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流动的书写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445   最后更新:2017/05/22 11:01:51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7-05-22 11:01:51

来源:艺术界LEAP 文:西蒙·弗兰克


伏流 · 书写 RIVERRUN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

时间:2017年3月18日至6月4日


台北市立美术馆的群展“伏流·书写”致力于一种漂移的、自由想象的精神状态,因此该展恰当地设置了多个黑暗的放映室,再现出一种沉浸在凉爽水生环境中的感觉。展览的策展札记强调了历史、记忆与精神之间的联结——然而却是那些以水作为主题的感染力最强的作品,才将这些观念推向深入,而非止步于一堆时髦艺术观念的堆砌。

朵拉·格西亚,《乔伊斯读书会》(截屏),2013年

录像,53 分钟


展览标题本身源自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The Joycean Society),这部著作在朵拉·格西亚(Dora García)的录像作品《乔伊斯读书会》(The Joycean Society,2013)中的读书小组中得到了讨论。尽管对话这个主题与周围作品的调性一致,它们也都远离画廊的入口,却仍然很难将其想象为整场展览的重心所在。

郭俞平,《延迟与凹洞》,2014年

录像装置,13分 43秒


郭俞平的两件作品则与水流及当地的环境更加协调。在《延迟与凹洞》(2014)中,摄像机对准了一间屋子的立体模型,停留在地面一个粗糙的凹洞上。这个场景充斥着恐惧与潮湿。在隔壁展厅,一个个仿真的家庭以及一套小册子解释了这件录像作品与国民党在台湾中部建设的规划社区之间的联系,现在这些社区已经衰落了。《方舟》(2017)用很多锈迹斑斑的金属储物柜填满了展厅,令人回忆起官僚机构各种繁文缛节的手续。与之相伴,声音艺术家澎叶生将水滴与作家七等生1967年的小说《我爱黑眼珠》交杂混合。在此,历史与治理术的重负与台湾多雨的环境一起,被巧妙地捕捉。

“伏流·书写”展览现场,2017年

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


对“非场所”的类似探索有艾瑞克·波特莱尔(Eric Baudelaire)《给麦克斯的信》(Letters to Max,2014)。这部纪录片以波特莱尔与阿布哈兹地区前“外交部长”马克西姆·加文贾(Maxim Gvindjia)之间的通信对话拍成。阿布哈兹已经脱离格鲁吉亚而独立,但并未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 关于加文贾婚姻的叙述与冲击黑海沿岸的浪潮形成对照,提醒着观众日常生活一直在延续,哪怕是在历史的破坏力之笼罩下也仍旧会延续下去。


少数艺术家(郭俞平,许家维,朴赞景)的再次出现与其对东南亚的姿态一起,有时使得“伏流·书写”看上去像是去年台北双年展的复现。台北双年展虽然也呈现了感染力强的作品,但却受制于其自身在观念上的模糊。幸运的是,不同的线索偶尔也彼此交会:在工作于台湾的柬埔寨艺术家万迪·拉塔那(Vandy Rattana)的摄影作品《炸弹池塘》(Bomb Ponds,2009)中,水既在场同时又缺席:弹坑的形成的水塘标志着战争对柬埔寨的深远影响,又意味着它在柬埔寨人集体记忆中所产生的空无。

万迪·拉塔那,《炸弹池塘》,2009年

喷墨输出,90 × 111 厘米

*全文图片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文|西蒙·弗兰克(Simon Frank)

翻译|胡默然

返回页首