面看来是以文献证据溯源来说明“不息”的文化传承意象,其实,《师承图》也可以算是邱志杰自己的观念艺术作品,他悄悄地把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身份也交互在一起进行了创作。邱志杰以中国人的观念移山僻路,试图打造一个当代的中国艺术新形式,创出中国策展人在国际舞台上的新形势,本应得到各方高山仰止的赞誉啊!结果,当四位艺术家忙着合作“精卫填海”的同时,他也算进行了一场在国际双年展中的“愚公移山”行为艺术吧!还不仅于此,邱志杰特地在中国馆中设置了《寻海记》的儿童工作坊,让5-12岁的小朋友免费参加创意发想的工作坊,充分地发挥了一个艺术馆理当配备的功能。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展览现场


至于另一层文本所指涉的艺术家,南宋画院的李嵩,生卒年亦不详(约为1166-1243年,比马远略为年长,但基本上是同一代的人)。李嵩与马远出生于绘画世家的背景不同,他出身寒微,少年时曾为木工,后来被画院画师李从训(生卒年不详,1119-1162年之间在画院为官)看中,收为养子。李嵩禀赋不凡又画艺精湛,人物、道释尽得养父真传,甚至青出于蓝,尤其精于界画,留下不少南宋宫廷绘画的经典作品。邱志杰巧妙地以南宋文人画代表人物的马远,联系了学院出身的汤南南与邬建安,又以院画高手李嵩,联系了民间艺人出身的汪天稳与姚惠芬,他处处暗藏伏笔,每每隐透玄机,正是邱志杰一贯的策展路线。李嵩的《骷髅幻戏图》与他另一幅收藏在台北故宫的《市担婴戏图》显然不同,后者是十分精密写实的市井货郎图,前者却是一幅寓意深远的故事画,创作理念比西方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要早了好几百年。李嵩画的虽然是宋朝民间的货郎角色,却是以一具骷髅在驿站展示一个提线木偶的小骷髅,他的背后有一位女子在哺乳,可能喻示是大骷髅的妻子,旁边亭子上写着“五里”,正是“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的缩写,意味着货郎往来逢迎生涯的艰辛。骷髅隐喻了死亡与过去,哺乳明示着生命万岁,生生不息的未来,似乎也可以算是汪天稳与姚惠芬两位非遗传人的命运写照。

钟爱实验、跨界与创新的邱志杰,即使在展出传统苏绣这样的媒材,除了要求艺术家在图像和针法方面要突破与创新,完成的作品呈现时还不忘打上投影,制造多重的视觉效果。以影像作品为主的汤南南,他的《铸浪为山》透过策展人邱志杰说法,铸浪为山,是以种族绵延的生殖力来兑换“移山填海”的意志力。邬建安的《九重天》大型垂挂装置,以九种从天空到水里的动物,来表述生物界的相生相克又相依的存续关系。他的《白日梦的树林》是由他在2003-2004年北京“非典”时期所作的剪纸作品,转化材质成为17棵黄铜雕镂的巨大树状雕塑系列,是他个人面对灾难或危机时的自然回应。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展览现场


开幕式当天的高潮,当然是那场《不息-移山填海》结合新媒体的皮影艺术表演。皮影的光源来自于录像和动画的投影,是一场由程控机械协同人力操作的新媒体皮影戏,再加上现场实时掌控的VJ切换,与来自陕西华县的皮影戏传承人汪天稳团队,和威尼斯艺术学院学生及年轻志愿者团队之间,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传统与创新的对话演出。今年的中国馆,在我这个策展老兵的眼里看来,只能羡慕又赞叹地说:“了不起啊!”然后说:“大家辛苦了!”这真是一个预先策划缜密,布展细节繁复,而演出现场不论动员和管理都必须互动良好,并且精确无误的辛苦活儿。我在现场目睹观众的热烈反应,场面十分令人感动。而且,因为我的参展项目招募到的志愿者,和中国馆的部分志愿者都来自威尼斯艺术学院,从他们口中听到对策展人邱志杰老师的评价,我尤其感到欣慰,策展人的专业,可以在遥远的他方期待代有传人。

今年的中国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仅对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是如此,对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的未来也是如此。我看到了一个国家馆在诠释自身文化时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也看到邱志杰彻底扬弃了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白盒子”呈现形式,提出一种交互作用的策展与观展的临场模式,他以今天当代的新媒体和复合媒材的语法,诠释了中国传统已经实践了千年“文人艺术”的精髓,即是“艺术乃生活的情态、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交流、审美境界的相互理解与肯定。”这正是今天社群媒介网路互动时代最适宜的艺术样式与生活,在西方现代主义追求个人原创特立独行以外,邱志杰从容地以当代的中国艺术策略来另辟蹊径。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开幕现场,从左至右:策展人邱志杰,参展艺术家汤南南、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代办郑璇,参展艺术家姚惠芬,参展艺术家汪天稳,参展艺术家邬建安


威尼斯双年展,从推广意大利文化艺术的目标为始,经历了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虽然面对来自中国前仆后继的艺术兵团,但是,不论在绿园城堡或军火库,甚至观光客云集的圣马可广场周边的展场,西方强势文化的主流势力依旧,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对全世界各地绝大多数的艺术家而言,总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亚洲的艺术家,至今也仍然是偶被垂爱的边缘身份。如何为亚洲国家的东方艺术家打造一个能够受到国际瞩目的开放平台,让我们自己的艺术找到自身文化的存在感与自尊心,进而发展成影响世界的感染力,是我一辈子的坚持奋斗和不懈努力,如今退隐策展的江湖,已是永不可能完成的华丽梦想。我们经历了外来资本操纵中国当代艺术的30年,目前艺术家们还在国内新兴土豪金的挥洒中跌打滚爬,真诚的艺术理想,总是最难守护的底线。最近在微信流传一些不实的报导,以及某些自媒体对策展人及参展者进行无理抨击,萌奶奶特为此文,以艺术评论之名,说,辛苦了!邱志杰!

[沙发:1楼] sunfarsta488 2017-06-06 11:36:23
[板凳:2楼] guest 2017-06-11 18:43:38

来源:绘画艺术坏蛋店



封面图我竟然放错了,懒得改了。据说她特别喜欢这位搞了一辈子点点的老深井冰。

昨天竟然发现我所在的一个群里还在讨论“垃圾到底是不是垃圾”的问题,看来我之前发的为什么中国艺术从业者都跟公务员老太太们一样痴迷于热点和标题党 不仅逻辑混乱而且还太过主观。一直到现在我都在自我反省当中,今天我决定在群里要支持力挺这位老奶这条内容注定又将是一个毫无逻辑可言的词不达意!抱歉!











之后这里话风一转瞬间开始了无限抒情,算了就不截图了。反正都跟下面这截图调调类似。

下面截图是我一早儿在微信公共号后台的一条回复

随着朋友圈的抒情气氛无限刷屏,中午在朋友圈我发句没情怀的话。

最后中国交警提示各位老师们: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