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格:他们创造了一个起因,和一个世界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432   最后更新:2017/05/28 21:46:47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7-05-28 21:46:47

来源:凤凰艺术 dbk


起因和从中投射出来的例如物

2017年5月27日,“起因和从中投射出来的例如物”展览于北京长征空间开幕。策展人刘畑在本次展览中呈现了艺术家吴山专与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共同创作的图像、装置、摄影与文献作品,及“图书馆”项目的逻辑脉络。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无论人类或地球的起源究竟是奇点爆炸,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还是上帝的创世与亚当夏娃的诞生,人类终究生活在一个已然客观存在的世界中,一切似乎都是固有的且以一套隐含的逻辑运转,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对于这个世界的描述性语言,都使得一切试图去创造些什么的“好事者”备感压力——当笛卡尔说出“我思故我在”时,也未尝不是在与既有存在划分界限,试图去强调人这一主体身份,在人类的精神中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 展览现场


但留给创造者们的机会并不多。“起源已经不可逾越”(刘畑),世界的神秘与既有规则组成了人体的基因序列,而人类的努力终于使得自己勉强窥探出一丝的奥秘——我们将螺旋的基因分割、摘取、改变,并试图将其延伸至更为广大也更为人所用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这无疑是对于人自身的二次创造,或是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于起因的追溯与重新定义。而在与起源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原因无法内在的时代,“起因”成为了一个工作题目(working title)——这份工作指向着“一个为起因服务的结构”。此结构中的每一个零件、纹路、细节,都被重新发明和想象,它由某些“图模”(pattern)定义和生成,来自吴山专与英格 - 斯瓦拉·托斯朵蒂尔的工作中所发明的符号/图形,而两位艺术家共同协作的过程,也就像是其选用的符号来源——将两个圆的交接部分相截取,使其不再是两个封闭且独立的空间,而是彼此交合,并充满着可能性:

▲ 完美的括号,1992

▲ Kuo Xuan,2010

▲ 小肥姘,2012


一个个符号与图形,构成着一个个结构,就如同一组组基因构成了不同的个体,而一个个人又构成了不同的群体与阶层。本次展览中艺术家所截取并创造的“完美括号”,似乎就像是这个世界生活经验中的一个“基因片段”,吴山专与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将它以艺术与数学的逻辑反复打磨,使其复制、繁殖、变形,产生新的对象与对于对象的新认知。这种对于对象的再次创造,被艺术家与策展人称作是赋予这些对象某种崭新的权利与性质——“物权”。物权与人权相似,都是强调其本质中所应具有的某种权利与性质,但与人权不同的是,艺术家始终试图给已然被人类定性的物品再次定性,而这些被再次赋予或回归其本质的物品共同构成了吴山专与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心目中“物权”的具象显现——他们将会把本次展出的“部件”们共同放置于冰岛,并将其组成一个真实存在的、同时具备功能性与精神性的建筑——图书馆,而站在这个预想中的图书馆门前,可以望见不远处的山脉,那是一座休眠的火山——在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中,来自汉堡的教授和他的侄子正是从那个火山口进入了地心。



▲ 冰岛场地实景照片


“起因”图书馆模型出现在展厅的中心,模型的周围,建筑中使用的等大“样件”实物,被投射、充满于整个展览空间,形成了一个宇宙 - 中心式的放射结构。但这中心并不是唯一的:“起因”模型以两种相逆的进程——“透视”和“投射”分别展开。如果重叠透视的灭点和投射的起点,世间万物便可视为在一个反向的无限纺锤体结构中分裂增殖。这些暂时处在“多余”状态的零件,是这一活动的“例如物”。纺锤体的一端,是一个特殊边缘的镂空正方体(2017),另一端,是一面被粉化的镜子(1993)。

▲ 选自《关于起因》,手稿,2015




▲ 展览现场


除此之外,无论是《关于某物的报告》中缩小摆放的广场,还是30 张关于“物权”的版画,亦或是10 张 20 世纪 90 年代的照片,吴&英格的作品充满着日常生活的元素及尺码,充满意味的文字与图示,而艺术家在版画上所作的批注与修改已然完全消减了其表面的趣味性,反而以一种严肃认真的状态进行着书写,这是一种艺术家赋予的定义,也又似乎是耶稣的诫语,在某种程度上,这两位艺术家在一场互相合作的创作中,从日常中接通了哲学,亦或是神学。而当吴山专 在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的镜头前扮演着演员的角色时,他们甚至一起打破并创造了某种“神话”——给当代艺术的重要源头之一,杜尚的小便池赋予小便池本身的性质与权利。

▲ 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一个欣赏》,1992


▲ 《括连》手稿与现场实物,2017

▲ 承载于独立胶袋中的三十件[身份不明物]及该物之A4素描,编号3,1993

▲ 《物权》版画,2013

▲ 展览现场,策展人刘畑为观众导览


在我看来,吴山专的写作与萨特、加缪、布朗肖等人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这些不安分的写作中,文学、哲学和政治呈现出一种新型的关系——这就是德里达所说的那种“出于信赖或忏悔的抒情活动”,那种“执着的欲望,用回忆的形式、不间断地记录下发生或未发生的全部事情”,而这显然来自日常生活的那种既暧昧又不由自主、既无能为力又独裁主义的状态。


——高士明

▲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在现场

▲ 开幕现场,艺术家、艺评家、国际资深策展人郑胜天与艺术家吴山专

▲ 开幕现场,左起:艺术家喻红,艺评家、国际资深策展人郑胜天,长征空间创始人卢杰夫人沈萌,艺术家汪建伟

▲ 开幕现场,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高级策展人皮力与艺术家英格、艺术家吴山专

▲ 开幕现场,长征空间创始人卢杰,艺术家杨君,艺术家王广义

▲ 开幕现场,艺术家刘韡、长征空间创始人卢杰、艺术家吴山专

▲ 开幕现场,艺评家、策展人费大为来到现场

▲ 艺术家王功新与艺术家吴山专


在展览期间,长征空间将设置一个微型资料库,汇集展出吴山专及英格迄今为止的多种罕见出版物与创作资料。而通过这些文献资料,伴随着本次展览所展现的野心与世界观,人们似乎可以这么认为,多年的冰岛生活与伴侣英格使得这位曾在中国美术馆卖对虾,掀起红色幽默的艺术家,从红色的中国革命将,转变成了一个北欧神系的造物者。


关于艺术家

吴山专 & 英格 - 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INGA SVALA THORSDOTTIR & WU SHANZHUAN


吴山专1960年生于中国,198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师范系,1995年毕业于汉堡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1985年创立红色幽默。1990年创立国际红色幽默。


英格 - 斯瓦拉·托斯朵蒂尔,1966年生于冰岛,1991年毕业于冰岛艺术学院绘画系,1995年毕业于汉堡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1993年创立雷神女儿粉化服务,1999年创立BORG艺术机构。


吴山专与英格自1991年合作至今,现工作和生活在汉堡与上海。


关于策展人

刘畑

LIU TIAN


刘畑长期致力于「研究-创作」的共同推进,工作贯穿策展、作品创作、理论研究、设计及写作。


2006年起,作为策展人参与策划了众多学术性展览,近期包括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策展组成员、「理论剧院」(2016)等。曾任「关于某物的报告:吴山专 & 英格 - 斯瓦拉·托斯朵蒂尔」(2013)之「联合报告人」。


2010年,创建独立研究-创作机构「开放问题研究所(Open Matter Institute)」。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进行中项目包括「近反物质材料」、「达-da宣言」、「A CASE」等。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 起因和从中投射出来的例如物

艺术家:吴山专 & 英格 - 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策展人:刘畑

展览时间:2017.5.27 - 8.13

展览地点:长征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